救民应当先救官?
文摘
2025-01-02 18:21
西班牙
和珅说:“灾民还是人吗?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在那部经典电视剧中,关于救灾的一段对话,堪称经典。从中也体现出了和珅的“政治智慧”和纪晓岚的政治观。最近,在网上盛传的话题,就让我联想到他们当年这段对话。和珅讲话一向如此,虽然难听,但不无道理。因为和珅讲究的是实用主义、是解决问题,他不搞理想主义,只从现实出发。然而,这种“从现实出发”,其本质往往成了“从官员出发”、“从权力角度出发”。和珅讲话看似有道理,也正是因为从权力角度来看,的确字字珠玑、句句有理。和珅为何觉得救灾要先救官?因为在他看来,虽然灾难当中受害最深的是老百姓,最可怜的也是老百姓,但如果直接救济老百姓,就等于将宝贵的救灾资源,没用在刀刃上。和珅的逻辑在于,如果灾情导致老百姓苦不堪言,其实并非严重的问题——毕竟社会秩序还可控。然而,如果灾情继续蔓延,导致广大的公务员们也面临困苦,那就意味着社会真正的失序,将是朝廷最不想看到的情景。因为灾情蔓延之下,就更需要管理秩序的稳定——公务员们需要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对信息上传下达,去赈济灾情、服务社会。这时候,如果公务员自己也受灾,那还谈何救灾呢?所以和珅说:“只有喂饱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官,他们才愿意肯为我去卖命,我这个军机大臣如果没有他们撑着,我就是一个屁。”为此和珅还继续辩解:“你以为我毫无人性,你以为我只知道贪钱敛财,我真的亲自到灾区去过,到那一看我心都凉了,我这才知道,不管朝廷发下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够。”所以,他认为应当用核心资源——粮食去救官,而用糠麸来救民。糠麸虽然难以下咽,但那也总比让百姓饿殍遍地要好得多。和珅这人的做法,越看越有道理,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网友评论说:和珅是能真正办事的人,纪晓岚去救灾,道理是对,但只会饿死更多人。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关于和珅这种官员更好,还是纪晓岚这种官员更好,始终存在争议。明朝出了个海瑞,但同时也有徐阶、冯保这样的官。海瑞是不能没有的,因为他们代表了政治正确、朝廷的面子。你总不能认为和珅那套“贪腐有理”的说辞就是对的——尽管帝国运营的基础的确是贪官,但也不能拿到明面上去说。海瑞是一身正气,但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真按照海瑞那样办事,朝廷还怎么继续运转?谁也别干活了,啥政策也推行不下去。别说朝廷,整个帝国都得瘫痪。徐阶虽然贪腐无数,在老家就有农田四十万亩,但他这样的官员,才是帝国的真正中流砥柱,是那个“办事的人”。这就是中国古代历朝运转的潜规则:忠臣摆门面,奸臣当里子。 那么回到“救民先救官”的问题,和珅的逻辑,究竟有没有问题呢?看表面自然是没问题的,因为在灾情蔓延的时候,公务员尤其是底层公务员,受到波及在所难免。有降薪的、有欠薪的,很多公务员的日子,也就比百姓多了一个稳定,但谈不上有多好。如果任凭灾情继续,公务员将会有更多人受到波及,那时候可就麻烦大了。因为国家的运转系统如果出现基层的怠惰和运转不灵,就将引发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对基层的控制能力会大大削弱。救灾,是国家对基层控制能力的一方面,但也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在于稳定——这时候,稳住公务员队伍,就等于稳住了体制、稳住了主力。公务员吃粮食、百姓吃糠麸皮,虽然看起来不太正确,但又是符合执政逻辑的。纪晓岚虽然说的都是绝对正确的话,但实施起来有难度,关键是——可能会让国家大乱。和珅有道理的话,有两个前提,这是其中一个,和珅也说了。如果从根源入手,首先不要发生灾荒,其次准备好充足的赈灾款,不就行了吗?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6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你问我答、股市投资交流(仅投资知识,不分析股票和进行投资建议)、宏观经济动态、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时事动态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等等。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