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逐光前行

文摘   2025-01-07 12:47   河南  

你好,知识产权人!


2024,倏忽而过;2025,沐光而来。


过去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知识产权人砥砺前行;


过去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知识产权人只争朝夕;


过去一年,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耕耘之年,知识产权人躬耕不辍。


如果时光流转,我们再走一遍2024,哪些瞬间最值得铭记?每个知识产权人心中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

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2013年,习近平主席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知识产权领域,这一倡议获得广泛响应,“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也成为这一倡议下的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2024年9月,秋意正浓,中外宾朋齐聚北京,共赴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的“丝路之约”。“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丁薛祥副总理在开幕式上的致辞引发热烈反响。


3天的会期里,有着智慧的碰撞,20余场双边会谈密集开展;有着广泛的共识,10余份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纷纷签署;有着全新的擘画,近20项务实合作项目和成果陆续达成。


连续3届来华参加“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的塞尔维亚知识产权局局长弗拉迪米尔•马里奇,见证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从初步筹建到走深走实的重要转变。


2016年,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给首次参会的马里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会议报告中写到,“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可以促进塞尔维亚与亚洲、欧洲、非洲各国的知识产权交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8年的时间里,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一批合作成果在塞尔维亚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他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进驻贝尔格莱德科技园;高科技产品在塞尔维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这种合作对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意义深远。”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成效,让马里奇对构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新格局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2024年,我们看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含金量越来越高,这正是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拓展的有力佐证。


“中国智慧”在外交大局中展现担当——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见证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签署,多份知识产权合作文件纳入领导人外事成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越来越足。


“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铿锵有力——


我们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缔结《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和《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举办我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纪念活动,在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方案”在全球伙伴中凝聚共识——


我们深化知识产权多双边合作,深度参与中美欧日韩、中国—东盟、中非等机制性合作,推动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升级扩容,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网络覆盖国家持续增多,全球知识产权“朋友圈”越拓越大。


“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上绽放异彩——


我们大力加强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累计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80家,海外维权援助力度越来越强。


星光灿灿,化为银河。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们看见,知识产权人用智慧增进彼此互信,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一件“点知成金”的专利

1件专利作价1.05亿元,创造产值超过30亿元……专利权人有何“点知成金”的魔力,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故事还要从16年前说起——


彼时,广泛应用于玩具、门窗、饮料瓶等众多产品的聚氯乙烯(PVC)随处可见,但在传统PVC生产工艺中,由于大量使用含汞催化剂,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研发一种绿色低碳的无汞催化剂势在必行,2009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伟带领技术团队开启了艰难的探索。


如何让催化剂既能绿色环保,又能控制成本,成为研发人员面临的首要难题。历经5年,经过3000次试验、数百次方案调整后,“金基无汞催化剂”终于研发成功。


那一刻,研发人员兴奋不已,他们希望,这个小小的催化剂,能为我国化工产业作出大贡献。


下一秒,技术团队心存忐忑,他们深知,专利技术只有从“象牙塔”迈向生产线,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


与意向企业洽谈技术应用、与服务机构商讨专利评估……为了让这项创新成果尽快走向市场,李伟教授与企业商讨合作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最终,“金基无汞催化剂”专利以1.05亿元作价入股内蒙古一家企业,一条千吨级生产线由此建成。


随着内蒙古、陕西等地的生产厂房拔地而起,“让PVC生产不再含汞”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目前,应用我们这项技术生产的PVC产品产值已超过30亿元,专利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李伟教授的话语中透露出自豪。


专利产业化的成功,让李伟教授信心大增,“我们已经与天津、陕西的企业共同成立了聚氯乙烯金基无汞催化剂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推进该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024年,我们看见无数个与李伟教授经历类似的专利转化故事,他们正是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的生动诠释。


这一年,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顺利完成,向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和匹配推送,专利转化关键堵点正在加速打通。


这一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开放许可专利超过1.5万件;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正式实施,声明专利25.6万件,专利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


这一年,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在2023年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3.04%,知识产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正在加速释放。


这一年,在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以1.76万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球第二;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知识产权价值正在加速实现。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低掩,我们看见,知识产权人在四季更迭中踏歌而行,在岁月轮转中逐梦不息。在专利产业化之路上,纵有风浪,亦要远航。

一颗以质致远的初心

“咔嗒!”随着提交专利申请的鼠标点击声,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这是小米汽车公司设计师陈琳琳从业5年来第一次提交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极简的设计语言、精致的刺绣条纹、相配的运动座椅……陈琳琳提交的这件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细节满满,将汽车座椅的视觉冲击力拉满。


“相对于具有颠覆性的产品整体设计,局部外观设计正逐渐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座椅时,我主要负责‘微元素’的创新。如今有了局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就能用它来保护我的设计成果了。”陈琳琳的脸上写满了欣喜和自信。


她的底气来自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日益完善。


修改后的专利法新增了局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2024年1月20日,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明确了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视图要求、简要说明的提交方式;《专利审查指南》也作了联动修改,审查规定更加细化。


“上述规定为我们提交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对于产品‘出海’、企业‘走出去’都大有裨益。”陈琳琳对未来充满希冀。


2024年,我们看见无数个设计者利用新制度保护自己的“微创新”,这正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日臻完善、审查质量稳步提升的鲜活注脚。


立良法,谋善治——


我们持续推进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全力推进商标法新一轮修改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完善,制修订多部部门规章,开展地理标志专门立法研究,发布专利、商标系列指引,持续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建设。


汇数据,挖“富矿”——


我们有序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起草形成国家层面数据知识产权基础制度文件,17个试点地方出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颁发证书超过2.2万份,并在司法裁判、资产入表等场景中得到成功应用。


提质效,促创新——


我们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审查周期持续压减;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持续提升,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每一粒种子,都怀揣着一个春天的梦想;每一捧清泉,都浇灌着一片满园的春色。我们看见,知识产权人用实干回应业界期待,心之所念必有回响,行之所至足音铿锵。

一段“新新向荣”的岁月

时光是最真实的见证者。回溯往昔,每一个微亮的时间切片里都镌刻着知识产权人开拓创新的勇气,记录着内外资企业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共生共荣。


20世纪80年代,知识产权事业进入“起步期”:专利法诞生的1984年,也是德力西集团成立的起点,专利如同一把“金钥匙”,为德力西集团开启创新之门;次年1月,成立仅几天的青岛电冰箱总厂便提交了首件商标申请——“琴岛—利勃海尔牌”,这件商标也成为该厂翻身蜕变为海尔集团的有力见证。


20世纪90年代,知识产权事业迈入“成长期”:法国香槟酒初来乍到,中国以原产地名称保护为其筑起保护防线;勃林格殷格翰制药两合公司来华投资,见证着“年轻”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成长。


21世纪初,知识产权事业驶入“快车道”: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格力电器加速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家电行业“智造”跃迁;快手科技站上风口,在“短视频时代”快速崛起。


经过40余年的岁月积淀,如今,“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响亮音符,内外资企业共沐知识产权的阳光雨露。


民营企业拔节生长——


德力西集团作为中国电气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连续23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海尔集团连续6年上榜“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格力电器成为连续8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快手科技通过专利池运营首次获得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


外资企业蓬勃向上——


法国香槟酒在中国的年销量从5万瓶增至200多万瓶;施耐德电气不久前通过一场知识产权胜诉提振了信心;勃林格殷格翰成为我国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首批“受益者”。


2024年,我们看见企业活力竞相迸发,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正是管理体制日益完善、保护工作全面加强的真实写照。


这一年,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启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到124家;全系统指导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达到2230家,全年受理调解案件近14万件;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再创新高。


这一年,行政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全系统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达到7.2万件;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高标准建设12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这一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我们扎实做好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标准,34个城市开展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促进知识产权数据开放共享,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名录和分级分类标准正式发布,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建成151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岁启晴光,无远弗届。我们看见,创新主体在点滴探索的道路上不啻微芒,在逐梦创新的征途中造炬成阳。


2025,时代滚烫,再启华章,心怀梦想的知识产权人再度起航,在强国建设之路上献智发光、阔步昂扬。(冯飞 蔡莹 薛佩雯 李思靓|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王絮蒙,美编:王镇杰,审读:蔡莹

----转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微信公众号

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
即时收取关于中心的相关通知,了解中心最新消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