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中奇主政江苏书协18年,书法自创一套,表面霸悍,内里却粗鄙

文化   2024-07-14 21:00   中国香港  

|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武中奇,一位跨越世纪的书法巨匠,于1907年在山东长清的淳朴土地上诞生,2006年3月29日,在南京的宁静中,他走完了99年的漫长人生路,悄然离世。


他的生平,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记录了他从贫寒拾荒少年到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画院副院长的辉煌历程,以及他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深厚造诣,尤其是作为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主席的卓越贡献。




幼时的武中奇,生活艰辛,曾以拾荒为生,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从未熄灭。


青麻作笔,方砖当纸,清水代墨,这份对书法的痴迷与执着,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他学《郑文公碑》,上追秦汉,兼攻金石,书法根基深植于魏碑之中,尤其是《郑文公碑》的影响,更是让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



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里,武中奇都从未放下手中的笔。


即便工作繁忙,条件艰苦,他也始终坚持书法创作,这份坚持与热爱,让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


他的字,不仅有着精湛的基本功,更融入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独具磅礴阔大的气势,让人一见难忘。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武中奇随军进入这座繁华的都市,担任了上海市政府秘书科科长。


而“上海市人民政府”这七个大字的书写任务,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陈毅市长亲自点名由武中奇来写,这无疑是对他书法技艺的极高认可。


武中奇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他的字得到了陈毅的由衷赞叹:“写得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



定居南京后,武中奇更是将他的书法才华与热情投入到了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创建之中。


他担任了第一、二届主席,时间跨度长达18年之久


在这期间,他不仅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为江苏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1998年,尉天池因其在书法领域的显著影响力被推举为江苏省书协主席,武中奇才退了下来


但他的书法精神与影响力,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从学校、商场、名胜古迹到部队所属单位,处处可见他题写的铭牌、匾额。江苏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乃至省、市、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题字,无一例外地出自他的手笔。


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武满城”,这话一点也不为过,他的字已成为古城南京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武中奇的书法风格独特而鲜明,他用笔大胆而有力,线条泼辣雄浑且粗壮挺拔。


在章法上,他巧妙地将笔画错落安排,使整幅作品密不透风,充满视觉张力。


这种风格的形成,无疑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心性脾气密切相关。他的书法根基深植于魏碑,尤其是受《郑文公碑》的影响较大,这使得他的字在雄浑之中又透露出一种古朴与典雅。



然而,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对于武中奇的书法,有人赞誉其线质和空间处理得当,但也有人指出其笔法过于粗糙,长期不临帖导致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问题


更有网友直言其作品主要特点在于宏大的气势,但在细节处理上则显得较为粗糙


这主要是由于中晚年后,社会应酬太多,个人追求出现懈怠,长期对古人法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导致的。


书法作品中细腻感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古人韵味与文人气象的流失,从而使其书法表现出粗犷甚至略显低俗的风貌。



尽管如此,在武中奇94岁高龄时,他仍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展览。


这次展览中的一幅小楷作品采用了淡墨,笔触放松自如,展现出了一种淡雅和谐的美


这种风格在武中奇的书法生涯中又十分少见,让人不禁感叹他晚年书法的多样与变化。


然而,孙过庭所指明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书法境界,终究还是没有在他的作品中完全体现。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E N D -

书法讲坛◎授权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
书法讲坛,一个专门讲述书法的专业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期免费书法名家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