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云南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经济结构调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产业结构持续做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结构不断取得新变化,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谱写了新时代云南发展新篇章。
75年来,云南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发展道路,最大限度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总量从十亿级到万亿级的跨越。1952年-2023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从11.78亿元增加到30021亿元,实际增长266倍,年均增长8.2%,比全国(7.9%)快0.3个百分点,总量稳定在全国1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70元增长到64107元,年均增长6.6%,实际提高95倍。(一)艰难探索,经济平稳增长阶段(1950年-1978年)。解放初期,云南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经过三年恢复,经济开始平稳增长。1952-1978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从11.78亿元上升到69.05亿元、实际提高3.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70元提高到226元,实际提高1.5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与全国(6.2%)基本持平,虽然经历波折困难、经济呈波浪式发展,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快速发展,云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2012年)。改革开放使云南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随着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烟草、矿产、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一烟二电三有色”基本形成,旅游产业蓄势待发、高原特色农业稳步推进,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年-2012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从76.83亿元提高到11097.39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47元增加到23992元,年均增长8.7%。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在1982年迈上百亿元台阶、1995年迈上千亿元台阶、2012年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在1989年和2007年突破千元和万元关口。(三)转型升级,云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2023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总书记嘱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新理念引领云南高质量发展,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增速领先全国最快的时期。2013-2023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比全国(6.1%)快1.5个百分点,在全国排5位,11年间有5个年份排全国前3位,其中“十三五”期间增速达7.8%,比全国(5.7%)高2.1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位,2018和2019年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2位,从历史脉络看,这是云南经济增速领先全国最多的时期。总量排位上升最快的时期。2013-2023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从1.3万亿元增加到3.0万亿元,不仅在2018年和2023年分别迈上2万亿和3万亿台阶,也先后在2014年超过山西、2016年超过吉林、2017年超过内蒙古和黑龙江、2018年超过天津和广西,5年内连续超越6个省份,全国排名从24位上升至18位,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978年至2005年之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态势。新动能培育最快的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发展动能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增长由依靠房地产和综合交通建设支撑向产业转型升级转变。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过半,投资增长由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拉动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贡献率达13.6%,新动能正为云南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活力。75年来,云南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典型的农业经济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转变。1952年,云南三次产业结构为61.7:15.4:22.8,1978年调整为42.7:39.9:17.4,二产显著提升。1987年二产占比首次超过一产,2002年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2023年三次产业继续优化调整为14.0:34.2:51.8。
(一)农业打造云南经济亮丽名片,第一产业持续壮大。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为典型农业经济社会特征,农业经济占比在六成以上,且基本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并将农业作为云南经济的优势产业培育,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经济赋予广阔的发展空间。1952年-2023年,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从7.27亿元增加到4206.63亿元。1988年,第一产业首次突破百亿元、2008年突破千亿元、2022年迈上4千亿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年均增速达5.9%,快于同期国家增速(4.0%)1.9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增速达7.9%,为31年来最高增长纪录,第一产业增加值排位在2020年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排全国第9,成为云南三次产业中唯一进入全国前10位的产业。(二)工业铸起云南经济中流砥柱,第二产业质效齐增。解放初,云南工业基础薄弱,建筑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增加值不足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5.4%,经过全省上下不断拼搏,云南开启工业现代化之旅,至1978年,云南工业增加值超过20亿元,比重达30.3%。改革开放后,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烟草、电力、有色金属等产业,至1989年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2004年再次突破千亿元、2022年迈上7千亿元台阶。1996年,云南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党的十八大以后,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经济从4千亿台阶迈上7千亿台阶,10年内连上4个台阶,工业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从“一烟独大”到烟草、能源、电子产业协同发展,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成为云南工业经济“新三样”,1952年-2023年,云南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82亿元增加到1.03万亿元,年均增长10.5%,快于全部经济增速(8.2%)2.3个百分点。(三)新型服务业注入云南经济新活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75年来,云南第三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1952年云南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2.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8%,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三产的比重高达77%,其他服务业明显发展不足。经过75年对服务业规模和结构的不断培育,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达51.3%,首次超过50%,2018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云南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5558.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1.8%,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1602.56亿元、占三产的比重为10.3%,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686.18亿元、占1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27.82亿元、占5.3%。(一)区域经济持续壮大,发展协调性增强。解放初期,全省区域经济发展薄弱,且差距较大。1952年,仅有5个州市经济总量超过亿元,经济体量最大的昆明也仅为1.56亿元,经济体量最小的迪庆和怒江仅为663万元和806万元。截止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的州市已达11个,其中昆明(7865亿元)、曲靖(4049亿元)分别进入百强城市排行榜第33和76位,迪庆和怒江均迈过百亿元大关,发展差距缩小。同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的县区达6个、超过百亿的97个,百亿县占比高达75.2%。打造经济城市群效应明显,2023年,滇中城市群实现经济总量1.86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2.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二)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三个定位”全面落实。75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项目、资金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族人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和边境地区经济,推动民族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2023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40.8%。25个边境县3290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1.0%,8个边境州(市)938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1.3%。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地区保持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1%和8.2%,均高于全省增速。(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全省民营经济呈现出发展快、贡献大、活力强、有担当的鲜明特点,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2019年云南非公经济突破万亿关口(2021年以前未开展民营经济核算)达1.1万亿元,2022年,云南民营经济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50%,达51.8%。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实现增加值15700.92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同期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占比达52.3%,对经济贡献率为60.7%,分别比上年提高0.5、7.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正在成为云南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源。回顾75年云南经济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写满了云南各族儿女披荆斩棘、爬坡过坎的艰辛创业史,75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关怀下,战胜无数困难和挑战,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上下将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开创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