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发言摘登(一)

文摘   2025-01-07 22:46   西藏  


改革创新 稳中求进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发言摘登(一)

精准发力 分类施策

全力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把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量身定制支持政策,靶向提供就业服务,让广大劳动者求职有门路、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以支持青年出彩圆梦为目标,全力为高校毕业生铺设“就业快速通道”。发挥承担毕业生全周期就业工作职责的机制优势,全力扩岗位、搭平台、优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扩岗位。发挥公共部门岗位作用,统筹公共部门岗位招录,招录时间比往年普遍提前1—2个月。巩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政策,开发小微企业稳岗扩岗贷款,稳定中小企业就业岗位,全年减轻企业负担224.4亿元,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48.8亿元,惠及3720家小微企业。开展民营企业“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二是搭平台。坚持线上线下并举、各方协调联动,打造“政行企校家”五位一体就业新模式。线下,全年组织“山东名校直通车”“就选山东”“万企进校园”等招聘活动超过5000场,提供岗位200多万个。线上,开展直播“带岗荐才”活动198场,开发“职通央企”招聘云平台,共发布岗位超200万个。三是优服务。在22所高校试点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打造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求职招聘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开展就业实践和就业见习活动,募集见习岗位14万个。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立实名制台账,提供“1131”就业服务。
以促进增收致富为目标,全力为农民工搭建“就业桥梁”。坚持就近稳岗、乡创拓岗、协作送岗,统筹推进产业、就业、创业、职业、乐业“五业联动”,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增收致富。目前,山东农民工达2300万左右,平均月收入达5140元。一是大力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支持县域“一县一业”发展富民产业,大力开发“田园工位”“智能岗位”,吸引农民工进入现代农业、民宿等乡村优势产业。以“城暖农民工”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市民服务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教育等30多项服务。高标准建设零工市场219家,日均服务20万人次,实现市、县全覆盖。二是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助力就业增收为目标,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信息共享为基础,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比如菏泽市在大中城市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297家,创办实体20.8万家,过亿元项目达409个。加大对农民工创业融资支持力度,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95.6亿元。举办返乡创业农民工大赛,创造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劳务协作。积极打造劳务协作品牌,培育省级乡村振兴劳务基地30个、特色劳务品牌326个,容纳就业岗位300多万个。深化鲁甘、鲁渝东西部劳务协作。牵头组建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联盟,常态化开展市场招聘、定向培训、共享用工。开展“京津冀鲁苏”劳务协作协同发展对接交流活动。
以守牢底线为目标,全力为困难群体点亮“就业希望之灯”。把保障困难人员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底线,坚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完善就业帮扶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为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暖心护航。一是开展精准化帮扶。健全基本服务、专项政策、特定群体、急难就业“四位一体”就业援助体系,建立定期走访、个性服务机制,加大对较长时间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二是开展兜底化帮扶。加大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累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40.2万个,安置城乡困难群体151.4万人。落实惠残助残政策,开发“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10.4万人。三是开展常态化帮扶。深化“社区微业”三年行动,依托社会组织及就业驿站等场所,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网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改革攻坚 创新求变

健全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体制机制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北省坚持改革攻坚、创新求变,不断完善新时代高质量充分就业体制机制,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系统观念,发展产业就业协同体。聚焦产业带就业、就业促产业,着力推动就业“长”在产业上。一是实施产业就业一体协同政策。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扩大新产业新业态就业容量、建立完善服务新技术变革的就业促进机制等23条政策措施。开展政策绩效评估,将“个转企”“小进规”数量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评估内容,树立鲜明的产业就业协同导向。二是搭建产业就业高效联动平台。高频对接发改、经信等部门,常态化举办“专精特新”等专项招聘活动,统筹推进保用工促就业。完善专员服务制度,全省1144名服务专员走进万余家重点企业,帮助解决用工22.5万人。三是培塑产业就业融合发展品牌。发挥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建设武汉国家级光电人才市场。协同商务、农业、文旅等部门,培育壮大“荆楚劳务”品牌224个,带动全产业链就业450万人。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人力资源供应链。聚焦供需高效对接,探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人力资源供应链,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资源聚合不强的问题。挖掘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形成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大数据库,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资源共享。二是解决供需匹配不优的问题。围绕企业、院校等8类主体,开展需求调查。探索依托供应链,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推动供需精准匹配。三是解决创业支持不足的问题。与华中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共建创业学院,推进创业意识前置培训,实施“陪伴化”服务,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扶持。每年开展“创立方”训、演、赛系列活动50场以上。将省级创业扶持项目资金提高到5000万元,发挥各类创投基金作用,促进初创项目发展壮大。
坚持以用为本,打造培训评价新模式。聚焦提能强技,加快推进新时代工匠体系建设,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是摸需求强引导。紧贴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急需紧缺工种摸底,发布年度技能人才需求工种指导目录。完善不同工种差异化培训补贴政策,引导培训跟着就业走。二是优培训提质效。实施新产业工人培训计划,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的项目化培训。建立以就业率为导向的验收机制,推动培训由“低效无序”向“精准高效”转变。三是抓评价促规范。围绕评价机构管理、技能等级认定、补贴资金发放等环节,在省本级率先开展第三方评级机构调研评估,并先行在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2个工种评价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命题、组考、阅卷、评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坚持守正创新,织密就业公共服务网。聚焦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精准性,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下沉基层。一是服务网点多元化。依托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服务窗口,在人口聚集地建设就业服务便民e站,提供24小时不打烊一站式服务。广泛打造“家门口”零工驿站、就业超市、就业工厂。全省建成各类基层服务网点3196家。二是服务单元网格化。将就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下沉到社区(村)。对网格的劳动力、企业商家进行细分,专人收集诉求、实施定制服务,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三是服务能力标准化。发布基层就业服务基本事项清单,统一业务流程和规范。会同财政实施省级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每年评选10个县(市、区),安排5000万元给予补助,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就业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统一规范

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人社部门提高站位、服务大局,聚焦完善制度、扩面提质、风险防控、优化服务,扎实推进制度平稳实施。
提高政治站位,着力统一规范政策,持续增强全国统筹执行能力。充分认识实施全国统筹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基金区域分布不均矛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重要举措。严格对标对表,以统一规范缴费和待遇政策为重点,精准对接全国统筹“一盘棋”部署,制定完善实施方案,确保前后政策平稳衔接。主动担当作为,立足福建民营中小微企业多、缴费基数偏低实际,坚持稳市场主体和提基数“两手抓”、综合施策。一是科学谋划提高缴费基数下限的节奏。在三年疫情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四年稳步调整基数,带动人均缴费水平提高25%,确保2025年底按要求过渡到位。二是发挥20个千亿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用稳订单来稳预期,扶持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变产业链为“共赢链”,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5.5%。三是实施稳就业奖补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支持稳岗拓岗,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社保提质扩面和企业降本增效得到较好平衡,2024年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7%。
聚焦应保尽保,实施精准扩面行动,持续增强全国统筹支撑能力。针对参保结构不够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占比超40%的实际情况,2024年启动实施精准扩面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动100万45周岁以下劳动者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并将扩面指标纳入省对市绩效考核、优化营商环境考核。省级比对下发近500万潜在转保名单,汇聚全省一张“导航图”,精准画像定位、分类鼓励参保。面向个人,提供参保“叫醒服务”,精准滴灌“早参保、长缴费”观念;面向企业,开展社保案件以案“释”法,加强欠保源头治理,支撑制度健康发展的运行能力不断增强。
强化数据赋能,筑牢基金安全“防火墙”,持续增强全国统筹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数字人社”社保一体化平台建设,倒逼流程再造、岗位优化和制度建设,汇聚业务数据200多亿条,夯实人社数据底座,实行全险种合一的社保经办服务,推动风险防控全链条贯通、全业务协同。搭建一体化风险防控“驾驶舱”,建立风控规则库,将风险预警和稽核内控规则嵌入经办系统,源头把控授权,实现事前、事中业务实时管控,事后疑点定时核查,基金运行全链条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拓宽深挖基金监管“护城河”,立足管早、管小、管在平时,推动关键岗位交流轮岗、警示教育,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监督约谈制度,完善重大要情常态化通报、跨部门协作查处追缴机制。
创新优化服务,组建社保规划师队伍,持续增强全国统筹牵引带动能力。以实施全国统筹为牵引,带动经办机构服务更优化、群众办事更便捷、百姓参保更明白。组建全国首个社保规划师队伍,各级经办机构开设社保规划服务专窗,发挥社保规划师懂政策、会算账、擅答疑三大技能,运用专门开发的养老金测算工具,为6万多名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力推进社保业务“网上办”“跨地区通办”“静默办”,有效缓解窗口压力。加强社银合作、拓展“就近办”,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社银合作新模式,基本建成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带动经办机构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


构建技能培育 技能创富 技能生态三大体系

高水平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浙江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集成、先立后破,聚焦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重大问题,加快构建完善技能培育、技能创富、技能生态三大体系,技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构建完善产才融合的技能培育体系,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面整合“政校行企”等多方资源,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全方位、全链条培育体系。一是围绕产业需求“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技能人才需求摸排和培养规划,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等行动,建立职业培训差异化补贴制度,加快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2024年新增技能人才86.9万人,其中制造业技能人才30.7万人、数字技能人才21.8万人、养老育幼类技能人才8.3万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32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60万人。二是打造“高精尖缺”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两年来累计选拔高技能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浙江工匠等顶尖技能人才1500名左右,培育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6.76万名。三是加强技能培育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遴选建设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69个高水平专业群,“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在全省20%以上的乡镇(街道)设立技能培训站点,促进重点群体实现技能就业、高质量就业。结合产业特色打造集成电路等行业技能生态圈133个,推进行业技能人才共育共评共享。
构建完善“增技、增效、增收”的技能创富体系,推动广大技能人才“技长薪涨”。树立“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激励导向,多渠道开辟技能创富路径。一是创新打造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重点培育2047家技能型企业、283个技能型乡村(社区),整合金融、财政、用地等各类资源要素赋能激励,推动全省9673家规上企业建立体现技能价值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结合职业技能等级科学设置技能工资单元。二是探索技术工人中长期激励机制。开展企业技能人才集合年金制度试点,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技能人才。在上市公司推进技术工人股权激励改革,台州技术工人获股权激励人数占总激励人数比例达37%。三是探索建立金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机制。创新推出“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系列金融产品,为技能人才、技能型企业等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构建完善“以技立业”的技能生态体系,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加强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加快形成技能人才“有上升通道、有政治荣誉、有社会地位”的良好生态。一是强化技能人才服务保障。颁布实施《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从法律层面明确技工院校毕业生学历等同待遇。以省政府名义开展“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表彰工作,将全省16.1万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各地人才分类目录,按规定落实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优惠政策。二是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遴选产生3名首席技师和56名特级技师。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特种作业操作、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等4类34个职业证书比照认定。三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持续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2024年以来全省开展竞赛1100多场,参赛人员近15万人次。成功举办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


坚持守正创新 持续深化改革

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聚焦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为牵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集聚人才、汇聚智力。
服务国家战略,引才聚才政策更加开放。创建具有国际人才比较优势的政策环境,加强人才评价使用的深度融合,实现引才聚才提质增效。一是深化京津冀人才协同聚“合”力。联合京津首次签署人才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三地职称协作联盟,实现新增专业评审条件协同、职称互认、高级评委会京津专家全覆盖。二是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引“才”力。率先出台支持雄安新区人才工作十五条政策措施,连续6年发布雄安人才需求目录,首次发布雄安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授权雄安自主认定省外中高级职称,实现京雄境外职业资格互认、人才待遇共享。三是服务产业发展增“智”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设大数据、智能制造等11个职称评审专业。
突出改革重点,职称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坚持“破”“立”并举,大力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量身定制评价标准。一是自主评审能放尽放。全省所有高校、省级科研单位、市以上三甲综合医院,以及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8家重点国企、6家大型民企全部实现高级职称自主评审。二是为突出贡献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对解决国家重大专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突出贡献人才,将取得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获得显著成果转化收益作为职称评价标准。三是民企人才一步到位。通过单设评审条件、单开申报渠道、单独量化打分,让民企人才享受政策取得职称。四是基层人才单设赛道。扎实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在申报时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单设评审组,提高通过率。
维护公平公正,职称监管体系更加有效。坚持全过程监管、全链条覆盖,综合运用“制防+技防+人防”的职称评审监管手段。一是监管措施制度化。出台《河北省职称评审监管实施办法》,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推荐单位和初次职称认定,对3类重点人群、3类重点单位增加9项监管内容,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监管权责,细化42项监管内容和12项惩戒措施,建立起权责清晰、履职规范、监督有力的监管体系。二是监管手段数智化。依托全省职称信息系统落实监管制度,事前自动比对申报人社保等信息,事中自动规范推荐单位、评委会履职行为,事后自动验证评审结果真实有效。三是监管方式多元化。开展督导检查专项行动,深入市县基层单位实地督查,抽查申报材料,加强监督指导。实施“一承诺两公示四公开”,即申报人真实承诺书,参评名单、评审结果两公示,评审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制度机制,狠抓政策落实,推动企业响应,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着力加强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保障基本服务,积极解决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深刻把握新时代就业形势变化,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一是探索解决职业伤害风险高问题。率先将基层快递网点快递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积极推进补充工伤保险发展,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二是通过“数据找人”扩大参保覆盖范围。支持在省内自主选择参保地,加强数据比对、探索发布参保指引、纳入参保补贴范围,有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权益。三是推动头部平台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指导劳资双方找准“最大公约数”,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164家,覆盖劳动者10万人。推进头部平台企业与职工开展全网集体协商,惠及货车司机380万人。四是打造“工会驿站”提升生活品质。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友好社区、友好街区等“友好场景”2084个,建成工会驿站14497家,其中24小时智能化驿站2172家,切实解决“进门难、找路难、就餐难、停车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关键小事。
有效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机制,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工会、司法等部门作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长效机制。一是统筹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推动省市县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党委239个,人社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党委班子成员。引导4.8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社区报到,带动1.1万人参与志愿服务、4000余人兼任“网格员”“楼栋长”“食品安全监督员”。二是指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三送一检”普法宣传活动,指导企业依法用工。联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连续3年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劳动用工方面风险隐患,累计摸排劳动者30余万人,约谈30余家平台企业。三是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全省工会103个劳动关系监测点和1500名劳动关系信息员“探头”作用,建立新就业形态“一站式”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62家,推广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积极构建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新模式。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日喀则市人社局

日喀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积极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人社工作的惠民政策,及时发布新闻动态,公开政务信息,有效提供网上服务,提高依法依规行政效能,使之成为信息公开的渠道、对外宣传的窗口、服务公众的平台、接受监督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