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侃道
图“省事儿”的万盛人
一个地名用了1400年
这期间
“溱州”又经历了哪些“魔改”?
今天
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溱州,辖荣懿、扶欢、乐来三县。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废乐来县,并入荣懿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溱州为溱溪郡,领荣懿、扶欢二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溱州,仍领荣懿、扶欢二县。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裁撤与溱州同时设立的珍州,将其所辖夜郎、丽皋、乐源三县并入溱州,溱州含今万盛全境、南川南部、綦江东南部、正安全境、道真全境、桐梓北部等地区。
唐末五代,溱州先后隶属前蜀、南楚和后蜀,南平僚酋割据称雄,中央政权无力控制;原珍州地区从溱州分出,复为珍州(北宋初改为西高州)。
1996年,在万盛青年镇白鹭垭西侧(万二坡)发掘出一块刻有“楚界”两字的青砂石界碑,长77厘米,宽27厘米,厚15I厘米。“楚”字长宽各约14厘米,“界”字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竖刻在石碑的上半部,均为楷书阴刻。
据《五代史·楚世家》记载,“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牂牁张万浚率夷、思、播、费等七州,皆附于楚王马希范”。判断该石碑为五代时期的南楚国的界碑。
唐代溱州的州治究竟在何处?
下期『何以万盛』
咱接着侃!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系万盛发布原创作品,版权归万盛发布所有。若要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方可转载发布。否则视为侵犯版权。若因作品内容、版权存在其它问题的,请直接与后台联系。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