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有一种年味儿,叫——

民生   2025-02-01 10:22   重庆  

大年初四

悄然来临

在人们心中

这一天似乎带着别样的气息

它不像初一那般充满全新开始的盛大仪式感

也不同于初二初三走亲访友的热闹喧嚣

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在春节的长卷中绘出不可忽视的一笔


制图:朱忆梅


在记忆里,大年初四的清晨,空气中仍弥漫着年的味道,鞭炮的余烬气息尚未散尽,混合着家家户户准备的美食香气,在街巷中悠悠飘荡 。它是春节假期的中转站,人们在这一天,既有对过去几天欢乐时光的回味,又开始对即将回归的日常稍作准备。 从传统习俗来看,大年初四有着诸多讲究,每一项都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这些习俗如同一串串神秘的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


迎灶神,接吉祥






在大年初四的众多习俗中,迎灶神与接财神尤为重要 ,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最质朴的期待。

灶神,这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明,在民间传说里,到了大年初四,他便返回人间,继续监察。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恭迎灶神回归 。有 “送神早,接神迟” 的讲究,送神通常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灶神则在下午进行。此时,人们会在家中备好丰富的果品,如苹果寓意平安,橘子象征吉祥,点燃香烛,有的地方还会燃放鞭炮,以表达对灶神的敬重,期望灶神能继续庇佑家庭,让灶火兴旺,衣食无忧。



接财神






财神的到来,更是让初四的夜晚充满了期待。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的诞辰,但为了抢先迎接财神,获得新一年的财运,人们便在初四子夜就开始举行接财神仪式,这一行为也被称为 “抢路头” 。商家们对此尤为重视,旧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财神,祈愿初五开市大吉 。



吃折箩,俭养德






大年初四,有一项独特的饮食习俗 —— 吃折箩 。折箩,便是将初一至初三剩余的饭菜汇聚一锅,精心烩制而成的大杂烩 。在物资匮乏的过去,人们对食物格外珍惜,不忍心丢弃剩余饭菜,便想出了这种变废为宝的吃法 。

这一习俗不仅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饱含着浓浓的亲情与团圆之意 。一家人围坐桌前,共享折箩,盘中丰富多样的菜肴,恰似过去几日欢乐相聚的生动写照,每一口都满是对节日的眷恋,对阖家团圆的珍视 。在品尝折箩的过程中,大家回忆着新年里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屋内,其乐融融 。



扔穷神,扫晦气






大年初四,也被称为 “扔穷日” ,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这一天,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将过年期间积累的垃圾集中扔掉,这一行为寓意着 “赶跑穷神和烦恼”,期望新的一年财运亨通,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除了扔垃圾,有些地方还会特意扔掉一些破旧物品,比如穿旧的衣物、损坏的器具等 。这些物品曾经陪伴人们度过一段时光,但此刻,它们被舍弃,寓意着与过去的不如意彻底告别,轻装上阵,迈向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



文化禁忌:传承中的敬畏






大年初四被视为 “羊日”,传说中女娲在这一天创造了羊 。因此,这一天忌杀羊,人们认为若违反此禁忌,可能会破坏家庭的祥和氛围,影响来年运势。“三阳(羊)开泰” 的说法,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生活顺遂、蒸蒸日上的祈愿 。在传统观念里,羊是温顺、美好的象征,杀羊的行为与新年喜庆、祥和的氛围相悖,故而人们严格遵守这一禁忌,以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


大年初四的习俗

犹如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承载着先辈们

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与深深祝福 

它们不仅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

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

始终铭记家族的传承、文化的根脉 

END
编   辑:  杨晨晨
记   者:  张经鑫
编   辑:  刘文佳       
责   编:  万志懿
总值班:  马成骁
总编辑:  游龙奇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系万盛发布原创作品,版权归万盛发布所有。若要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方可转载发布。否则视为侵犯版权。若因作品内容、版权存在其它问题的,请直接与后台联系。


万盛经开区气象局2025年21

发布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2月1日白天到夜间,间断小雨,8℃~10℃。


往期精选


何以万盛|“溱州”还是“珍州”?终于搞明白啦!

事关春晚重庆分会场舞台开放和无人机表演!交通管控→

——更多内容——

          长按扫码关注
在万盛,关注万盛发布
喜欢万盛,关注万盛发布
投稿邮箱1281239021@qq.com

万盛发布
发布党政信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对外宣传,促进政民双向交流,汇聚民智,突出公益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