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是石林镇赶场的日子,也是除夕前的最后一个赶场日。尽管下着雨,两河村田湾村民组村民蒙昌容仍然起了个大早,她把门庭收拾利落后,赶忙梳洗打扮。
“快过来洗漱,等会儿我要去买年货,过几天你爸爸跟你姑姑他们就要回来了。”她对孙子说。
蒙大姐的儿子和女儿常年在外,平常只有她和丈夫、孙子在家。待孙子洗漱完后,她找来纸和笔,写下了一份采购清单:油、面、肉、对联……生怕漏买一件过年必需品。
揣上清单,戴好头盔,骑上心爱的三轮车,记者跟随蒙大姐一起出发去赶场啦!
从蒙大姐家到石林镇场镇只有几公里,骑车十来分钟就到了。但说起原先去场镇的路,她眉头紧锁起来。
“以前啊,这条路都是泥巴路,晴天漫天灰,雨天一腿泥。走路都难,哪里能骑车哟,特别是下雨天,穿雨靴走路都经常陷到泥里拔不出来。”蒙大姐忆起以前的不易,仍历历在目。
记者也是土生土长的石林镇两河村人,蒙大姐的话一下子拉回了记者童年的记忆:那时候,上学一旦遇上下雨,裤腿上沾满了泥巴……
新鲜的猪肉、冒着热气的馒头、刚出田土的蔬菜……场镇上处处充斥着年味儿,弥漫着新春的气息。
蒙大姐直奔卖肉摊位,挑选起猪肉来。“我买点这个肉,买个五六斤,过年炸酥肉,这块更好。”
“我去那边店里面看一下油和面。”趁着蒙大姐去完成清单的间隙,记者也兴致勃勃地在场镇上逛了起来。
剪辑:娄亚梅
携家带口前来置办年货的村民真不少,有的在挑选新衣服、有的囤起了干货、有的正在给孩子买玩具……
场镇上吃的穿的用的五花八门、品种齐全,吆喝声、叫卖声、讨价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汇集成了人间最真实的烟火气。
剪辑:娄亚梅
“要过年了,多买点回去。”茶树村73岁的李婆婆背篓里已经装满了各种年货。
说起再过几天子女们都要回来了,李婆婆难掩激动的心情。“儿女些要回来了高不高兴?”“高兴哦!”
场镇上,一家卤肉摊位前人来客往,老板陈大姐告诉记者,她在这里摆了十几年的摊子,不少村民都是她的回头客。
“以前是在马路边摆,后来修了农贸市场,有了固定摊位,更方便了!”陈大姐说,虽然摊位变了,但浓浓的年味依旧在。
“你也在赶场呀!”记者在人群中遇见了老家隔壁的邻居王大哥。
“现在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开车到镇上赶场方便得很!”王大哥高兴地说。
中午12点,集市散场
置办完年货的蒙大姐
骑上三轮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宽阔平坦的道路
连接着场镇的喧嚣和乡村的宁静
更连通了老百姓
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系万盛发布原创作品,版权归万盛发布所有。若要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方可转载发布。否则视为侵犯版权。若因作品内容、版权存在其它问题的,请直接与后台联系。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