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绿满津城》
第5集:北宁公园
视频来源:津云
解说词节选
京津城际铁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30分钟即可实现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空间转移。来天津的旅客,从车窗里看到的第一眼天津市区,是一座洁白的高塔,矗立于一片绿色之中,这就是北宁公园。
北宁公园,又称宁园,于1932年建成开放,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公园。园内两千多米长的回廊,朱栏彩绘,是中国公园中最长的回廊。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清廷推行新政,办学堂、兴实业,倡林政。时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的实业家周学熙,受命主持筹建官立种植园,在如今的天津北站东侧购置十余顷土地,筑路造屋,开渠挖湖,植树栽花,蓄鱼养蜂,1906年建成,同时对游人开放。
然而种植园随后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虽几易其名,却没能阻止它逐渐颓败的命运。不料一场北宁铁路局起诉开滦矿务局的官司,却给这个几近荒芜的园林带来了转机。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万鲁建介绍:“开滦矿务局大量的煤炭,需要运到全国各地,就租用北宁铁路的线路。刚开始北宁铁路局也没在意,不定期检查,突然发现这个开滦矿务局,老是严重超载。”北宁铁路局与开滦矿务局交涉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最终获得了50万元的赔偿。时任北宁铁路局局长的高纪毅,韬略非凡,决定使用4万元赔款为铁路职工修建一座公园。
“所以他就利用这个钱,重新把种植园折腾起来,变成一种公园的性质。一直到1932年才真正建成,同时对全体天津市民开放。”万鲁建说。
占地四百亩的北宁公园,一时成为津城热议话题。宁园内的建筑几乎囊括了园林建筑的所有种类,轩榭亭台,廊桥楼馆,不一而足,尤其亭子的种类和数量,堪称园中之最。宁园还新添了许多游乐设施和场所,夏季举行集体婚礼,冬季开办化妆溜冰会,引时尚之风,领风气之先,一时风光无两。
主张铁路为文化先驱的高纪毅,积极利用公园设施,推动天津文体事业,分别成立北宁国剧社、国术会、体育会,组织参加各项比赛。1935年,由北宁足球队和南开大学球员共同组建的中华队,首次夺得由旅津西人举办的爱罗鼎国际足球锦标赛冠军。转年再次问鼎成功。
1937年,天津沦陷后,宁园被日军占用,战火纷飞中,园容残破,花木凋零,一片荒芜;天津解放后,历经多次整理修缮,逐渐展露新颜。1990年,一座九层的八面平角高塔在宁园落成,得名致远塔。
自此,宁静致远,相得益彰。(今晚报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都市频道 王言玲)
评论:这是属于我们的人间烟火
一座城市的美,有成千上万种。有一种美是绿色的、惬意的、值得回味的,人们在其间能找到心之所属、情之所钟,让城市生活在惯常之外,有一种美好而独特的体验。
北宁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座公园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它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公园,园中叠山理水、曲径通幽、亭台错落……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和绮丽风光撞个满怀;看着看着,一不小心就拥抱了历史、感受了文化。而北宁公园的美还不止于此。在天津,说到北宁公园,很多人会唤醒童年记忆。曾经,大象滑梯和长颈鹿滑梯这对黄金搭档,统领着北宁公园的“江湖”,来北宁公园滑滑梯,是很多天津人幼时最大愿望。就在这里,从黑白胶卷到彩色胶卷,留存了儿时的最美时光。
公园,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好风景融入日常、融入生活,是公共价值的释放,也是对居民所需所盼的回应。新中国成立后,北宁公园历经多次改造,恢复园内水系和历史建筑,发掘文化价值,将这里打造成富有影响力、体现自身特色的园林景观,并恢复大型综合性公园的地位和功能。改造后的北宁公园水更清、树更绿,水系、亭廊、楼阁三大景观交相辉映。行走其中,人们感受的是城市之美,体验的是时光之旅。
这是属于我们的人间烟火。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舒适、惬意的氛围感更显珍贵。这样的生动场景,直指“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取向,折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城市温度。每逢清晨,在畅观楼附近的空地前,就聚集了不少健身锻炼的人,柔力球、太极扇、健身操……从天津冰上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到全民健身的好去处,北宁公园的自然美与“体育范”相得益彰。
如果说人文之美,令人心生向往,那么生活之美,使人满怀热爱。这样的生活美学,积淀着发展的智慧。回看北宁公园的时代历程,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代的韵致。从内在到外在,从生态到生活,从自然到文化,所有要素融合塑造成一处自带流量的宝藏打卡地。网友的City walk(城市漫步)名单,北宁公园位列其中。公园兼具美学、人文、生活等多重价值,城市绿意更浓、更加宜居,人们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就有了更多可能。
非宁静无以致远。登上北宁公园的致远塔,津门美景收入眼底:点点散落的“口袋公园”、连线成面的街边绿茵,与北宁公园等大型园林一起,组成一座城市的“绿色地图”。行路见荫、街角有绿的诗情画意,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天津日报 闫丽)
- END -
相关新闻
天津人文纪录片《过年的画》记录时代变迁(5集全视频)
纪录片《思源》讲好“新时代引滦故事”(完整版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