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市棕溪镇大力推进“归雁经济计划”,筑巢引凤,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带动越来越多善学习、肯钻研的“旅雁”回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
蚕桑园中琢磨致富经
近日,在瓦房村的旬阳宇振农业产业示范园内,半人高的桑树排列整齐,沐浴着阳光。负责人莫振宇带领着几名工人正弯腰埋首,一边进行冬季桑树刷白,一边回忆自己的蚕桑归途。
1993年莫振宇在棕溪中学毕业后,便外出闯荡。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高铁隧道工程工地,逐渐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行业内小有名气的“隧道专家”。2009年,莫振宇成立陕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高铁工程,事业越做越红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期间,莫振宇收到该镇“归雁计划”邀请,再三思虑之后,他作出一个很多人不理解的决定——回村当“新农人”。
“棕溪镇自古就有种养殖蚕桑的传统,只不过村民都是在山地上见缝插针种植,不成气候。”莫振宇介绍。说干就干,莫振宇迅速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蚕桑养殖基地,按照“企业+农户”模式经营,引进现代化种养殖技术,改变传统蚕桑种养方式,实现一年三期出茧。4年精心耕耘,生态桑园初具规模,种植桑树500亩,建成现代化蚕室1500余平方米,喂养蚕50余张,年产值4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村民年均增收上万元。
“回到大山,是为了帮助更多村民留在家乡!”看着成片的桑园和新开发的蚕桑产品莫振宇开心地说。
小山村里兴起民宿风
在该镇“归雁经济”号召下,乡村新兴产业康养民宿之风也越吹越劲,不断描绘出大家心中的“诗和远方”。
走进矾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休闲庭院。院内亭台绿地、山水泳池引人注目,院外连片农田环绕,洋溢着浓厚的乡村气息。这是“归雁”赵吉军返乡开办的棕溪印象民俗园。
提起赵吉军,很多省内的西点面包创业者并不陌生,作为西安食品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创始人,曾为很多烘焙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作为陕西省劳动模范,他为残疾学子提供免费教学,为矾石村民送上关心关爱;而作为地地道道的棕溪人,赵吉军萌生出回乡建民宿的想法。
“我是大山之子,自然也要赋能家乡。”赵吉军说。就这样,棕溪民俗园建设工程很快提上日程。
品茶赏花、种田尝瓜,这是赵吉军向往的生活,也是棕溪印象民俗园的设计理念。赵吉军认为发展民宿的最大优势在于人居环境好,矾石村山水相依,风光迷人,文化底蕴深厚。“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市场竞争激烈,我们一定要用好农村生态优势,打好‘特色生态牌’。”赵吉军说。他们同时积极探索深度融合景观、空气、农耕等六大康养资源,完善各种硬件设施设备,积极争取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同时,针对不同游客需求,增加乡村露营、农家乐、田园种植等娱乐项目,与民宿实现搭配联动,既拓宽了本地村民就业面,也宣传棕溪乡土文化。
养生谷内催生旅游热
同样受到“归雁经济”号召的陈波,带着他的“乡愁梦”为该镇乡村振兴之路再添一把火。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陈波怀揣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文学梦想的追求,历经二十载不懈努力,成为一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他目睹了祖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经济飞跃,也见证了岭南小镇的焕然一新。然而,无论身在何方,山明水秀的车家坡村仍让他魂牵梦萦,不时会向那片养育他的土地送上关切问候。
2016年,陈波得知老家因交通不便困扰着乡亲们的生活时,立即联络在外创业成功的同乡们,带头捐款修路,共募集资金40余万元。短短半年,一条3公里多的村道全面拓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
道路畅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陈波积极响应“归雁经济”计划,带头打造马家坡富硒太极谷旅游区,带动地方文旅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车家坡村注重保护山水林田河的原始风貌,村内一棵千年古槐树,承载着久远的历史和人文风情。陈波计划利用好这些古树名木、山地田园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改造公共空间,在群山环抱之中打造出一座集野生动物观光、富硒农耕文化、太极文化、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2022年,马家坡富硒太极谷旅游区项目顺利开工。施工工人大部分是本地村民,他们纷纷说道,如今乡村旅游发展热火朝天,都盼着能借文旅东风,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
“‘归雁计划’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旅雁’们的智慧与乡村发展前景,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归雁经济’,为棕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棕溪镇党委书记屈轩说。
中共旬阳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