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故事】以心换心 以情暖情——记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派驻关口镇张岭村第一书记李政

文摘   2024-12-26 17:36   陕西  




为集中展示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在基层一线的干事创业风采和良好精神风貌,“旬阳党建”开设“我的驻村故事”专栏,讲述驻村帮扶中的感人事迹、心路历程、创新举措、收获体会及帮扶成效等,激励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奋力开创“一强五好”陕西强县作出新贡献!


从2016年的春意盎然到2024年冬雪纷飞,从宋坪村到张岭村,李政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足迹。这不仅是他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爱意的体现。六载光阴荏苒,不变的是他那份“用心、用情、用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初心与使命。



以心换心,用脚步连民心

张岭村,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小村庄,2018年初春,李政带着满腔热血来到这里,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得多。面对着427户1374名居民中超过半数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下的现状,李政意识到,要改变这一切,必须先赢得村民的信任。

入户协助群众缴纳合作医疗

最初的几个月里,李政几乎每天都在路上。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步都踏得格外沉重。村民们对外来者充满了戒备,不愿轻易敞开心扉。但李政没有放弃,他一次次地敲开村民的家门,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乐观向上的李奶奶,住在破旧土墙房中的她深深触动了李政。从那一刻起,他更加坚定了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的信念。通过不断地走访和交流,李政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以情暖情,用行动筑新居

随着对村民需求的深入了解,李政发现住房问题和交通条件是张岭村脱贫路上的两大难题。许多家庭的房屋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季便漏水严重;王大爷家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房子几乎成了“水帘洞”。面对这一挑战,李政首先向镇政府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但由于资金仍然不足,他与村两委共同组织了爱心募捐活动。不仅号召村民互助,还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求助。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们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最终,包括王大爷在内的几户家庭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李政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更多村民的尊敬和支持,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更加信任和支持这位第一书记的工作。

与此同时,张岭村的交通条件极为落后,只有一条狭窄的泥土路连接着外界,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阻碍了经济发展。李政深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修建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然而,资金问题成了最大的障碍。在村两委的协助下,李政多次前往城里争取支持,每次出差归来,他都会向村民汇报进展情况,让大家看到希望。经过三年的努力,项目终于得到批准。施工期间,李政几乎每天都守在工地上,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2021年夏天,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正式通车,村民们自发聚集在路边,鼓掌庆祝。这一刻,李政眼中泛起了泪光,他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携手并肩,用合力绘蓝图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李政深知自己是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为了凝聚人心,他不仅注重与村民的沟通,还加强了与村组干部的合作。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他深知,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走向富裕。2024年以来,李政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以及脱贫攻坚与巩固衔接提升班。通过这些培训,他结合张岭村的实际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这些学习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理论知识,还为他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推动张岭村发展的过程中,李政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在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争取到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七月份启动的以工代赈项目尤为突出,总投资375万元,包括拓展改造道路硬化3.8公里、修复水毁挡墙2100余立方、修建排水边沟3.7千米,惠及全村1300余人。村民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还提供了80余户家庭的务工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六年间,李政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变化,用笔墨记录下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那些厚厚的驻村工作日志,那一张张定格幸福的照片,都成为了张岭村珍贵的历史记忆。每逢新春佳节,李政都会亲手制作新年贺卡,送给每一位村民,以此表达对他们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感谢,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未来,他将继续秉持“用心、用情、用力”的原则,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来源:关口镇

审核:刘   聃

编辑:刘   婕

投稿:xydjxc@163.com


中共旬阳市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


旬阳党建
“旬阳党建”—身边的阳光组工,定期精选推送党员、干部、人才等党务新闻及服务资讯,与您分享。中共旬阳市委组织部出品。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