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湖头村,20多名藕农在藕塘中忙碌着。胡梅根穿着防水长皮裤,时而奋力挥动着铁锹,时而在塘里摸索寻找湖藕。
摸到湖藕,先用手沿着藕的大致“脉络”将淤泥拂去,再小心翼翼往上拽,一根完整的藕就浮出泥面。一会儿工夫,胡梅根面前就摆放着几根细细长长的湖藕。
挖藕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与普通田藕相比,湖藕外形细长,入淤泥更深,采挖更难。“通过藕杆来定位湖藕的大概位置,然后用铁锹挖出泥坑,并把坑里的淤泥铲出,就能挖到藕了。大多数湖藕长度可达1米多,想要挖得完整,需要用巧劲,如果不小心挖断了,会影响湖藕的出售。”胡梅根自小跟着父母下泥塘,寻摸出挖藕的方法。
下午4点左右,胡梅根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劳作。冬天是当地湖藕销售的黄金期,挖藕的工钱也不错。“从早上8点开始挖藕,一天差不多能拿到300块钱,一年有两三万元收入。”胡梅根说,在不挖藕的季节,也可以在家务农,或到周边地方干一些散活,不比在外务工差。
“我自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会种藕、挖藕,与湖藕打了几十年交道。现在我承包了200亩藕塘,每年从9月底开始采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节前后,年产量有20多万斤,销路也一直很好,新余及周边的商贩都抢着要呢。”湖头村湖藕种植户胡生华高兴地说。
产量高、价格好,湖藕的畅销得益于湖头村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当地种植湖藕的历史十分悠久,村旁的沧湖淤泥乌黑泛白。每年采收后,湖里就自然长出新的幼苗,湖藕常年处于自然繁衍和野生状态,不用施肥打药,藕肉厚实脆甜,藕丝浓密而绵长,非常有营养价值,罗坊湖藕也被评为新余市“十大土菜”。
“冬季湖藕的市场需求量较大,我们村的产能也可以跟上,村里承包的大户有20多户,种植湖藕600余亩,年产量达100万斤,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湖头村党支部书记胡海云告诉记者,湖藕还和乡村旅游、研学实践等紧密联系,吸引周边的游客来游玩,通过夏天赏荷、冬天吃藕,甚至体验挖藕,拓宽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