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里的“治水经”,说的咱泾阳→

政务   2024-10-19 18:35   陕西  

陕闪碧水丨咸阳:小城里的“治水经”


秋日清晨,微风轻抚,河水清可见底,波光粼粼。

这座以水命名的小城也在潺潺流水声中苏醒,泾阳县居于泾河以北,嵯峨山以南,山南水北皆为阳,故得名泾阳,地处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

近年来,泾阳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把水环境改善作为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优先任务,以水污染治理为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治水之道,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泾河为渭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十四五”以来,泾河泾阳段总体水质为优,连续四年稳定达到Ⅱ类,优于国家考核标准一个类别,较“十三五”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小城里默默耕耘的“治水人”。

主动“为”
部门联动、多措并举改善“水环境”


探索“政府统筹、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河长制工作“曝光台”,常态化整治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县委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县级河(湖)长6名、镇级河长11名、村级河长148名,实现了巡查管护全覆盖,以“河长治”促进“河长制”。探索泾河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与西咸新区等地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共管共护能力和水平,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主动向社会公开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接受群众监督。


扎实“治”
污染减排、生态扩容盘活“水资源”


紧盯水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整合2.1亿元,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和治理项目,完成流域水生态健康调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敷设雨污分流管网18公里,提升改造十支渠3.13公里,完成全县8镇1街办6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为全省首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县。引入市场化服务解决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难题,入选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有序推进厕所革命,累计改造卫生厕所6.4万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1%,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重视水资源节约集约,拧紧城市“水龙头”,取得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称号,红旗电力抽水站灌区入选全国节水型灌区。


着力“控”

人防夯基、技防赋能保障“水安全”


紧紧抓住“入河排污口”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通过实地踏勘+无人机巡航,有效延伸环境执法视线,摸清全域入河口排污情况。紧盯河湖库安全,建立智慧远程监控,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及预警,促进河湖全方位巡查监管更加健全完善。重视水源保护,完成全县乡镇级及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做到水质监测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并联网,有力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织密监测网,手工采样与水质自动站监测相结合,充分发挥水质监测“哨兵”作用,加大执法力度,推广环境问题“随手拍”平台,妥善处置群众环境投诉,积极争取应急物资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物防”,筑牢水环境保护的“墙、盾、网”。


广泛“宣”,

公众参与、社会宣传做好“水文化”


“善治秦者先治水”,郑国渠——全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位于泾阳,享有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的盛誉,依托郑国渠打造了旅游风景区,碧水映红叶,年接待游客量55万人次,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有陕西省水利博物馆,集水文化研究与宣传、水科普与水情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传播新时期治水节水理念,形成爱水护水的社会共识。“泾河水质变好了,用泾河水浇灌的泾渭茯茶也更加醇香”,这是泾河茶商的心声。


嵯峨为冠,泾水为带。游船湖中摇曳,飞鸟轻抚水面,野鸭河边嬉戏,一幅幅“人水和谐”的景象在这小城里寻常可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治水人”倾力打造的“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幸福河,正书写着人民满意的“生态”答卷。

 泾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   花

监审:聂千博   毛   正

签发:陈   鹏

来源:陕西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声明:1.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凡本平台转载所有作品,若未能及时注明作者或出处,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2.我们注重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的删改。谢谢!

中国泾阳
泾阳政务新闻发布,突发事件权威报道。 举报电话:029-362222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