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探访蒲县东岳庙

民生   2024-11-22 18:08   山西  
不只小西天

临汾皆如此

这一站探街小分队

带着大家走进

 蒲县东岳庙 

聆听那些跨越千年的建筑诗篇
东岳庙位于蒲县城东五华里的柏山顶上。柏山古称翠屏山,又名东神山,处在吕梁山系东南部,海拔1140米。柏山南有南川河,北有昕水河,因生长着漫山遍野的松柏而得名。
东岳庙中的环形院落、高空游廊、无梁结构、品字戏台被誉为“庙中四绝”。又以千年古楸、八仙庆寿、金代石雕、木兰花慢、乐楼题记、晴雨碑、八音钟,并称为“庙中七珍”。2001年6月25日,东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东岳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山门。山门两侧矗立着双斗旗杆,清代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铸造的铁狮子则雄踞左右,它们高1.8米,重达1400余斤,威严地守护着这片圣地。
山门顶上的楼阁是天堂楼,两边是钟楼和鼓楼,既展现了建筑的小巧华丽,又不失大帝宫院的威严与庄重。山门正中有乾隆年间的“岱岭横云”四字题匾,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引领着游人步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穿过山门,第二道大门上的楹联“带水环山千载景,苍松翠柏一林光”诉说着庙宇的悠久历史与自然风光。门内是四大天王殿,他们分别主管“风、调、雨、顺”,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第三道大门上的对联“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引人深思。大门上方的过路戏台雕梁画栋、彩绘故事,显得格外耀眼。前檐的木牌上刻有对联,赞美了戏台的音韵之美与周围环境的清幽。
行宫大院结构严谨、布局有序,展现出我国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风格。院前的千年古楸树见证了庙宇的沧桑岁月。
献亭是单檐九脊歇山式方形建筑,专为东岳大帝陈设供献祭品、焚香行礼。其四根石头的蟠龙柱雕刻精美,各具特色。据考证,这四根蟠龙石柱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靠近大殿的两根龙嘴张开为明代石雕,另外两根龙口闭合的为元代作品。
过了献亭,就到了行宫大殿,行宫大殿为东岳庙的主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四周石柱围廊,重檐歇山顶,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地震毁坏后,于元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重修竣工。檐下斗拱单翘单昂计心造,殿顶脊兽富丽,高大魁梧冠于全宫,宫门额书“东岳天齐”,笔势遒劲,为全庙书法之魁。殿内木制暖阁,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阁内塑有高大座像,即东岳庙主神——东岳大帝。
东岳行宫有很多古代工艺珍品,如献亭柱础、乐楼八仙、暖阁飞龙、八音钟,不胜枚举。石雕、木刻、泥塑、铁铸各有千秋,其古老的历史与精湛的艺术,使人叹为观止,最具重要价值的是行宫周围的70多通石碑铭记,它对既往700年间的地震、灾荒、戏曲源流等方面都有记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行宫大殿后面是寝宫(圣妃祠),寝宫神龛里的塑像是黄飞虎夫人。寝宫背后是昌衍宫,继续往后走就是“地狱”入口,走过18层台阶就下到了“地狱府”,是一个类似地坑院的建筑,分东曹、西曹。因设有十大阎君及十八重地狱,统称冥府地狱。此处是东岳庙泥塑艺术之精华。它以佛教“小乘经”中的地狱故事为蓝本,塑造了“刀山、油锅、锯解、磨碾”等种种酷刑,又以《西游记》中“唐王游地狱”为线索,穿插了“龙王告状”“刘全进瓜”等故事,共有塑像140余尊,是我国现存寺庙中稀有的一组明代泥塑佳作。

东岳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探寻古代建筑艺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去处。

让我们一同踏上
这段寻古探访之旅
聆听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故事
感受那份沉淀千年的宁静与庄严

/图/视频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窦雯婧 高雨辰

编辑 卢婷

校对 孙清清 霍艳娟

责任编辑 宁馨儿


临汾日报
临汾日报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