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探访霍州署

民生   2024-11-21 11:47   山西  

不只小西天
临汾皆如此

这一站
探街小分队
带着大家走进千年古衙
霍州署
一起感受官衙文化的
沧桑历史和斑驳岁月


霍州署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唯一一座州级衙署。原为隋末中郎将宋老生的军中幕府,唐时为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元代曾做国王行宫。明、清两代重修扩建,总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分中轴线、东辅线、西辅线三大建筑群体。现存古建筑主要为中轴线部分,占地面积为21000余平方米。


进入霍州署前,首先看到的是“古霍名郡坊”。正前门楣上方“古霍名郡”四个大字,意为霍州拥有悠久古老的历史,两侧楣下左书“平理”,右书“保厘”是对过去霍州署衙施政职能的高度概括。面北上楣“保障三城”,指古代霍州署管辖三个县,即灵石、赵城、霍邑。


北面高大建筑叫谯楼,也称钟楼。谯楼在古代有四重作用:击钟报时、巡防守夜、瞭望军情、张贴布告。在衙门和谯楼之间的广场过去称为丹墀。在丹墀的东围墙上,有三个院落大门,分别是快班、捕署、土地庙。

仪门,是州署衙门的第二重正门,故名思义就是礼仪之门,由明洪武四年霍州知州吕稷所建。在仪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门,东边的门叫“文门”,是日常办公的官吏及来衙门办事人员出入的地方。西边的门叫“武门”,是看管犯人的衙役及被提审犯人出入的地方。仪门上摆放着“鸣冤鼓”,古代老百姓如有冤情,可来衙门击鼓鸣冤。


接下来,进入州署衙门的中心大院。脚下的甬道,宽6米,长62米,高出地面1米,把大院分成了东西两部分。甬道中央的牌坊式建筑叫戒石坊,为四柱三楼悬山式建筑。戒石坊门楣上方书写“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出自孔子所著《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戒石坊左右两侧有两块石碑:东边书有“公生明”,西边书有“廉生威”。



穿过戒石坊,北面门楣上方书有“清、慎、勤”三个大字,是封建时代对为官者提出的约束、规范与要求。坊下有两块石碑,西边书有:“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东边书有“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大院东西两边有科房。东科房设吏、户、礼三房,西科房设兵、刑、工三房。东科房以文官办公居多,西科房以武官办公居多。


有着“元堂明厦”之称的州署大堂是霍州署的主体建筑,建于元大德八年,面阔五间,长22米,南北进深15米,脊顶到地面距离高达10米,总占地面积332平方米。东、西各有一带廊耳房,东耳房为议事厅,是过去知州审案时议事和休息的地方,西耳房是刑厅,是放置刑具和施刑的场所。整个建筑巍峨壮观、凛然森严。堂内上下左右,既不雕梁画柱,又不彩壁绘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庄严肃穆的感觉。由于大堂采用了典型的元代“偷梁减柱”的营造方式,显得大堂宽敞明亮。大堂的梁架檩柱,选材用料,均不刨不旋,顺其自然,用这种方法建造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与大堂紧密相连的明代抱厦与大堂浑然一体,但建筑风格却迥然不同。抱厦的梁架选材经过加工修饰,圆润、标准,柱下有鼓形雕花柱础石,椽檩经过彩绘、装饰,古朴典雅,与大堂的朴实无华形成了鲜明对比。抱厦奇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四柱之上用极小的阑额相连,上面却承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这种结构是目前我国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范例,其结构形制被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创”。

 
亲民堂“正大光明匾额后大梁中间,安放有一截长2米,直径为0.3米,被称为“镇堂之宝”的奇木——茹茹木。设计者与营建者将这根奇木放在大堂后槽正中,并放在官座头顶之上,有着告诫官吏创业艰难、含辛茹苦、励精图治、不容懈怠的寓意。


霍州署拥有全国最高水平的古代职官蜡像群像,这些蜡像人物栩栩如生、传神动人,增强了衙署文化的吸引力。同时霍州署的布展陈列,各类古家具、古饰品、古展品丰富多样,对古代职官文化进行了较深的挖掘。



这里的

一椽一檩 一砖一瓦

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一碑一字 一楹一联

传递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展现出官衙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视频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窦雯婧 高雨辰

编辑 关婷 

校对 张晶 侯丽娟

责任编辑 荀丹薇

临汾日报
临汾日报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