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目錄君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凜凜年關,暖雪杪歲。
征鳥厲疾,水澤腹堅。
鳥報農時,幽蘭吐瑞。
正是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的年節,
戶戶臘肉魚鮝,家家麻將熱茶。
尾牙換盞推杯,年終觥籌交錯。
萬里故鄉燈火,臘雪除舊飾新,
暖榻與新被,只待遊子歸。
一年終章,至此輪回。
-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是为一年最寒冷的时间了。
不过,心里却是暖意融融,
该是准备年货行囊,好还乡。
-
2025年大寒时间:01月20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
15天之后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了,
意味着新的一年的来临,
春天也开始了。
大寒三候: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一候|鸡乳
母鸡开始寻觅温暖处做窝孵小鸡时,即为一候。
-
二候|征鸟厉疾
凶猛的捕猎鸟因为长冬的饥饿,叫声更加凌厉时,即为二候。
-
三候|水泽腹坚
河川水流冰冻至腹地之时,即为三候。
-
花信风|瑞香
瑞香,花芬芳浓烈,株形、叶色俱美。出生佛门的瑞香花立春吐出了花蕊,散发出馥郁的芳香。
传说庐山有位僧人昼寝于盘石之上,睡梦中被浓香熏醒,后寻到花株,并命名为“睡香”。又由于它在严寒的春节前后盛开,人们以为祥瑞,便改称“瑞香”。瑞香的花期,正值群芳消歇,而它的香味又属混合香型,旧时被人称之为“夺香花”。
-
花信风|兰花
中国传统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
花信风|山矾花
“细蕊黄金嫩,繁花白雪香。”
《观林诗话》:“江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王荆公尝求此花栽,欲作诗而陋其名,予请名曰山矾。野人采郑花叶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曰山矾。”
-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花草树木跟随时令流转而生长,飞鸟走兽按照季节转变而行动。
自然界形成一套特定的周而复始的节律。
称之为物候。
并逐渐发展成熟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农时随物候而动,物候即是农民的风向标。
-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农耕时代的人们,
是不惧怕寒冷的。
冷暖自有时,天时不可违。
最怕的是季节的混乱,
冷暖的无序,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农闲安逸的人们,
并不贪图暖阳,而是更为日后农耕着想。
-
暖阳负暄。
在积雪未全部消融的冬日里,
暖阳高照,光煦温和,
各家的男女老少,或站或坐在向阳的墙根下,
沐浴着阳光,拉着家常。
现在看来,这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如果你的家乡,还有那么一堵矮墙,
那么在晴暖的日子里,走出暖气房,去与冬日的阳光约个会吧!
-
“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
古时的冬日,除了那偶尔露面的奢侈阳光外,
火炉,已是冬日最割舍不掉的。
而火炉边上埋着开口的栗子和芋艿,
上方炙烤的糍粑和橘子,
是孩子们欢喜冬天的一大主要原因。
-
天寒地冻,不出门,不捣鼓些吃食,捣鼓啥?
大寒已是腊月,
家家户户也开始为春节准备着美食。
-
豆腐,都福。
豆腐,滑嫩柔软,色洁鲜香。
谐音“都福”,是吉祥的食物,
更是家家户户过年必不可少的。
煎炒烹炸,煮汤头,烫火锅,怎样都合适。
多年以前,农村过年的豆腐,都还是自家做的。
豆腐做的好不好,不但是评判儿媳妇的标准,更能从中遇预见来年的运势。
所以,做豆腐,是件大事。
虽然媳妇是主力,但也需要全家出动。
泡了一夜的黄豆,膨胀成两倍大,变得脆生生的。
再用石墨,后来改用机器,磨成浆,
然后用纱网滤掉豆渣,这是个考验技巧与力道的工序。
随后将豆浆在柴火灶台的大锅里煮沸。
接着就是关键的点卤时刻。
犹记得小时候,奶奶一边倒着卤水,一边搅和着豆浆,神情尤为专著,
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也都秉气关注着。
点完卤后,便要静心的等待,只能交给时间。
经过化学反应之后的豆浆,便成了豆腐脑,这又是一种解馋的美食。
冒着热气的豆腐脑,只洒一勺白糖,便已是香甜软滑。
豆腐脑吃足,剩下的就用纱布包裹,架在木盆上,用厚木板压着。
水分去完,豆腐也就做成了。
-
舂糍粑。
糍粑,黏糯,可油煎,可水煮,亦可烤制之后蘸白糖空口吃。
糍粑制作起来并不难,但在人力为主的时候,还是比较费力的。
多数地方是将煮熟的糯米倒在石舂里,男人负责用木槌捶打,女人负责翻置。
而家乡的做法更为费劲,但似乎也更热闹更激情。
将糯米饭盛在直径约两三米的圆形簸箕内,
村里的男人们,各持一根洗干净的油亮木扁担,然后齐力“揣”着糯米饭。
米饭还有米粒时,是在捣。
米粒渐渐消失后,动作就变成了与其的博弈,互相拉扯,你来我往。
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会动这扁担,场面十分热烈。
刚揣成的糍粑,冒着热气,空口吃,口感Q韧,随即满口清甜。
-
打年糕。
多数地方,有大寒打年糕的食俗。
而用大米制成的年糕,做法与糍粑亦是相似。
年糕较之糍粑,但口感更为细腻爽滑。
做法也尤为多样,亦菜亦主食还可片成片做成小食。
-
八宝饭。
而北方甜口的八宝饭,在第一次见识时,就令人望而生畏。
各色干果,如红枣、桂圆、枸杞、莲子,葡萄干。加上红豆、薏米等豆类。
泡制后码在大海碗的碗底,最后用泡好的糯米、大米填满,上锅蒸。
蒸熟之后,倒扣在盘子上,淋上蜂蜜或者桂花糖,
便是分量十足的甜蜜小吃。
八宝饭,谁有海量能吃上一碗?
-
糯米饭。
岭南人注重时令养生,是出了名的。
大寒,缺不了的就是糯米饭。
煮熟的糯米饭,趁着热气伴入各色熟成的腊味、冬菇、虾米、豌豆等。
出锅前撒上一把香葱,
吃上满满一碗便是幸福感倍增。
-
这时节,北方大雪冰封,南方却更是湿寒。
河面结冰,因为可以滑雪溜冰,
一年中最热闹的户外运动这时后如火如荼的展开着。
有多少回忆是在冰天雪地里开始的?
大寒时节宜见白雪,正所谓大寒白雪定丰年。
你的城市今天是否下雪?
白雪虽美,却也要留心御寒,
以人参泡酒,炖鸡汤、羊肉,
皆有御寒暖身之效。
-
大寒凜凜在年关。
到了大寒,人们便开始除旧迎新,为過年奔波。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春意也在天地中萌动,隐隐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
“节其章光,爱其神明”,
爱惜自己的精气神,不过度消耗。
在饮食上也逐渐从膏粱厚味向清淡转变。
这时候,寺院的香火这时候正旺。
一年之终,遂愿已了,则还愿赐福;
有了新愿的,则在这时候,
去个香火灵验的地方,祈拜下,
也算是结了一桩心事。
-
尾牙祭。
大寒节气真的是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
在新春来临前,可以打打尾牙祭了。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
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这期间,员工等着老板发红包,
老板则也要犒劳下一年辛苦的员工,
平常的架子都放下,胡吃海喝一番,
也算是对旧的一年告个别。
-
福利
评论本文,点赞第一名的,
可获一份2025新年乙巳福袋。
-
乙巳新年福袋,隆重推出
限量33份
点击图片购买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