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吐旧,纳新。

乐活   2025-01-21 14:23   浙江  

文|设计目录

图|来自网络



2025年1月22日,北小年

2025年1月23日,南小年

扫尘祭灶,且把小年闹

 



小年,

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

小年后的喜庆佳日,

似乎能持续到元宵:

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打尘埃;

二十五,接玉皇;二十七,祭春牛;

二十八,剪窗花;二十九,迎门神;

年三十,团圆夜;年初一,新春到。

-

 


小年来到,好运环绕。

-

似乎从小年开始,

推开岁暮里时光虚掩的门,

好日子便接踵而来。

在种花家世代相传的神话里,

小年爱穿一身喜庆的红,

驾风雪翩翩而来。

-

它敲着锣鼓,喜气洋洋。

它是欢乐新年序幕曲,

是岁暮天寒的春之声,

是千家万户的热情喜悦。

-

 



小年:北方廿三南方廿四。

-

小年到来,大寒未临;

岁暮天晚,新年将至。

今人不见古时月,

金月曾经照古人。

春节节日风俗,

多承古时而来。

南北各地,

虽都有过小年的习俗,

时间却各有不同。

-

 



北方小年,

受清朝帝王家影响,

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南方小年,

则延续着古老传统,

于腊月二十四庆祝。

此外,

在西南部分地区,

也有在除夕过“小年”

正月十五过“大年”。

-

 


二十三,塘瓜粘;

灶王爷,要上天。

-

祭灶王爷,

是小年最重要的风俗了。

民间传说,在小年这天,

灶王爷都要上天,

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

以明确赏罚。

因此祭灶风俗,

又分“送灶”和“接灶”。

-

 


送灶。

-

在送灶时,

于灶王神像前桌案上,

供奉糖瓜糕点。

望灶王爷嘴甜,

上天言好事。

又为灶王升天坐骑,

准备清水、料豆和秣草。

-

 


接灶。

-

到大年三十除夕,

灶王与诸神同来人间过年。

遂又有接灶习俗。

也有在送灶后,

更换灶王神画像,

亦为接灶民俗。

-

民间风俗的传承,

不仅仅是一种文化。

其中也饱含人们,

对过去一年的感恩,

与对新一年的期盼。

 -



迎新春·扫旧尘。

-

新的一年开始,除旧布新,

每家每户都会进行的活动。

从腊月二十四一直到除夕,

都归属“迎春日”的范畴。

-

年终的大扫除,

是为干干净净迎新春。

在这段时间,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

拆洗被褥,清洗器具;

掸拂尘垢,拔除不详。

-

 


洗浴:剃头过年。

-

扫尘是为清扫家中环境,

而洗浴则是为清洁自身。

在小年这天,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以一种崭新的风貌,

精神满满地迎接新岁。

民间风俗中,

又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

与扫尘拔出不详相类,

洗浴也有辟邪除秽之意。

-

 


小年,归家。

-

飘雪在野,归人在旅。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过年回家和回家过年,

是年关将至的“必选题”。

迢迢千里路,风雪伴归途。

但有可归去的家,

一颗心便可安定。

-

那遥远的故乡,在寒冬腊月里,

似乎山水皆暖,最暖在乎人情。

归家的步履迟于心中的迫切。

它是漂泊在外的一份踏实。

是家燕归巢,是天伦叙乐。

是心有所属,是情有所依。

-

 


小年不小,团圆很圆。

-

节日的喜庆如泼墨挥毫,

散入在纷纷雪花、大街小巷里。

大大小小的红灯笼挂满檐下,

家家户户忙碌地筹备团圆饭。

或剪窗花或贴对联,

或吃饺子或吃汤圆。

南北各地,不一样的小年,

却有同样的喜庆团圆。

-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年禮《須盡歡》

仅余少量。即將售罄



点击圖片|阅读原文|进入商店

設計目錄
用設計看世界。用美來傳播觀點。做最美的微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