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学家,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为病人作出贡献,这是他最大的快乐。”
“让中医药进一步在世界各地传播,为世界人民贡献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
“我们每天努力多工作一点,就可以多救治一名患者,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
1月9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这是一个温暖的舞台,台上灯光璀璨,一个个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故事在呈现;台下掌声不断,人们眼中噙着泪花。
精于医技 诚于仁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的家中,挂着一幅油画《清贫的牡丹》,与素来富贵华丽的形象不同,这幅画中的牡丹着色淡雅并冠名清贫。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活动现场,王振义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赵维莅给大家解了密:“王老师说,做医生就要做‘清贫的牡丹’。既要有一颗进取的雄心,像牡丹一样开得热烈,更要看淡名利,不忘初心,一直怀有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同仁的友爱之心。”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牡丹剧社的师生在台上深情演绎了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精编版,将王振义求学、临床、科研等经历荟萃展现,并穿插他与妻子谢竞雄医生感人的爱情故事。观众们的情感随着剧情延展而起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家族中十分凶险的一种。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王振义开启了不懈探索之路。经过数年研究,他终于发现维生素A的氧化物——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实验中将幼稚期的白血病细胞转为成熟的细胞。
得益于这个药,话剧中一度危在旦夕的5岁小患者,病情不断缓解并最终治愈。研制出特效药后,王振义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申请药物的专利,只为让更多患者“吃得起药”。
除了临床与科研,王振义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一门四院士”已成一段佳话。赵维莅介绍,从2003年开始,王振义每周都会开展一场“开卷考试”,“我们都以不被王老师问倒为荣,大家都希望做那个坚持到最后一个问题的人”。
一曲冬不拉的旋律,把观众们的思绪带到了壮美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分院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琳是辖区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从青春年少到华发丛生,李琳始终坚守在这里,背着药箱穿梭于草场毡房治病救人。活动现场展示了一组数据:37年来,李琳累计巡诊17万公里,救治群众1.5万余次,拯救了59名危重患者生命,接生了300多名婴儿。
李琳介绍,以前牧区道路弯曲不平,交通工具只有马和马车。冬天马蹄打滑,经常摔倒,药品和器械会撒一地。李琳顾不得身上的摔伤,一件件捡起,继续赶往患者家中。多年巡诊,他用坏了3个药箱。
37年里,李琳的工作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过去简单的卫生室升级为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出巡诊从骑马到骑摩托车,再到现在开车出行;中心还设立了彩超室、X线室、检验室及多间病房;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从以前的只能靠经验判断病情,到现在可以依靠检验检查进行精确诊断。去年,还有4名大学生加入,组成了庙尔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
当被主持人问起,对现场的医学生有什么寄语时,李琳答道:“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就要做好人。”
不忘初心 薪火相传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习近平强调,促进传统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如今,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喜欢中医。活动现场,一名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加拿大籍留学生黄瑞麟,讲述了他与中医药的故事。
“我是在中药铺里长大的孩子。我的祖父是华侨,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开办了第一家中药铺,后来我爸爸继承了这家中药铺,如今已经开办近50年。2017年,我来到了中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我想请教国医大师:如何成为一名好中医?”黄瑞麟提问。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国欣慰地看着这名热爱中医的少年,回答道:“想要成为一名好中医,要牢记4个要素。一是读经典,要认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二是拜名师,要寻找一位医德高尚、学术水平优良的导师,作为自己的引路人。三是做临床,只有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更好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四是悟妙道,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模仿,要体味中医药的学科精华,认真思索,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
“现在感觉怎么样?告诉我这张图片上是什么?”“这张图片是香蕉。”这是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的一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江涛院士在术中将患者唤醒,并与其进行对话,判断患者的相关功能区是否受损。
在场观众不禁发出疑问:这是什么手术?为什么要与患者进行交流?江涛在访谈中介绍,脑胶质瘤会和大脑浸润在一起,就像树根一样盘根错节遍布在脑内,没有明显的分界,想要把它切干净很难,正常的大脑组织可能会被无意破坏,所以实时监控很关键。在术中唤醒手术患者,通过相关区域的刺激点反馈,医生可以清晰知晓手中的这把刀切到哪里,能够精准扫雷。
脑胶质瘤治疗是医学界公认的世界难题,攻克它,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之一——王忠诚院士交给其学生江涛的任务。“我的老师常说,路越难走,越需要有人进行探索。我们就要开别人开不了的刀,治别人治不了的病。”江涛表示。
经过多年努力,江涛团队创建了以中国患者数据为主的脑胶质瘤多维组学开放数据库,促进药物自主研发,制定全球首部基于分子病理的脑胶质瘤诊疗指南,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术中唤醒手术。
“在我的诊疗地图中,没有边界,只有再往前一步。”江涛表示,“医生每进一步,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迈向幸福的一大步。”
在活动现场,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年轻学生代表们也说出了他们的从医誓言:“严谨、勤奋、求精,用专业为生命护航;我们不是战士,却比战士更勇敢;白衣为甲,驱散疾病阴霾;以心为灯,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
一字一句,振奋人心。这场捍卫健康的接力正在代代相传,一棒接一棒地继续跑下去。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