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是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的总称,它们均是吡啶衍生物,具有同等效应,在人体内易于相互转化,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白色肉类(鸡肉、鱼肉、虾肉);其次为动物肝脏、蛋黄、坚果类和豆类等。在水果中,香蕉的维生素B6含量最为丰富,柠檬类水果维生素B6含量最少。
维生素B6的主要作用
维生素B6在机体物质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参与人体多种代谢。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以及所有氨基酸的代谢。主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如维生素B6缺乏会引起缺铁性粒幼细胞贫血,故维生素B6常作为预防贫血的辅助治疗药。
参与色氨酸合成烟酸并将烟酸转化为5-羟色胺的反应。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刺激白细胞生成。
参与糖原、脂质、神经鞘磷脂和类固醇的代谢,主要是促进亚油酸变成花生四烯酸,促进花生四烯酸与胆固醇结合,易于胆固醇的转运代谢和排泄;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和纤维蛋白的形成,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
参与神经鞘磷脂的代谢,常作为周围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的辅助性治疗药物。具有终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如果缺乏维生素B6,会增加人体对雌激素、雄激素和维生素D的敏感性,这将影响到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激素依赖性癌症的发展及预后。
参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不仅可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且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成为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
而维生素B6可参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并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B6血浆水平相对低的人,其心肌梗死的风险较正常人要高出4.2倍。研究同时证实,每日多补充维生素B60.5mg,冠心病的风险可降低13%。
此外,维生素B6还可参与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可参与神经介质的合成,影响脑内多巴胺代谢。
缺乏维生素B6的主要症状
维生素B6缺乏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当维生素B6摄入不足时,人体在几周内会产生眼、鼻和口部皮肤脂溢样皮肤损害,并伴有舌炎和口腔炎。维生素B6缺乏较严重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失重、恶心、呕吐、腹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清同型半胱氨基酸升高、血压升高;严重缺乏时会有关节炎、痉挛、头痛、脱发、学习障碍、记忆力减退或衰弱等表现。
如何正确服用维生素B6
用于维生素B6缺乏症治疗,成人一日10~20mg,连续3周,以后每日2~3mg,持续数周。儿童一日2.5~10mg,连续3周,以后每日2~5mg,持续数周。
用于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治疗,成人初始一日30mg,维持量每日50mg,1岁以下婴儿一日2.5~10mg,1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用于预防药物引起的维生素B6缺乏治疗,使用青霉胺的成人一日30~50mg,使用异烟肼、环丝氨酸的成人一日100~300mg,分2~3次服用。
用于治疗药物引起的维生素B6缺乏治疗,成人一日50~200mg,连续3周,以后一日25~100mg,分2~3次服用。
用于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成人一日200~600mg,连续1~2月,以后一日30~50mg,分2~3次服用,必须终身服用。
用于妊娠呕吐治疗,口服一次10~20mg,一日3次;对重度不能进食的呕吐可一次200mg、维生素C 2g、10%氯化钾注射液7.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用于回乳治疗,一次200mg,一日3次,连续3天,用麦芽煎水送服。
用于异烟肼中毒的解毒治疗,每克异烟肼同时应用维生素B61g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