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叔。
出门逛街随手买杯奶茶,口渴了来瓶冰可乐,给孩子买酸酸乳、AD钙奶是我们如今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行为,在无意识中,我们被口味甜甜的含糖饮料包围了。
甚至很多人日常已经离不开含糖饮料,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这是身体已经上瘾的表现,对于健康甚至寿命有很大的威胁。
今天听医叔来剖析一下成瘾的原因,看完记得分享点赞,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为啥会上瘾?
含糖饮料中的糖会激活大脑的多巴胺奖赏系统,多巴胺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通常在我们愉悦快乐的时候出现。当我们喝了含糖饮料,糖刺激大脑释放了多巴胺,就产生了愉悦感。
慢慢地大脑适应了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喝下同样一杯奶茶,已经不足以激活大脑释放多巴胺,发现没以前那么快乐了,为了追求更多的愉悦快感,不自觉就会喝下更多的含糖饮料,大脑对含糖饮料就有了依赖和耐受,如果不摄入含糖饮料了,还会出现戒断反应,人会变得焦虑,烦躁,无所适从。有的宝子每天都要来杯奶茶,哪天不喝就难受就是这个原因。
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喝杯甜甜的热可可,心情是不是就会好转很多,含糖饮料常常被用作缓解压力和抵抗情绪低落的手段,这让我们从心理上更依赖含糖饮料。
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含糖饮料,摄入量越来越多,对身体的危害就隐隐积蓄。
含糖饮料的危害
肥胖
肥胖是最直观的问题,含糖饮料热量高,营养密度低,咕嘟咕嘟很容易就喝下满满一杯,不知不觉中过多的热量被喝下去,身体无法消耗的糖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发胖随之而来。
2型糖尿病风险
含糖饮料中的添加糖会迅速提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长期喝含糖饮料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这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2020年全球因含糖饮料消费而引发的新发2型糖尿病高达220万人,这意味着每10个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个是因为喝含糖饮料引起的。
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个研究同时还发现,含糖饮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有很大的威胁,2020年全球因含糖饮料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病例有120万例,每30个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1个与含糖饮料有关。
脂肪肝
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在肝脏中代谢时,会转化成脂肪直接存储在肝脏中,摄入过多的果糖就变成过多的脂肪,慢慢的脂肪肝就出现了。
除了果糖,其它的高糖成分在身体中除了正常被利用掉了,多出来的糖会被身体转化成甘油三酯,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中存储脂肪的仓库,不幸的是,肝脏也是其中之一,脂肪肝风险+1。
喝无糖饮料
是不是就安全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无糖饮料推出市场,很多的代糖甜味剂逐渐被大众认知,喝这样的无糖饮料来规避含糖饮料的危害是不是就能既享受甜味的愉悦,又不给身体造成负担呢?
目前的一些研究发现,经常喝无糖饮料的人群与经常喝含糖饮料的人群,在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无糖饮料虽然不含糖,但是其中的甜味添加剂常见的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会刺激大脑,增强食欲,促使人吃下更多的高热量食物,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同样很高。
长期摄入代糖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衡,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对于身体的代谢和免疫是很不利的影响。
无糖饮料可以小小的满足一下味蕾对于甜味的渴望,长期摄入代糖对于健康并不是完全无害的,还是选择白开水这样的全能选手吧,实在不喜欢无味的饮料,加入柠檬片,薄荷叶来改善风味或许是更优的选择。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
咱们下期再见~
《 靠谱的知识 》 429 期
编辑 | 医叔
审核编辑 | 小秋
漫画|医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