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校家社生命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建设——杏花岭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

教育   2024-11-22 17:34   北京  

校家社生命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建设——杏花岭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

作者简介


刘爱萍 ,山西省杏花岭区社区教育学院院长。

生命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家一校一社区之小事,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2021-2025)》、《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和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构建以学校为圆心、区域为主体、资源为纽带的“教联体”,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促进家校社的有效协同,确保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可见,协同育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杏花岭区素有崇文重教的光荣传统,是山西省的教育大区、强区,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为杏花岭开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积极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服务体系,促进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一、循序渐进,完善实验体系

1、触角前延,探索协同育人之路

2016年,杏花岭区社区教育以“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区建设。在区终身教育委员会统筹下,先后出台《杏花岭区关于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杏花岭区关于确定首批家校协同教育实验校与社区指导服务站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通过教育、妇联、科协等部门联合,助推政府主导、学校引领、社区协同、家长成熟、孩子健康的人文生态建设。

2、顺应时代,完善协同育人体系

2024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论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在区委、区政府统筹支持下,出台《杏花岭区推进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实验体系,切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再上台阶。

二、由点及面,探索相关经验

1、确定实验基地,构建协同育人网络

为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良性发展,区社区教育学院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强化“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指导,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区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彼此依托的协同教育工作网络,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内涵建设,确定天地坛社区、桃北东社区等10个社区(村)为首批校家社协同教育“指导服务站”和五一路小学、新建路小学等10所学校为首批校家社协同教育“实验基地校”,组织开展“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手拉手结对子启动仪式,定期交流,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双向奔赴。

2、明确推进思路,孵化协同育人队伍

区教育局遵循科普、科教、科研三结合推进思路,突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目标的责任担当,以专业队伍为依托,以学校、社区为实践基地,通过专家指导、团队共研、搭建平台,组建“校家社”共育工作组、心理健康工作组、家庭教育讲师团和班主任名师工作组等多个团队,共培育2000余名骨干教师,成为推进我区“校家社”共育的常态机构及中心枢纽。在队伍孵化过程中,最大的创新点是对辖区内有热情的教师、志愿者、离退休专业人员、高水平的业余爱好者等进行专业师资培训,不知不觉中累计培育了80多位有觉悟、有能力、有口碑、有形象的“家长种子”,投身到家门口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行列中。


3、利用社会资源,汇聚协同育人力量

我区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繁多,如企业、学校、医院、公园、超市、书店、少年宫、文化机构、社会团体等,这是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基础保障,这些文化氛围能让家长、孩子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学校联合社会团体,利用寒暑假、中华传统节假日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道德实践类活动,把教育的力量集合起来,把家庭教育、课堂教育延伸到社区教育,让孩子们在社会大课堂中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汇聚更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体现协同育人的价值。

三、由浅及深,引领创新提升

1、谋划课程体系,重塑协同育人教育理念
区教育局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主线,全局谋划课程架构,通过开设“专家、名师会客厅”专业课、“家长教育知识”普及课、“家长智慧心育”专题课,组织家长参加家长沙龙、经验交流、现场咨询、一对一辅导、情景剧表演、拓展训练、微课堂学习等,不断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从而感受名师的教学魅力和教育智慧,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改善家庭的教育环境,培育优良的家庭文化,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和心理规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提炼典型案例,带动协同育人成果转化
区社区教育学院通过常态化的家校沟通与情绪管理,探索“基础教育学校、家长教育学校、市民公约夜校”三校合一的协同教育模式,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家长说、孩子说、老师说、专家说的“四说”方式,运用全景思维模式展示家庭成长过程,帮助家庭学习科学家教知识、夫妻相处之道、情绪管理方法,全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进行积累、收集,分组分类,集结成册,提炼成典型案例,再从案例中产生研究成果,并带动成果转化,不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内涵发展。
3、强化量质并重,撷取协同育人丰硕成果
高水平的队伍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基础,高品质的活动是决定协同育人的质量,他们都是影响“校家社”协同育人质量的重要因素。
新建路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将“爱与未来”的办学理念融入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满足学生、家长、教师的多元需求;杏花岭小学教育集团运用“班级公约”和“家庭公约”两个桥头堡,推动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的校家社协同教育发展;杏花岭区第一中学设立每日心理微课,班班开展正念练习,缓解焦虑、集中注意提高学生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被选定为国家第一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科研实验学校;巨轮街道培育的《多员参与,共同助力家庭教育发展》被评为国家级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家庭教育主题特色课程;社区教育学院组织1个街道、2个社区、4所学校、1个家庭四个层面共8个单位荣获山西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校家社协同育人”优秀案例(感谢省关工委提供的展示平台);社区教育学院组织申报的《家庭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实践研究》,2023年9月荣获太原市重点课题一等奖;2023年4月,社区教育学院被授予全国首批“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基地”;2023年11月,杏花岭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

四、保障有力,形成长效机制

1、党政统筹,多元参与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生命教育的主旋律,在区委、区政府统筹支持下,成立杏花岭区推进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建立工作小组机制,通过加强政法委、文明办、卫健、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打破沟通壁垒,解决“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及难题,构建“多元责任主体协同作战”的教育新模式,不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

2、教育牵头,组织落实

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区教育局建立了一套持久有效的工作体系,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全系统研究商讨“校家社”协同育人实施途径方法,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各相关科室合作、各校领导支持、各班主任配合、全体学生和家长受益的多元共赢合作模式,让“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有效落地落实。

3、全面覆盖,持续推进

杏花岭区积极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已经全面覆盖到12个镇街、146个社区(村)、108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课程培训、课题研究、数据分析、案例总结、示范推广,确保“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健康有序、科学规范、持续推进。

总之,“校家社”协同育人关系国计民生,深刻理解其时代含义,准确把脉其现状与问题,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对“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政策导向作用,形成“校家社”三方联动机制,从模式、理论、实践方式上实现飞跃性突破,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空间资源的最大力量,求得协同教育的最大公约数,凝心聚力全面铺开是“校家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供稿丨山西省杏花岭区社区教育学院


精彩栏目推荐

← 左右滑动点击查看更多栏目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


社区教育大讲堂
致力于全国社区教育领域新闻资讯传播,学术论文交流,领导、专家讲座等综合性传播的新时代新媒体。全程服务于中国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工作各个不同群体的受众人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