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康雄武/中科大熊宇杰/上海光源梅丙宝最新Nano letters精彩赏析

文摘   2024-09-13 09:3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每天有干货

产品官网:http://www.echemstore.cn/

第一作者:苗康华、温经波

通讯作者:康雄武,熊宇杰,梅丙宝

通讯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Do

i: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4c03182


1. 全文速览

在铜单原子催化剂的第二壳层引入磷原子,可以有效的调控其电子结构,进而通过Eley - Rideal机制实现C-C耦合。这种策略在ECOR过程中实现了醋酸酯的生成,在-1.6 V vs. RHE时,选择性为63.9%,分电流密度高达286.0 mA/cm2
2. 背景介绍
通过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作为驱动力,实现电化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制备高附加值的多碳产物,可以有效的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其100%的原子利用率以及特异的催化剂活性,在电化学二氧化碳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然而在电化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中,生成多碳(C2+)产物的C-C的耦合主要依赖于Langmuir−Hinshelwood (L-H)机制(即通过临近的活性位点吸附*CO,随后两个吸附态的*CO实现耦合,进而生成C2+产物),而单原子位点受限于孤立的活性位点,因此无法通过该机制进行耦合。

基于以上问题,华南理工大的康雄武教授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熊宇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梅丙宝工程师,通过磷化氢气体热处理Cu纳米粒子,将Cu纳米粒子分散为Cu单原子,构建了第二壳层磷配位的Cu单原子催化剂SA Cu-PNC(Cu-N4-P4/C4),并成功的通过Eley−Rideal (E-R)(即活性位点吸附一个*CO,随后在反应体系中捕获一个气态的CO分子),实现*CO-CO耦合,最终实现在在−1.6 V vs RHE的电位下,电化学一氧化碳反应(ECOR)中C2+产物的选择性为81.5%,其中乙酸的选择性达到63.9%和286 mA/cm2的分电流密度。

3. 本文亮点

  1. 采用磷化氢气体热处理Cu纳米粒子,利用PH3与Cu原子间的强路易斯酸碱效应,将Cu纳米粒子分散为Cu单原子, P原子同时进入Cu单原子的第二壳层,并采用同步辐射模拟和DFT计算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其Cu-N4-P4/C4的配位结构。

  2. 原位同步辐射测试的结果表明,SA Cu-PNC催化剂第二壳层磷原子的引入(Cu-N4-P4/C4),成功的提升了Cu单原子的稳定性,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Cu始终以单原子的形成存在;而SA Cu-NC (Cu-N4-C8)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化学反应中,会迅速团聚为Cu团簇。

  3. DFT计算的结果表明,SA Cu-PNC催化剂C-C耦合遵循E-R机制,并且CO-CO的耦合的能垒很低(ΔG=0.01 eV),这表明*CO与气体CO分子的耦合速率极快;此外反应动力学测试表明,反应物CO的分压与乙酸的分电流密度线性相关(k=0.91≈1),这与反应动力学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证明SA Cu-PNC在C-C耦合中遵循E-R机制。

4. 图文解析

1. Cu单原子的形貌和电子结构

要点:本文首先合成了负载在含氮的碳基底上的Cu纳米粒子,随后在PH3(或NH3)气体氛围中合成SA Cu-PNC (Cu-N4-P4/C4)和SA Cu-NC (Cu-N4-C8)单原子催化剂,球差电镜的结果表明,两者均以单原子的形式存在。XPS和XAS的结果表明,SA Cu-PNC和SA Cu-NC的价态表现为氧化态(0~+2价),并且前者价态略低,这进一步表明,P原子作为供电子体,提高了Cu的电子云密度。同步辐射拓展边拟合的结果表明,两种单原子催化剂的第一壳层均为4个氮原子,随后通过DFT计算发现,当P位于Cu单原子的第二壳层时其结构最稳定,最后通过同步辐射近边计算进一步证明了,当Cu单原子催化剂的第二壳层存在4个磷原子和4个碳原子时(Cu-N4-P4/C4),计算谱图与实验谱图吻合度最佳。

2.Cu单原子催化剂的ECOR的性能

要点:ECO2R反应的结果表明, 在5 M的KOH中,SA Cu-PNC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1.6 V vs. RHE时,其FEC2=81.5%,其中FEAcetate=63.9%,分电流密度达到286 mA/cm2。而SA Cu-NC催化剂由于对无法通过E-R机制实现C-C耦合,因此其产物主要以氢气为主(FEH2在80%以上)。

3.Cu单原子催化剂电化学原位同步辐射表征SA Cu-PNC (A,B)SA Cu-NC(C,D)

要点:原位同步辐射的结果表明,SA Cu-PNC中第二壳层磷原子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Cu单原子催化剂的稳定性,使得其在ECOR反应中,始终以Cu单原子的形式存在,并且拓展边拟合的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Cu的配位数由3.7提升至5.4,这表明反应中间体在Cu位点上的吸附。而SA Cu-NC催化剂,在ECOR反应中,Cu单原子位点迅速被破坏,形成不可逆的Cu团簇。

4. Cu单原子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分析

要点: DFT计算的结果表明,SA Cu-PNC催化剂中C-C耦合遵循E-R机制,即吸附态的*CO直接在反应体系中捕获气体的CO分子,耦合形成*CO-CO,并且该耦合过程的能垒极低(ΔG=0.01 eV),表明该过程反应极快,原位红外中没有发现吸附态*CO的峰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反应动力学测试的结果表明,乙酸的分电流密度与反应物CO的分压线性相关(k=0.91≈1)。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表1)计算表明,当C-C耦合遵循E-R机制时,C-C耦合的效率(即乙酸的分电流密度)与CO分压成1次方关系,这与实验测试的结果是一致的。

1.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不同耦合机制的反应决速步的反应速率

5.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通过磷化氢气体处理的方法成功的将Cu纳米粒子分散为Cu单原子,并且P成功的进入了Cu单原子催化剂的第二壳层,同步辐射和DFT计算的结果表明SA Cu-PNC催化剂具有Cu-N4-P4/C4的配位结构。

2. SA Cu-PNC成功的通过E-R机制实现了*CO-CO耦合,在ECOR反应中实现了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在−1.6 V vs RHE的电位下, C2+产物的选择性为81.5%,其中乙酸的选择性达到63.9%和286 mA/cm2的分电流密度。

3.原位同步辐射的结果表明,磷原子的引入成功的提高了SA Cu-PNC催化剂结构的稳定性,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Cu始终以单原子的形式存在。

4.DFT计算和反应动力学测试进一步证明了,SA Cu-PNC催化剂在ECOR反应中遵循E-R反应机制。

这种第二壳层杂原子长程调控的策略,为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E-R耦合机制的引入成功的为单原子催化剂生成多碳产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6. 课题组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康雄武课题组

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kang_xiongwu

通讯作者康雄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2012),于2012-2015年间在佐治亚理工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金属纳米/高熵合金/单原子催化剂基于理论指导的设计与结构可控合成、催化剂表界面功能化调控、催化剂在电化学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水析氢/氧等方面的性能表征及利用原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研究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机制,以及等离子效应增强电化学催化活性的机理研究。已经在JACS、Angew. Chem. In. Ed.、Joule、AM、Nano Letters、AFM、ACS Catal.、Applied Catal. B: Environ.、Adv. Sci、J. Mater. Chem. A、J. Catal.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迄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南方电网公司电解水制氢等研究课题。

团队招聘:因课题组发展需要,诚聘博士后若干名;同时欢迎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攻读本组研究生。

联系方式Email: esxkang@scut.edu.c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课题组

课题组主页:

https://faculty.ustc.edu.cn/xiongyujie/zh_CN/index.htm

通讯作者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获化学物理学士学位,2004年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谢毅院士。2004至2011年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工作。2011年辞去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的首席研究员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建立独立研究团队。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8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当选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FAAET(F))、新加坡国家化学会会士(FSNIC),2024年当选欧洲科学院(EurASc)外籍院士。现任ACS Materials Letters副主编。长期从事光电催化研究,通过发展“精准合成-多域表征-数据驱动”交叉研究范式,推动生态系统重构应用。已发表19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其中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和Adv. Mater.共5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引用34000余次,H指数95)。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4-2016和2018年四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5年获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2019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Soc Rev开拓研究者讲座奖,2021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联系方式Email: yjxiong@ustc.edu.cn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梅丙宝工程师

通讯作者梅丙宝:研究方向为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方法。建设、调试了国内首套 7元球面弯晶 Johann 型谱仪;设计并研制了国内首套 1元和 5元柱面弯晶 von Hamos 的波长色散型高分辨 X 射线发射谱装置,建立、发展了一套完整的谱仪搭建、谱仪调试、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技术路线。在方法学发展方面,突破性的发展了原位高分辨谱学方法、差谱分析分析方法和谱学计算相结合的谱学分析方法。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Angew、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ysis、J. Energy Chem.等期刊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20余篇,他引3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等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

联系方式Email: meibb@ sari.ac.cn

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内容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后台私信。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涉及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电化学领域实验设备及耗材

扫码添加联系人微信

business@echemstore.cn

产品官网:http://www.echemstore.cn

感谢你读完这篇文章,如果对你有帮助

不要忘记点击“转发+点赞+在看”哦!

eChemStore
感谢关注! echemstore作为电解水,电还原二氧化碳,锂电,钠电,金属空气电池,液流电池材料和设备的专业服务者,实时报道领域内科学最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