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生陈赓参加南昌起义时,在贺龙的队伍上担任第6团一营营长,按如今的衔级标准,至少是一名少校军官;
而北伐军第24师教导队出身的粟裕,刚刚是叶挺部队的一名班长,至多是一名上士,有着明显的军中“阶级差别”。
注意一个是校官一个是老兵!毕竟军事养成教育的层次不同。
两位大将
各地红军大发展的1931年,陈赓“空降”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等职;
而粟裕从井冈山起步,历任红一方面军的营长、团长、师长等职,成为青年将领中的新星,单论“师长”职务的话,已经追平了黄埔名将陈赓。
还是有细微区别的,陈赓率领的红12师,可是四方面军的头等主力师,拥兵3000余人;
而粟裕的一方面军红64师,是由损失惨重的红22军(赣南游击队升格)缩编而来,实际兵力仅800余人,两位师长的份量并不一样。
长征开始前,两位未来的开国大将,在军旅生涯中都遭受了重大挫折。
先是陈赓在战斗中负伤,转赴上海治疗后留在了特科,再后来不幸被捕,虽逃出虎口到达苏区,却因为必须的“审查期”,只能担任步校校长以及干部团团长(非步兵团),职级等于原地踏步。
粟裕本来已跻身“军团首长”级别,不料红十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期间,遭遇重大失败,军团参谋长粟裕仅率400余人突围成功。
此时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路,粟裕只好率小部队坚持打游击,到奉命下山参加新四军整编时,手下只有几百人枪!
而到达陕北的陈赓,恢复职级担任红1师师长职务,这又是一个头等主力师。
所以说粟裕未能跟随党中央长征,虽然在实战中得到了锤炼,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大大提高,却也严重影响了职务晋升!
二位大将
抗战初期陈赓职级高于粟裕
当年土城战役时,率干部团如神兵天降的陈赓,曾被毛主席亲口表扬:“这个陈赓,可以当军长”!
事实也如此,陈赓担任红1师师长不久,本来是准备提拔为红31军军长的,从而带领这支四方面军部队走出阴霾。
然而正式命令还没有发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工作,便进入实操阶段,红军将领们当时普遍降二级任用。
这就解释了,陈赓因何能够直接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旅长,该旅以红31军为主体编成,拥兵7000余众,妥妥的满编步兵旅。
而粟裕在新四军的首个职务,仅是第2支队(旅级)的副司令员,该支队成立时仅1200余人,还不及386旅一个团的兵力多,且粟裕还是副职。
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陈赓的军职和军权之重,明显是超过粟裕的,也深得中央领导的信任。
陈赓
实际上,386旅在抗战前期的战绩,也要远远大于新四军第2支队,长生口、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名扬华北战场。
仅神头岭伏击战就消灭了1500多名日军,这种规模的对日作战,新四军各支队显然是打不出来的,兵力火力都有相当差距。
陈赓的386旅,由此成为华北抗日战场的王牌部队,被美军观察员誉为“中国最好的旅”。
日本人也一度气急败坏,在装甲车上刷标语:专打386旅。至1941年初,陈赓已经出任二级军区(太岳)司令员。
而386旅主力干脆被改编为八路军总部直辖的“机动兵团”,堪称威名赫赫,同一时期粟裕升任第2支队“代司令员”。
1939年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歼灭日伪军400余人,总体来看,所部战斗力还是略逊于386旅。
在1940年的黄桥决战中,尽管粟裕取得了歼敌11000人的重大战果,然众所周知,打得是韩德勤的顽军,要说意外的收获,就是粟裕将军的大兵团指挥能力,初露锋芒!
粟裕
陈赓突然奉调返回延安学习
1941年那场事变以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原江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晋升新四军代理军长,副指挥粟裕则执掌了江北主力,出任第1师师长兼政委,同时还兼任二级军区(苏中)司令员。
也就是说,在抗战的深水区,陈赓和粟裕这两位名将,职级基本拉平了,一南一北奋战在抗日战场上。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华北敌后战场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比华中战场要险恶得多。
为保护和培训高级干部,延安决定调一批同志回陕北,其中就包括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
离开指挥岗位的时间是1943年11月,这次赴延安学习,某种意义上,拖慢了陈赓军职晋升的脚步。
当时的太岳纵队已下辖386旅、212旅、决死一纵队,另附决死二纵和三纵各一部,再加上太岳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陈赓麾下的部队实力,完全超过新四军第1师。
逐鹿中原时期
粟裕没去延安,而是一直奋战在前线,并在抗日大反攻的1944年和1945年,取得辉煌战果。
1944年春季攻势,粟裕所部解放国土3000余平方公里,攻克村镇150多处,夏秋作战中,也多次大破日伪军,仅南坎战役即拔除日伪据点70多处。
1945年初,粟裕率部挺进江南,出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奉命统一指挥苏南、浙东和浙西的部队。
在天目山反顽战役中,再次表现出优秀的大兵团指挥能力,揍得顾祝同大败而逃;
8月以后,又挥师消灭了拒绝投降的日伪2万余人,10月出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换言之,陈赓离队赴延安学习期间,粟裕却在长江两岸大杀四方,用实打实的战绩,不仅奠定了在新四军的绝对军事地位,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尽管其本人缺席了“七大”,仍与陈赓一起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因为在34名中候委中,粟裕排名第13位,虽在黄克诚和谭政之后,却在陈赓(第29位)和罗瑞卿之前!
南昌起义时的粟裕班长,此时的军队职务和党内排名,已经同时反超了陈赓营长!
粟裕、陈赓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一骑绝尘
1945年8月底,陈赓随刘邓首长乘机返回太行,仍任纵队司令员职务,此时的太岳纵队,由于调出相当数量的部队挺进他区,实有兵力仅为六个团1万余人。
比如在9月间打响的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三个纵队的全部兵力,也不过3.1万人。
而此时的华中野战军,已经下辖四个纵队4万余人,粟裕麾下有四个纵队司令呢!
因此抗战胜利以后,粟裕的党内排名、军队职务和统兵数量,开始全面领先陈赓半个身位,这与陈赓缺席抗日战争的最后两年,有着直接的关系。
类似情况的还有名将韩先楚,从延安初到东北只能担任纵队副司令。
至1947年初,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即便粟裕资历略浅,出任野战军副司令员亦属情理之中,从此成为了华野作战指挥的核心人物。
而陈赓彼时,继续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在四大野战军的雏形阶段,两人的起点,其实不再是“并驾齐驱”了。
粟裕
陈赓毕竟是毛主席、周副主席的爱将,本来是有一个机会,在军职层面追上粟裕的,那便是1947年8月起的“三军逐鹿中原”。
陈赓率领8万人马组成的“陈谢兵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属于受军委直接指挥的“准战略集团”。
而粟裕也率华野西兵团杀入豫东,两个兵团级建制统归“刘邓”指挥,期间陈、粟亦曾聚首:
1948年来临时,陈赓亲自驱车去给粟裕拜年,粟裕作为“野战军首长”当然是陈赓的上级,所以是陈主动给粟拜年。
不过军委在这年春天,已有组建“豫鄂陕野战军”(中原西战场)和“东南野战军”(南渡长江)的腹案。
拟定陈赓为豫鄂陕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如果方案得以实施,陈赓或将追平这半个身位!
非常时刻,粟裕斗胆直陈军委,提出了暂不过江在中原大量歼敌的建议,最终赢得了主席的批准和信任。
至于组建两个小型野战军的计划也告取消,陈赓兵团则归还建制,重新纳入刘邓“中原野战军”的作战序列。
整个中野都要配合华野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发起著名的豫东战役,扭转战争形势的一次战役!
陈粟首长
延伸阅读:
倘若陈赓出任豫鄂陕野战军司令员,即使后面该部并入第二野战军,依粟裕的成例,陈赓大概率也会直接出任二野副司令员,不料战争形势的变化,让陈赓憾失这次机会!
而豫东战役的胜利,让粟裕更受器重,到济南战前已被授权指挥华野全军,两位名将的职务差距彻底拉开了。
哪有百战百胜的将军?陈赓和粟裕都打过许多的胜仗,也都有作战失利的记录。
因此陈赓在职务上的落后,主要原因是缺席战场那关键的两年时间。
至于次要原因,是粟裕在中原战场愈打愈奇,更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战功之显赫无人能及了。
陈赓
渡江战前,粟裕以总前委委员、三野代理前委书记、代司令员的身份,统领华野58万大军;
而陈赓是以二野前委委员、第四兵团司令员的身份,指挥10万人马,两人“权重”一目了然。
军委也在尽量补偿陈赓,广州战役曾授权其统一指挥第四、第十五兵团,是按野战军副职使用的,麾下22万大军呢!
至1950年3月,陈赓终于晋升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首次成为大军区副职。
1954年两位名将同在总部任职,粟裕是总参谋长而陈赓是副总参谋长,那么在一年以后,在开国大将群体中的排名顺序,已经不言而喻了。
陈赓将军
黄克诚战功不突出,大将排名何以在陈赓之前?三个职务是关键节点
陈赓任兵团司令兼政委的时间,为何仅仅一年?新搭档肩负特殊使命
1949年陈毅重返三野,前委书记为何仍是粟裕?深度解读陈粟职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