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写给“红姑娘”的情书

文摘   2024-12-25 20:28   重庆  

亲爱的红姑娘,还记得我们在登瀛大道36号的初次相见,那是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一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不仅教学生学到一个专业、学到一种技能,更是始终将生命教育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10月20日,校区红十字会成立,在学校介绍下,我有幸与你结识。从那一刻,我便陷入了一场无声的暗恋。你曾说过:“生命无价,急救有情。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意外,但我们可以掌握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及时的援助!”这段话如种子般深深扎根我心。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生命教育与应急救护工作。教育部办公厅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多次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并将急救教育纳入课程和学分体系。我校对这一号召积极响应,与綦江区红十字会紧密联动,共同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活动。并且已在学校游泳馆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安装两台AED设备,更好地保障了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也为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点击展开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此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下发《关于加强红十字生命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化红十字生命教育,弘扬红十字精神,助力社会精神文明与健康中国建设。受此鼓舞,一年多来,我默默地致力于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生命教育、红十字精神和应急救护知识。自2023年10月第一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开办至今,我在綦江校区已成功开办八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为学校和社会培养了救护员340名。今天,是我们相识的第431天,第九期培训也圆满结束,又有30名参训学员加入了我们的生命守护队伍。每一期培训课程,我都精心筹备,涵盖红十字运动概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和气道异物梗阻等丰富内容,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了解和践行着“人道、博爱和奉献”的精神。

(点击展开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亲爱的红姑娘,为了让红十字急救知识与技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2024年初,我怀揣着满腔热忱推出全新“应急救护教学模式”,将心肺复苏教学作为特色教学内容纳入拓展训练课程培训项目,成为必修课程之一。课程中,我以小队为单位设置专门应急救护相关项目,让学生们在两小时的授课和一小时的实践指导中,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包扎等急救方法。通过一年的课程实践,逐步实现着应急救护从个别知晓到全员普及的跨越,进一步拓宽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亲爱的红姑娘,我自认为我与你的缘分不浅。我的14名教练中,5名教练为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其余教练均为红十字救护员及美国心脏协会AHA救护员。这也是一支由具有应急救护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着教学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早在相识前就常听他们讲述你在生命教育和应急救护中的故事,那些场景令我魂牵梦萦。

在今天这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向你表白:亲爱的红姑娘,因为有你,生命的守护更加坚定。我愿与你在生命教育和应急救护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为更多的生命带来希望和温暖。接下来,我将进一步总结优化课程内容,发放学生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校急救教学的应用型成果与特色化建设的水平。坚持致力于提升每一名学生的急救能力,力求100%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及技能,极致化发挥校园急救教育价值。

未来,我也将持续以“理论+实践”“课内+课外”“普及+专项”“教师+培训师”和“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等相互结合的方式,推动我校急救教育的发展。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与成长平台,实现“致力于让每一名学子都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和“最安全的校园环境”的急救教育目标。我也将始终坚定不移地投身于生命教育,为生命守护贡献我的全部力量。


来源 | 竞技体育中心
编辑 | 王玲
初审 | 姜海燕 代玉洁
 | 
 |  

移通晓完满
做完满教育的发声筒,传播完满新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