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社团” | 李飞雪:开一桌好“台球”

文摘   2025-01-20 17:30   重庆  

李飞雪,共青团员,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班学生,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专业综测第一,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9班年级长。入学以来参加各类活动,志愿时长达267.18小时,悠学派四项均已修满,总分达639分。大一一年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干事、军训优秀学员、优秀共青团员、青马优秀学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擦巧粉:上大学前的憧憬

高考后的暑假,李飞雪心态历经紧张、迷茫、无措到彷徨期待,她未去旅游,选择学车和学板绘,只因未提前规划。不过,她趁空闲了解学校,加入学院 QQ 群,凭信息处理能力帮辅导员答疑,为竞选年级长和学生会干事打下基础,入学前回答近 300 人问题,与外地人交流时,带着助人想法和地域荣誉感,普通话与逻辑能力得以提升,而她认为只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


开球:闯入大学的校园

在李飞雪的大学生活里,她像一颗不停碰撞的“白球”,在大学的台桌上不断移动,碰撞着每一颗“机会”台球。她始终坚信,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舞台。

李飞雪认为,大学是临近社会且试错成本低之地。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过渡,它提供安全环境,助学生试事、寻趣、培技,为职涯奠基。故而她急切想在校磨砺自身,积极参与活动竞赛,不错过任何提升机会。

从2023年到2024年,李飞雪的身影出现在了各种比赛和活动中。她当过志愿者、学生会干事、年级长等角色,在每一个角色中,她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我特别想让自己多多尝试,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与活动。”李飞雪说。她并未将自己局限于年级,她加入学生会,进入社团,在权益维护、活动策划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她深刻体会到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合作才能将力量最大化。


组合球:合作共创佳绩

李飞雪大一学年在年级与辅导员、班干部合作,举办的年级会获“大满贯”,大家各司其职,成功拿下“优秀年级会”荣誉。在学生会,她和干事们频繁开展工作,如处理权益反馈、检查食堂、举办女生学堂活动等,这些靠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每次成功都让她深感荣幸。

在社团,共建宣传平台。“我以前以为,宣传,一个人就可以,就写写稿件,做做海报,拍拍视频罢了。”李飞雪从初进社团开始,到渐渐接手社团文稿,她渐渐明白了不是那样的。“就单说文稿,撰稿、配图、审核、排版、发布,先不说如此多不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就日常一周一篇的量,都让人高呼‘团结就是力量。”


跳球:失败都是为了成就最后的自己

大一的李飞雪抱着“试试无妨”的想法,报名参加所有能参加的比赛、悠学派活动及志愿活动,从学生会、年级长竞选到各类赛事活动,不放过任何锻炼机会。这些经历让她懂得面对失败和人外有人,“参加过很多活动,虽有失败,但也有幸见识了厉害的人”。

在连续遭遇挫折与失败之初,她感到无比的挫败与失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失败经验的积累,她逐渐见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慕强。每一次的跌倒与爬起,都在无形中锻造了她的意志,使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她开始明白,那些沉重的打击和优秀的对手,悄然间磨砺了她的品格,激励她前进,让她在逆境中成长,愈发坚强自信。如今,她已经从容面对失败,将其视之为成功垫脚石。


定位球:生活中的放松

李飞雪在奋进路上不忘学生本职,在紧绷的生活中,她学会了调适。她深知生活不仅仅是一场场的竞赛,更是一次全面的体验。“弓需张驰,人亦如此,平衡才能状态最佳。”她明白生活应像弓箭手那样平衡工作与娱乐,唯有如此,才能在学业与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保持最佳状态。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李飞雪在学业与比赛的重压下,总能抽空放松自己。她会在图书馆静读好书,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也会在周末与朋友们一起聚餐,借美食悦己。

李飞雪的生活哲学是:效率与享受并重。她相信,适当的娱乐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考试复习周李飞雪感到压力大,但她并没有陷入无休止的复习中。相反,她选择了一个下午,她放下书本去爬古剑山,身心因海拔攀升和风景而放松。当她重返学习时,她发现自己的思维更清晰,创造力更活跃。


上旋:继续向前

在不懈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李飞雪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并对职业生涯中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松懈。她告诉自己,即使前路崎岖也要坚持,期望通过努力,让家人享受生活美好。

在她的心中,工作是热爱与贡献。她希望能够用她的行动,去践行理想,去实现价值,即使充满挑战的道路,也准备好用她的热情和决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来源 | 李飞雪
编辑 | 王玲 舒诗雅
审 | 姜海燕 代玉洁
复审 | 卢彬
终审 | 梁哲 彭昇

移通晓完满
做完满教育的发声筒,传播完满新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