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建设
重庆移通学院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书院建立特设学生党支部,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依托学生书院空间优势,实现党组织资源的再组合、再优化,进一步凝聚党员、团结群众,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党建工作在不同空间的柔性转化、立体支撑和延展下沉,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学生社区“一站式”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各书院建设党团活动室、党史馆、红岩文化场所等,强化学生政治思想及爱国爱党情。各书院以党建精神为精神谱系,引领书院围绕党建精神展开建设与学习。
本年度,书院专注“一院一品”育人体系优化工作。牵头各书院从“全面总结工作,凝练书院特色,彰显育人价值,系统性规划”出发,对标“五育并举”工作要求,形成“一张图”书院工作体系,进一步推进书院建设。依托双院协同育人优势,加强资源链接,多方共建,不断实现工作创新。书院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增加国际合作,利用游学项目等,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开放和创新思维。书院通过“五育并举”体系,利用书院育人场景构建智能化、宜人化、多样化对话情景。
在空间建设方面,合川校区北山、花果、汇江等六所书院共计5360㎡的空间已完成改建,綦江校区丁山、南江书院共计4673.51㎡的空间也已投入使用。这些空间内配备了工坊、健身房等设施,全方位满足师生需求。本年度,双校区空间借用次数达到49109次,使用人次高达884135人次。书院以此为基础,打造多元阵地,形成社区圈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他们的完满人生做好准备。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工作要求,书院作为我校创新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书院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文化浸润,形成多元融合新机制,构建独具移通特色的书院实践育人路径,推动服务式管理、生活式学习、社区式教育,形成“知识与情感生活的共生体”和“师生教学相长的共融圈”。12月10—13日,全国高校思政网与华南理工联办的研修班上,重庆移通学院骨干教师与78所高校200余名教师共研“高校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学校作为唯一民办高校被频频举例,其书院制建设获高度评价与肯定。重庆移通学院书院在重庆市教委一站式社区评选中获得A等。双校区本年度累计接待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团市委、四川省教育厅 、清华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校外来访嘉宾194次,共计1622人次,通过实地参观走访、活动互动交流、项目实践体验等流程,在交流中彼此学习和探讨,赢得来宾的好评与肯定。
2024年7月6日至7日,高校书院联盟成立十周年之际,“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我校常务副校长周伟带领十位教师代表参会。论坛围绕“教育数字化赋能现代书院制育人”主题展开,吸引了30余所高校书院的300余名师生和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论坛期间,高校书院联盟秘书处牵头开展了2024年高校书院联盟纳新工作,我校远景书院经前期申报、资格审核、入盟答辩等流程,作为重庆唯一一所高校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暨南大学四海书院等全国14所高校、20所书院共同加入高校书院联盟成员单位,联盟力量进一步壮大。双校区共有四篇论文被本届论坛组委会收录并受邀在分论坛作报告。
重庆移通书院部牵头完成四批次共908名全生异科导师聘任工作,本年度累计开展活动实践、沙龙研讨、谈心谈话等各类活动16800余次,覆盖师生10万余人次。2024年10月18日,三校四区全生异科导师专题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全生异科导师制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目标,还让异科导师深刻明确了导师在学生生活和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导师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全面推进我校“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稳步开展书籍派发、材料收集、宣传推广等工作,根据新学期新生的人数和分配,着力优化和推进新生书籍分配和分发工作,确保全校师生书籍正常流转,全力做好大咖阅读综合办公室的服务工作,本年度开展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活动2082场,覆盖师生62656人次。
由重庆移通学院主办,重庆市健美会指导、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竞技体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綦河书院作为主要筹办单位。自赛事发布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63所高校313名选手的积极响应,在历经初赛视频选拔、网络人气投票后,62名决赛运动员进入决赛。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国际级、国家级裁判李启圣、罗斌和高园园等担任仲裁与评审。大赛采用中英双语口令,体现移通学院的包容与国际视野。本次比赛受到重庆新闻日报网、重庆校园、重庆微闻网、中华网等多个媒体平台报道,同时在抖音、微信视频号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有效增强赛事热度,提升重庆移通学院影响力。我校作为“中国民办大学第一”“中国素质教育排头兵”,创新探索“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书院作为“完满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这条道路上,会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自我。
本年度,书院部全力助推书院项目工坊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建设齐头并进,多元提质焕新工坊活力,聚焦学子发展需求深挖项目资源,为学子的成长拓圈,聘任项目类工坊指导老师80组,活动类指导老师86组。在工坊入驻数量上,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约2倍,合川校区各书院共计入驻97个项目工坊,綦江校区各书院共计入驻63个项目工坊,2024年双校区共计开展2000余次项目工坊活动,覆盖师生24000余人次,获得国赛奖项130项、省部级奖项225项,专业证书30余项,进一步推进联动融合纵深发展;在工坊育人成效上,汲取以往孵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工坊研究类别,涵盖红色思政、科幻艺术、就业创业、心理健康、电影美学等多方面,让学生的优点和才能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挥和施展。书院项目工坊以领导力为核心引领,通过书院平台对资源环境的整合配置,结合书院育人课程管理体系,围绕活动策划、知识传播、实践锻炼、共同提升等环节有序推进各项特色化育人项目,着力塑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标识与深远影响,全力打造助力学子实现全方位成长的优质平台。
本年度,双校区书院部在重点特色活动方面下功夫,强调各书院在做好常态化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在特色重点活动上要求高品质、有特色、参与高。双校区以美育、劳动教育等为基础,举办美学开放日、荷塘文化节、首届重庆(綦江)米粉文化节、“第二届电竞文化节、2024古剑山·大学生健身健美邀请赛、第二届校园火锅文化节、天梯挑战赛、“油”为有趣第二届油菜花节等20余个特色书院品牌活动,累计开展活动2100余场,参与人数超9万。双校区共开展“书院围炉夜话”“校长面对面”专项工作54次,辐射师生人数超3000余人,依托双校区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专题新闻报道超80篇。以期打破传统大学的知识建构模式和师生界限,实现文理学院寄宿制书院的师生共同体教学模式,以多元化、专业化、动态化、精英化的理念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学科交融、观点碰撞,为学生提供受益终身的教育体验。书院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贴切各书院育人目标与愿景,激活基层学生参与力度,有效提升书院活动内涵化建设。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在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 + 特色课程”育人模式的引领下,书院部秉持着开放、融合的理念,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主线,深挖校内外资源潜力,搭建多元平台,全力奔跑在协同发展的赛道上,积极拓展“朋友圈”,为学子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双校区书院已初步形成了“红色思政”“安全法制”“传统文化”“体育文化”“耕读文化”等为特色的书院文化氛围。行者公园书院群与重庆众培优科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合作实践基地;瀛溪书院与綦江区法院、公安局共同打造校地共建法治教育基地;携手共青团綦江区委及多个社区村落,青年发展型城市友好共建单位殊荣,成立“溪”望青年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研学基地;观云书院成功挂牌“綦江区关工委国学教育基地”“书法名师工作室”,夯实文化育人根基;丁山书院成功牵手竞技体育中心、瀛洲科幻学院、大数据学院,实现挂牌合作,匠心孵出 MFCROSS FIT 项目工坊、策划梦工厂等多元成长“摇篮”。
5月29-30日,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主办了“聚书院之梦·寻品宣之本”首届三校四地书院宣传联席会,旨在弘扬彭鸿斌董事长“双一流外首选大学”的品牌主张,增强三校四地书院间的宣传联动,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41名书院宣传师生代表通过介绍、走访、体验、沙龙讨论等形式互学互鉴。此外,书院宣传坚持对外主流媒体发声,强化整体营销品牌打造,对内加大宣传流量转型,突出短视频的特色宣传呈现。其中,由书院部主办的第五届书院日系列活动被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南湖书院英德麻将争霸赛被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别都书院荷塘文化节被重庆共青团、团中央-学校共青团等主流媒体报道;花果书院首届MBTI青年派对被中国大学生网等媒体报道;鱼城书院思潮节被央广网报道,浏览量达71.8万。綦江校区两次火锅文化节分别登上了微博同城热搜第四、第七,同时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华龙网、中国网等知名媒体平台报道,共发布新闻稿34篇,浏览量达414.4万。古剑山第二届大学生电竞文化节被中国青年报、光明网重庆频道、重庆日报、网易新闻、重庆发布等8家主流媒体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