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康巴•幸福昌都”游记系列之五十一:藏东的月亮,像生命一样,有背向我们的另一面

政务   2024-11-20 21:56   西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传奇康巴·幸福昌都——


“像月亮一样,生命肯定有一直背向我们的另一面” ——里尔克


九月初,接到诗人宫白云、黄承志邀约,到昌都参加2024中国作家(诗人)一行昌都采风活动,进行文旅资源宣传,宫白云说:西藏一直是她内心向往的地方,这次刚好是一个机会,即便是路上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都没有直飞昌都,需要在成都、西安或者其他地方转机,我订的机票是安徽芜湖出发转成都,在成都住一晚,第二天再直飞昌都,宫白云从东北丹东到成都也是要从沈阳转机,她第一天到达成都的时间应是零晨1点左右,第二天上午再飞昌都。


昌都是第一次去,约二十年前,有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短暂停留过的经历,那时候,玉树州还没有机场,汽车从西宁出发,是需要在平均海拨4000米左右的高原,(海拔最高处是巴颜喀拉山5400米)上驾驶10多个小时,记记中那时候的路也没有修完,一路上,一会儿土路,一会儿没有路,对西藏的印象多半是来自此前去玉树碎片式的记忆。


然而,八天的昌都之行走下来,从身体到灵魂都经过了一次彻底洗涤,似乎自己就是盘旋在高原上的一只孤独的鹰,一会儿飞到铺满云朵的山顶,一会儿飞到深不见底的峡谷,这是一条不同于去玉树的路,每一天的路都是在绕山而行,车窗外便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仿佛有走不完的山路。


而一天中,唯有高原上独有的一种彻底干净的蓝,让这一段时间恍然若梦,情绪也在清醒与梦幻之中交替,从开始到高原地区的不适应,到回到居住地之后的恍忽和昏睡,从长江之畔的江南的温婉到见到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的怒吼,我的世界仿佛再次开阔起来。


短短八日,这里已经像我们每一个人热恋的故乡,诗人雪鹰说:“这是怎样神奇的遇见,初到高原,一只鹰就在他的视线中反复盘旋,他仿佛回到自己的前世。”


回忆9月17日中午一下飞机,每一个人便喜悦接受了前来接机文旅局朋友们的长长的洁白哈达,哈达如雪一样圣洁,圣洁又如藏族和汉族的纯洁的情谊。


到昌都,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对高原带来的反映也有所不同,从邦达机场进市区,我是一路上在听着莫西子诗的歌曲,看着窗外纯粹的白云和极致蓝天,可能,只有他的音乐,那天然的无奈和悲凉才能缓冲此刻炸裂式的头痛。


采风的第一天,我们先后参观的昌都博物馆、茶马广场、卡若遗址、传说中的恐龙大脚印等。


晚上10点多,我的全身发冷,求助了同行的作家刘慧娟老师,晚饭后在外散步的她很快去寻找药店,买回了体温表,感冒和退烧的药,并在房间看着我服药后方才离开。


一夜没有入睡,去过高原的人可能才有同感,才理解这不是一般的失眠,头痛和发烧会让你反辗转反侧,不得入睡,从平原到高原缺氧的环境,让你不由自主联想到长期在这样艰苦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他们是以怎样坚强的意志一点一点适应这儿的环境,且多年如一日坚守着各自的工作岗位。


第二天早上我仍然在发烧,犹豫再三选择了没有与大家继续前行,与来自全国各地作家、诗人们虽然有的听说过名字但还不熟悉,大多数是第一次见面,诗人刘年老师站在门口轻轻说了一句,他也发烧了,他说初到高原上发烧,也是身体在高原上一种正常反应。


我还是决定先休息半天,看一下身体状况再决定何去何从。


上午九点半左右,昌都瑞庭酒店经理,一位短发、个子不高,约一米五几左右的女同志,进来与我聊了一会儿天,她自我介绍说她姓李,是成都人,在昌都工作已经八年左右,我和她聊了我正在发烧的状况,她细心听完了我说的情况,并询问我以及有无咳嗽的状态,然后又认真看了我的行程单,说从行程单上看,团队上午这个时间应在强巴林寺,接下来的几天入住的地方海拨也不是很高,尤其是到了与金沙江畔与四川交界的地方,她建议我立即联系团队,和他们一起前行,我这样的情况应是高原反应,三天左右即可适应,她说,她每一次从成都回到昌都,都会有这样的高原反应,工作忙碌起来便忘记高反这件事了。


她的话让我有一丝羞愧,长期在舒适的环境里生活,人也变得有些娇情,我想到早上刘年老师说他也发烧了,还若无其事的继续前行,难免不被鼓舞到。


早就听闻刘年老师多次一个人骑摩托车在高原上行走,这些路,路上所遇各种困难和艰险是常人所不能理解,有人问他,妻子和孩子支持他的这样的行为吗?他说,他已经说服他的妻子和儿子一起行走,也有人问他,若这样在路上遇难了怎么办,他则淡然的回答:生命一直在路上,相对于生命的长短,他更看重的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就是一连串对无知未来的序曲,第一个庄严的音符是死亡吗,每一天迷人的黎明以爱为开端”——李斯特在《前奏曲》序言的这一段语曾被作家余华在一本书里引用。


每一天醒来,从迷人的黎明开始,从感受到身边人的爱开始,生命状态一直是正在进行时,是从进入一个场域开始。


一路上,听文旅局的同志介绍这里艰苦的自然环境,就像当年在盘山的高海拨地区修路,多少人用生命才铺就成如今的317,318公路,此生来一次西藏,感受英雄事迹,让我们对生命产生真正的敬畏之心,向留在这儿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路,幸运的我们,在司机叶师傅高超的车技下,在00后藏族女孩泽西和90后男孩宗珠一路歌声中,我们平稳翻越垂直深渊绕山公路,多少次,在近乎绝望的漫长旅程中,近距离看见雪峰,来古冰川,遇到狼、雪鸡、猴子、棕熊等,河流随着车子的绕山,忽高忽底,流水与鹰的叫声犹在耳畔,同坐在最后一排的成都作家宓月,她一路上孩童一般的笑脸和银玲声一般妙语联珠,风趣的感染着我。


气息对的人,只一眼,便找到了同类。


那些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绵羊像是上帝洒落在高原的种子,那些星星点点高原小花,是正午铺在高原上的星空,善良朴素的藏族同胞们,让我一次又一次冷静地自省,虽然经历身体上的各种不适,但是,庆幸自己这一次没有做高原上的“逃兵”。


在这神秘又神奇的土地,我们瞬间爱上这里所有和一切,爱上普通人的岁月静好,如同我写给昌都的一首诗中所言:


在边坝三色湖

对着落入湖底的山峦、云朵

试图唤醒的一定不是

镜面一样的湖


那些消隐于时间的麻木

反复切割部分

开始,一寸一寸苏醒

作者:风儿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新发现!洛隆达龙乡发现溶洞!赶快一睹为快~


“冬游西藏”开启 昌都热门景点邀您打卡


乘着大巴看中国•西藏行:行进式呈现西藏之美!




西藏昌都文旅
西藏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昌都市文物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