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靖安发布”关注我们
编者按:
靖安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水系潦河支流北潦河的源头,北潦河及其支流北河横贯全境,绵延数百里。受此影响,靖安古时水路畅通、航运发达,顺潦河汇修河,通鄱阳湖、达长江,出则繁华,入则幽静,既可自给自足,亦可通湖通江。
靖安县河流有北潦河(南河)、北河两支,属修水水系,两河自西向东,近似平行横贯县境。
清同治七年(1868)版《江西全省舆图》载:县水分两河,南出茅竹山之白沙坪(茅竹山东侧、狮子岩南侧白沙坪),东南流经东源、向务、苦竹、大璪达高湖,绕县治至鸭婆潭,受南路诸水,出干洲而趋安义之桐城与北河会。北河源出双坑(犁头尖东侧双溪洞),东流经哨前,南趋塘埠,北过璪坑直抵象湖、仁首,受北路诸水,亦至桐城合南河,过安义出吴城,此其大略也。水路达省由吴城下彭蠡、溯流而上合其三百余里。境内涧溪之水长涸,不时高陂急溜,舟楫难施,不如陆路之徒矣。
北潦河长130千米,总落差804米;北河长119千米,总落差805米。1980年,宜春地区水电局潦河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写的《潦河流域规划报告说明书》记载,河漕宽度:北潦河上游(高湖以上)一般宽20-50米;北河上游(仁首以上)20-40米;中游上段(汇合前)40 -70米,下段(汇合后)160-250米。
据1971年靖安县水电局、交通局、林业局联合调查形成的《靖安县南、北河航道情况的调查报告》记述:新中国成立前,航道常被洪水冲刷,多次改道、淤积,无人整治,航行条件很差。即便如此,每年在5-6个月的枯水期间,北河2吨左右的小货船仍然可以从宝峰庙前直达安义,水路长30千米,占北河河流总长的37%,木竹放运可直接从璪都流放到安义县城,水路长60.1千米,占北河河流总长的75%;南河2吨左右的小货船可以从西头直达县城,水路长25千米,占南河河流总长的43%,木竹可直接从向务放至县城,水路长35.2千米,占南河河流总长的60%。
古时,靖安仅有驿道一条。清同治版《奉新县志》载:二十里抵长溪铺,由县而通靖安县,十里界竹铺,十里乌岚铺,过北即靖安县界,于十里抵瓦桥铺。新中国成立前,靖安县交通极为落后,仅有南北两条河道、奉新干洲至县城不通车的8千米公路。运输工具更差,县内进出口物质,完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和木帆船运输。彼时,水上运输成为了靖安经济贸易的“大动脉”,是工农业生产的“先行官”。
靖安水运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水上运输。宋进士、洪州知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乘船溯溪而上,游历靖安留下“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的千古名句;明宣德年间,邑人苏州知府况钟多次乘船从苏州经长江、过鄱阳湖进潦河回乡探亲。1983年版《况钟资料汇集》载《况钟探亲》写道:……有一年,在苏州做官的况钟,要回靖安县西头老家探亲。这天,乡亲门早早来到码头迎候,还挑选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准备搬行李。不多时,从潦河下游驶来一只民船,有人高兴地说:“来啦”!也有人反驳:“别瞎嚷嚷,人家做大官,还不坐官船?坐这样的民船多失体面。”船靠岸时,从船舱站出一个人来,大家定眼一看,出乎意料,果然是况钟,乡亲们一拥而上,把况钟接上岸来团团围住。
《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记载:纸为发展传播文化之必要工具,故现代测量一国文化程度之高低,端以每人消费纸量之多寡为衡。民国4-14年间(1915-1925),江西纸产占全国五分之一,为中国产纸之首区……靖安以产火纸著,行销华北一带为最广。靖安年产把纸10万皮,运销往吴城。全靠水上运输,交通工具为麻雀子船。
据船上老年人传下来,清光绪至宣统时期,靖安县南北两河有船500余只船。靖安的船,只有一种船,叫麻雀子船。奉新、安义的船也是麻雀子船。不过奉新、安义的船要大些。靖安河小、水浅,只能走2-4吨的小船,县以下的船,也有少数有6-10吨以上的大船,这种船型有吃水浅、驾起来灵活的特点。
1985年刘翰卿主编的《靖安县交通普查资料》载:清末年间,陆路运输主要是肩挑背扛。水路运输发展速度较快,当时在靖安两条河道上小船500多只,一般都是2.5-5吨的船。因船形有点像麻雀,所以叫麻雀船,属全樟木结构。……民国时期在抗日战争前仍有300多只船。分3种:小的2.5-3吨,一般的4吨到7吨,10吨的只有3只。主要是运出火纸、粮食等物。运进南货、百货等。一般跑涂家埠、吴城等地,跑南昌的较少,到九江、南京、上海的就更少。每年平均货运量57,600吨上下。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船只被损坏,码头被日军占领,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仅有60余只船,3-5吨的较少,6-8吨的较多,10吨以上的有5只,20吨位的有1只。一般跑安义、山下渡、涂家埠等地,主要运粮食。每年平均货运量1万吨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剩下小船30只左右。
靖安的船,主要在西头、山口、高湖、中港、县城、鸭婆潭、仁首、大梓、华坊、庙前等地装运大米、草纸,下半年大量冬笋、板栗、桔子、木竹制品运往安义、涂家埠、吴城、南昌等主要大码头售卖。每走一次大部分有回头货运回县城或沿河码头,主要带石灰、食盐、煤油等生活日用品。这些来回货物,大部分是南北河私人商业者的。
靖安山区盛产竹木,在陆路交通欠发达时期,木竹排运也是从水上运到外地出售的,南北河沿岸各林区都有自动组成的排客帮,并有揽头老板。有专业排客,也有副业排客,各地多则40-50人,少则几人,他们撑短狭排过南河的龙洞、北河的璪洞,都有过硬的技术,否则便会出事故。有的地方,要趁下大暴雨、涨大水的时候,聚集几十到100多人,抢运木竹。否则大水一过,木竹便无法运出来。南河从西头起就可以扎大排,北河从上垅起可以扎大排。一般运到涂家埠、吴城等地的木竹行出售。抗日战争前每年平均有2万多立方米的木料和5万支左右的毛竹运往外地。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木竹生产大为减少。
清同治九年《靖安县志》载:南河水源一出毛竹山白沙坪,一出龙头坳白云峰分流至东源过小塘南下向务苦竹口(茶坪龙丘诸水由苦竹来入焉)东出龙洞北至大璪(以上仅容竹木筏;龙洞最险稍失分寸则筏破,非本地篙师不能过也)东至西头(始通舟楫)。
水上运输,离不开码头的修建。民国以前,靖安县南河、北河没有大码头。船到了卸货地点,就到村、镇居民挑水洗衣服用的埠岸,临时靠船装货或卸货。民国24年,县政府投资修西门外和关头潭护岸河坝,在关头潭修建了两座踏坡码头,一是居民洗衣用,二是船到港利用踏坡码头装卸货物。沿河的群众和靠河边的私人商业者,自发出钱出力,在鸭婆潭、中港、山口、西头用条石和块石修建了4个小码头。北河在仁首街、大梓河边、华坊街、庙前、橹崖修建有几座简易的码头。
在南昌,有奉靖的专属码头。据《靖安民国志手稿》载:奉靖公所在南昌君子巷,民国前1年被南新船户陈应全等恃强霸占码头并强占公所,悬挂南新公所匾额。经蔡燊等武力交涉(努力备斗),立将匾额打碎,后由邑绅陈永懋、奉新张大帅会同交涉始克,完全收回,泐有碑记。
新中国成立后,靖安县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昔日为靖安经济发展的水上运输成为了历史,封尘在岁月的长河中。
(作者:黄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