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哥读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读《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

楼市   2025-01-19 16:51   上海  
单位边上就是图书馆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小时候没有太多书,翻箱倒柜的找,连有字的纸都想读,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包菜的报纸都看,小学就看《红楼梦》《三国演义》,在书店里当书钉子。那时候对人最大的羡慕是他家有好多书,图书管理员于我真是非常向往的职业。但搬到图书馆边办公后,入馆的日子逐渐稀落,直到装修关闭多年的新馆重新开张。一开始是绕着馆散步,看着一群人在正午的阳光庭院里拿着书,感觉到读电子书后多年未有的冲动,不禁开始入馆寻书。 
这本书挺有意思,信手拿的,日本人写魏晋南北朝时太原王氏家族的兴衰,虽然短小却也精悍,史料不够新多,但立论较全,从一个家族在六朝及以后的发展看出家族门阀的演变。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对官僚集团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门阀形成主要来自九品中正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门阀的大姓把持各州中正官,类似现在的组织部,有权举荐孝廉等官员,全凭个人喜好和家世背景,东晋小朝廷的先天不足导致皇权在正统性上存在瑕疵(开国皇帝并非血缘最近的继承人),琅琊王作为皇族末尾旁系郡王,需要世家大姓的支持才能保持合法性并巩固政权,因此选人用人权旁落世家子弟,皇帝身边皆是大姓世家王,谢,庾等子弟,最先南渡过江的旧世家把持了东晋朝政,以至于有王与马共天下的称谓。
当此之时,即使世家弟子颟顸无能(这是很有可能的,要不也就不会有清谈误国的评论)乃至铸下逼宫大罪,也只会被轻轻发落。当另一大将恒温进逼朝廷,皇帝意图传位与其,执笔的侍卫竟然敢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不按皇帝的意图撰写诏书,并联合廷上诸多世家力量逼退恒温令其不敢入京。世家的力量可至于此,后市难以企及。 六朝何事,都为门户私计。投胎是个技术活,遗传更是技术活,虽为酒鬼,但为世家,官职依然能够代代相袭,由此也不能想见平民在六朝中多么难以出头。
科举制的重大作用就是将官吏的任命权转到皇帝手上,从传统世家的职位世袭罔替转到天下英雄尽入帝王彀中(李世民语),君主专制的大权也慢慢建立起来,但六朝遗风依然难改。虽然李唐奄有天下百年后,社会上依然存在崇尊山东大姓世家并以与其通婚为荣的风气,低姓人家依然要缴纳高额彩礼(可能这就是最早的聘礼来源哈)方可与高姓人家婚配。《贞观氏族志》甚至开始把博陵崔氏列为第一等,陇西李氏和后族排在其后,惹得李世民很不开心。唐高宗下了“禁婚诏”,钦定了七姓十家不能自行婚配,《太平广记》记载说,唐文宗为庄恪太子选妃,但世家们不愿与帝王联姻。宰相郑覃宁愿把孙女嫁与九品卫佐崔皋,也不愿意嫁与太子。皇帝愤愤不平的问,凭什么李家居然还比不上公认的山东诸大姓(卢,崔,李等)。 
那时的世家大族不只是一种观念,更是通过九品中正制,族谱评定等组织方式保证世代为官,无需与皇帝绑定即可获得独立于帝王之外的超然地位。有汉以来,皇帝换来换去,世家还是稳定的那么几个姓,并有时人编辑评定。一旦朝内无人为官,即使在东山悠悠半生坚辞不出的谢安也不得不入朝为官,以延续谢家在六朝的地位不至沦落,也看得出世家的地位更多在于对官职的垄断,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施行,世家把持了负责推荐官员的中正一职,也就使大部分官职在世家而非皇帝手上。六朝皇帝的孱弱地位导致皇权对世家支持十分依赖,也不敢轻易动这块奶酪。
 但科举制并没有改变唐人崇慕山东门阀的习俗,一是中举者多为世家子弟,二是普通人家子弟中举以后,也纷纷与权势之家和山东名族联姻。唐朝初期科举制尚有前朝遗风,需要贵人举荐方可中举,因此王维做了公主的入幕之宾,并与李白争风吃醋,陈子昂屡试不第,摔琴做《登幽州台歌》,名动京师。白居易献诗长安,只等到顾况开玩笑的肯定《赋得古原草送别》“君有此诗,白居亦易”,声名方显始中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大一统的天下,强悍帝王岂能容世家继续做大,坐视大权旁落。正所谓,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必然加强皇权,收紧控制,而首当其中就是收回失落在世家手上百年的用人权,用科举制替代之。世家门阀也因此失去旧日的好时光。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入仕僚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靠世代为官获取俸禄土地地位等财富集聚地位发家的传统世家门阀也失去了旧有的傲气,不得不向帝制低头。除了少数的靠门荫封爵的,大部分还是要走上科举之路,如果长期无人在朝为官,世家也渐渐没落,有点像《泰坦尼克号》上露丝母亲,靠着逝去的丈夫遗留的爵位吸引已有财富希望获得认可的新富一族联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隋唐科举取士以来,虽然令官职不再在世家中流转,但有钱延聘私塾,长期不事生产一心埋首五经的经济条件不是家家都有,世家的经济条件天然形成优越的环境,特别是其后在官场中的联姻通婚,门生同年等等,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集团,只有部分世家换了一种形式延续下来,更多的世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典型的东亚世家门阀型国家就是日本,仗着父亲小泉全一郎的名头,毫无资历缺乏建树的儿子也忝为首相候选人,而且以其年龄,如果政治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迟早会延续其父亲的路,重续家族荣光。行文至此也体会到虽然没有子嗣依然要出任首相的安倍晋三的心态,是为家族而非个人。幸有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起义此起彼伏,和科举制一并终结了中国世家门阀世袭罔替的格局。有明以来更是强力推进中央集权,至清臻于完备,从此只有一尊,但世家依然在历史的舞台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不为人所知,比如岭南叶家可追溯至剃头曾家。 
本书可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的背景读物辅助,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更深领会门阀的含义。行笔至此,人在上海,靠近宛平南路600号,当年写《明朝那些事儿》
的作者在满天风雨下隐身其中,不知所向。整个明朝,无论朱元璋,朱棣,朱由检,还是张居正,王阳明等等,这些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成功只有一个一-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三十多岁写书的时候以为写的是书,后来发现自己也是书中人,即使再通达明史通晓人生依然逃不开。 
冬日的黄浦江,甚为萧瑟。圆月当空,冷风无言,江轮寂寥,荡碎灯影。人生至中途,同遭变故,想对当年那个在书店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的少年说,生日快乐!虽然你不是太原王氏,well done!
秋日骑行北戴河
江南灵丘敬亭山
冬季到济南来看湖
不完美的世界做温暖的父母(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上述散文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发表过
是时候停止内耗了——读《局外人》
石哥读书!你为什么要焦虑——读《掌控习惯》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读《第三帝国的兴和亡》
你现在做的是小时候梦想的事么——读《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你有没有不惜一切都要实现的梦想--读《圣殿春秋》
生命不只是一场战争读《自私的基因》
做你热爱的事情,一切都会接踵而来-读《鞋狗》
落在人一生里的雪,没有人完全看得见(读《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如果你现在爱的比我少,还好当初你陷的比我早(读《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深不寿的东京爱情故事
帝国余光长卷难合(读《拜占庭帝国史》)
世事如棋落子无悔(读布热津斯基《大棋局》和《战略远见》)
失去乌东地区乌克兰还能成为国家么?(读《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我们可以从法国大革命吸取什么教训(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不只是美国乡下人的悲歌(读《 乡下人的悲歌》)
我们是否永远无法摘下口罩--读《黑天鹅》和《反脆弱》
早安2020,写在中年边上
写在教师节的絮语
ChatGPT来了!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学习和就业(写在2023年劳动节)
人生就是磨刀石
我们可以从马斯克的家庭教育学到什么?(读马斯克母亲梅耶传记《人生由我》)
躺平和卷,你选哪一个(读《斯通纳》)
永生的诅咒(看《人工智能》)写在鸟山明去世后
为什么你不想躺平-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王侯将相,岂无种乎-读《东晋门阀政治》
为什么现代文明最早在欧洲发展起来-读《枪炮、病菌和钢铁》
人生的意义

石哥说土地
普及宅基地等自然资源管理、不动产登记政策,分析案例,解析难题,专著《不动产登记实务操作与案例解析》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各大网站(当当、京东、淘宝)新华书店均有销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