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
一股冷空气的来临
送走了如夏的炎热,携来了似冬的寒冷
此时应该从生活各方面
建立养生意识,以顺利过渡到冬藏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吃鸭肉
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有吃鸭肉的习惯。
鸭可谓餐桌上常见的佳肴,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厦门人也这么吃,说是在霜降这天的某个时辰吃了柿子后,脸色会变得跟红柿子一样的红润。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吃白萝卜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说法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霜降节气属深秋,饮食以“平补”为原则。所谓“平补”,就是秋季进补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护脚踝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因此要多加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薄袜,以免足部受凉。另外热水泡脚也是一个不错的养生选择。
护膝盖
寒气入骨更容易引发疾病,“老寒腿”就是例子。人到老年以后,易患膝关节疾病,天气一冷就容易复发。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
护皮肤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等不适,要做好保湿。尽量选择温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的化妆水以及滋润但不油腻的面霜,暂停使用磨砂膏。
天气渐冷
初霜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一声问候关怀依旧
“天凉了,记得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