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彰在公司首责履行、经营发展、改革创新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2024年,中国原子能开展了首届“原能杰出工程师”“原能杰出工匠”“原能杰出青年”评选工作,共评选出5名原能杰出工程师、10 名原能杰出工匠、5名原能杰出青年。
其中,“原能杰出青年”旨在表彰在科研生产、改革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瞩目成绩的青年骨干人才。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国原子能首届“原能杰出青年”,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顾志勇
工作单位: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座右铭:
天生我材必有用。
顾志勇,副研究员,理化工程研究院八所801室一级主管。曾荣获中核集团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三等功、入选集团青年英才项目启明星人才。该同志始终聚焦同位素分离理论和试验技术研究,提出了自适应外参量关联模式的专用装备水力学模型,并推导建立了对应的源汇项方程,拓展了专用装备物理性能仿真分析的范围,为专用装备物理试验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他改进了专用装备关键部件功耗的计算模型,提升了对物理试验中低工况下专用装备功耗预测的准确性,为试验安全风险分析和试验边界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他建立了关键部件的温度估算方法,现仅需不到十秒即可获得工程精度足够的估算值,极大改善了易分解工质物理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效率,为实现专用装备研制数字化积累了技术储备。
岳茂胜
工作单位: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座右铭:
学无止境,知识铸就力量,勤奋点亮智慧,青春以学为马,不负韶华。
岳茂胜,高级工程师,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曾荣获中核集团重大工程和项目集体三等功,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原子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该同志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生产运行、基础性科技创新和专业管理工作,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做起,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深度融合,经历了运行值工艺运行、值班主任、部门总工程师关键岗位的锻炼,参与了重大工程的调试启动和运行控制,掌握了行业最复杂生产线的工艺运行实践经验,同时提炼总结了一系列工程应用科技成果。曾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集团青年英才项目,该项目填补了生产线中副产物沉淀分布规律和特征领域相关基础性研究的空白。
李江红
工作单位: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
座右铭: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实事求是,实干实效。
李江红,工程师,现任中核兰铀嘉峪关分公司副经理。曾荣获中核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自2021年9月,李江红全程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建设。在项目安装、调试、热试验、运行等阶段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勇于创新,提出“推动标准化建设,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系列措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他推陈出新,修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培训教材,为推动学科建设和技术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条件恶劣的荒漠戈壁,从技术攻坚到管理改革,从人才培养到标准制定,李江红始终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中核青年“强核有我”的使命与担当。
曾康
工作单位:
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
座右铭:
把工作当修行,将难题作磨砺,用汗水浇灌成长,凭努力铸就成功。
曾康,工程师/技师,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业务骨干。曾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国防工匠、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等荣誉。他锐意进取,带领团队维修的进口设备关键部件超 30 个,节约近 300 万元备件费,节省近1000万元改造费。同时,他统筹团队成员出色的完成了陕铀一、二期变频器冷却水系统更新改造,不仅实现了该设备的国产化,还使自动化、智能化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他聚焦铀浓缩电源技术,主动请缨,带领科研小组成功研制某型中频电源,目前该电源已通过生产线试验,不仅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与铀浓缩行业同等容量电源相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他是新时代青年工匠的先锋代表。
李宗书
工作单位: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座右铭:
心无旁骛,方能一往无前,全力以赴,才能实现梦想。
李宗书,高级工程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特种靶件制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核集团启明星人才、中国原子能优秀科技工作者、包头市鹿城英才等荣誉称号。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主持参与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完成 ATF 、氮化铀、大晶粒、亚化学计量比UO2等新型燃料的工艺研发与性能分析,多项工艺技术处于国内技术领域前沿;主持完成重水堆观察孔道辐照靶件、TFD 靶件、 Mo -99靶件等研制,为我国放射性同位素自主化提供助力;主持参与AP1000国产化、CAP1400自主化组件及CF4组件、海洋核动力弥散燃料、热管微堆组件等研制,为我国新型燃料和组件研制技术创新和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光荣之册,星光璀璨。让我们铭记这些光辉的事迹,以他们为榜样,以“高、快、实、好”的工作作风不断进取,用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原子能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