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的分类及锻造、热处理知识

文摘   2024-12-30 05:50   浙江  

热加工行业论坛(www.rjghome.com)——热加工行业人员的网上技术交流家园。以冶炼、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理化检测等相关知识为主,以机加工、电脑设计等知识为辅的行业技术网站。点击标题下蓝字“热加工论坛”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方面知识的延伸。
    不锈钢是指在大气和淡水等弱腐蚀介质中不生锈的钢。它主要是通过在普通钢中添加一定量的铬(Cr)等合金元素,使钢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主要是 Cr₂O₃),这层膜能够阻止外界介质对钢材内部的进一步腐蚀。不锈钢一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外观光亮,容易清洁。

1

不锈钢的分类 

1.1 按化学成分分类
(1)铬不锈钢:

  以铬(Cr)为主要合金元素,铬含量一般在12%-30%之间。例如,铁素体不锈钢中的430不锈钢,铬含量约为16-18%。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在氧化性环境中。这是因为铬能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Cr₂O₃)保护膜,阻止氧气和其他腐蚀性介质进一步侵蚀金属基体。这种不锈钢成本相对较低,常用于厨房用具如锅碗瓢盆等的制造。

(2)铬镍不锈钢:

  除了铬外,还含有镍(Ni)元素,镍含量通常在8%-25% 左右。典型的代表是奥氏体不锈钢304,铬含量约18%,镍含量约8-10%。镍的加入使不锈钢的晶体结构从体心立方(铁素体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奥氏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韧性、可加工性和耐腐蚀性,在建筑装饰(如不锈钢幕墙)、化工设备(如反应釜)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3)铬锰氮不锈钢:

  用锰(Mn)和氮(N)部分替代镍来稳定奥氏体组织。例如201不锈钢,它的成本比铬镍不锈钢低,锰含量较高,约7.5%,氮含量约 0.25%,铬含量约16-18%。这种不锈钢在一些对耐腐蚀性要求不是极高,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场合使用,如室内装饰条等。

1.2 按金相组织分类

(1)铁素体不锈钢

  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相变。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导热性和抗氧化性。例如409L不锈钢,它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广泛应用,因为其能够承受高温废气的腐蚀和氧化,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它的韧性比奥氏体不锈钢稍差,强度也较低,但在一些不需要承受较大外力的环境中表现良好。

(2)奥氏体不锈钢

  金相组织为奥氏体,无磁性或弱磁性。它的耐腐蚀性非常好,在多种化学介质中都能保持稳定。如316L不锈钢,除了含有铬和镍外,还含有钼(Mo)元素,钼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其在氯离子等强腐蚀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这种不锈钢常用于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食品加工设备(如牛奶管道)等对卫生和耐腐蚀性要求极高的领域。

(3)马氏体不锈钢

 主要通过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后获得马氏体组织。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也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例如420不锈钢,铬含量约12-14%,它可以通过热处理达到较高的硬度,常用于制造刀具、阀门等需要较高强度和一定耐腐蚀性的部件

(4)双相不锈钢

  其组织是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一般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的比例接近1:1。双相不锈钢结合了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例如2205双相不锈钢,它在海水处理设备、化工管道等领域应用广泛,因为它能抵抗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强度也比奥氏体不锈钢高。
1.3 按用途分类

(1)耐大气腐蚀不锈钢:

  这类不锈钢主要用于室外环境,能够抵抗大气中的湿度、氧气、二氧化硫等腐蚀介质。如304不锈钢用于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它可以在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下保持表面光泽和结构完整性。

(2)耐酸碱不锈钢:

   用于接触各种酸、碱等化学物质的场合。例如316L不锈钢在化工行业中用于处理含有硫酸盐酸等酸性介质的设备,其钼含量使其对氯离子等腐蚀性离子有更好的耐受性。

(3)耐高温不锈钢:

 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性能稳定。如310S不锈钢,铬含量约24- 26%,镍含量约19-22%,它可以在高达10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常用于高温炉窑的部件制造,如炉管等。
2

不锈钢的锻造知识

2.1 锻造前准备

(1)坯料选择:

  根据不锈钢的最终产品形状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坯料。坯料可以是棒材、板材或铸锭等。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可能需要选择铸锭进行锻造,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同时,要考虑坯料的尺寸,应留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一般余量在几毫米到十几毫米不等,具体取决于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2)加热设备:

  不锈钢锻造需要合适的加热设备。常用的有电阻炉和燃气炉。电阻炉加热温度控制准确,热效率较高,能够使不锈钢坯料均匀受热。燃气炉则加热速度快,但温度控制相对复杂一些。加热温度的控制对于不锈钢锻造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不锈钢有不同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范围。例如,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在1150-1200℃左右,终锻温度不低于900℃。

2.2 锻造过程

(1)锻造方式:

 包括自由锻造和模锻。自由锻造灵活性高,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或形状简单的大型零件。锻造工人通过操作锻造工具如空气锤、蒸汽 - 空气锤等,使坯料逐步成型。模锻则是利用模具使坯料成型,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例如汽车发动机的不锈钢连杆通常采用模锻生产。

(2)锻造比选择:

   锻造比是衡量锻造过程中金属变形程度的指标。对于不锈钢锻造,合适的锻造比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一般锻造比在3-5之间比较合适。例如,通过锻造比为4的锻造过程,不锈钢的晶粒可以得到有效细化,其强度和韧性都会有所提高。但锻造比过高可能会导致表面裂纹等缺陷产生。

(3)锻造后处理

① 清理表面:

   锻造后的不锈钢表面会有氧化皮、润滑剂残留等杂质。需要采用酸洗、喷丸等方法进行清理。酸洗可以去除氧化皮,一般使用硝酸 - 氢氟酸混合溶液,这种溶液能有效溶解不锈钢表面的氧化层。喷丸则是利用高速弹丸撞击表面,去除表面的杂质并使表面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

② 检验质量:

 要对锻造后的不锈钢零件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尺寸精度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和内部缺陷检验。尺寸精度可以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表面质量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探伤设备检查是否有裂纹、折叠等缺陷;内部缺陷可以采用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方法,确保零件内部没有孔洞、夹杂等问题。
3

不锈钢的热处理知识 

3.1 固溶处理(针对奥氏体不锈钢
(1)目的:

  固溶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碳化物等析出相充分溶解在奥氏体基体中,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韧性。例如 304 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后,其抗晶间腐蚀能力显著增强。

(2)工艺过程:

 将不锈钢加热到高温(一般在1050-1150℃),保温一定时间(根据零件尺寸和装炉量,一般保温1-2小时),使合金元素充分溶解,然后快速冷却(通常采用水冷)。快速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碳化物等在冷却过程中重新析出,从而保持单相奥氏体组织。
3.2 淬火和回火(针对马氏体不锈钢)

(1)淬火目的和工艺:

 目的是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不锈钢的硬度和强度。淬火时,将马氏体不锈钢加热到淬火温度(如420不锈钢淬火温度约为1000-1050℃),保温适当时间后,采用油冷或空冷的方式进行冷却。油冷可以获得较好的淬火效果,但操作时要注意防火安全;空冷速度相对较慢,适合一些对淬火应力要求较低的情况。

(2)回火目的和工艺:

   回火是为了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并提高韧性。回火温度一般在 200 - 600℃之间,根据具体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回火温度。例如,回火温度为 400℃左右时,可以有效消除淬火应力同时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使马氏体不锈钢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脆裂。
3.3 稳定化处理(针对含钛或铌的奥氏体不锈钢)

(1)目的:

 对于含有钛(Ti)或铌(Nb)的奥氏体不锈钢,稳定化处理的目的是防止晶间腐蚀。在不锈钢中,钛和铌可以与碳结合形成稳定的碳化物,从而避免铬与碳结合形成碳化铬(Cr₂₃C₆),因为碳化铬的形成会消耗铬元素,导致晶间贫铬,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2)工艺过程:

  将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2-4小时,然后空冷。通过这种处理,钛或铌能够充分与碳结合,使不锈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晶间腐蚀。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继续阅读!

热加工企业名录,免费收录热加工企业网站!www.chinarjg.net


热加工论坛
热加工行业论坛一直致力于为热加工行业人员提供在线技术交流的温馨家园,以冶炼、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理化检测等相关知识为主,以机加工、电脑设计等知识为辅的行业技术网站。 我们的网址:www.rjghome.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