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本草》:千古奇文,细品金钱之道

文摘   2024-12-20 08:18   重庆  

钱本草

张说〔唐代〕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

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唐代文学家张说以药喻钱,写下了一篇妙趣横生、寓意深刻的《钱本草》。此文虽以轻松调侃的笔调描述金钱之性味、功用与危害,但字字珠玑,直指人心,成为千古传世的奇文。钱如同一剂神奇的药物,能驻颜疗饥,也能害人伤身。如何看待金钱、用好金钱,张说在这短短数百字中,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钱的“性味”与“功用”

张说将钱比作中草药,开篇便指出:“钱,味甘,大热,有毒。”三言两语,点出金钱的三重特性:味甘,甜美诱人,人人都爱;性热,炽手可热,难以轻易获得;有毒,若贪之过度,则害人害己。

然而,钱并非全然有害,张说也道出其“功用”:“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金钱能够改善生活,消解困境,甚至让人容光焕发。然而,这一切都要有度,过犹不及,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二、钱的“利”与“害”

张说深刻剖析了金钱的双面性。金钱之“利”在于可以“利邦国”,助力国家繁荣、人民富足。然而,钱也能“污贤达”,让那些有德之士名誉受损。值得庆幸的是,金钱终究有所畏惧,那便是清廉之人,正所谓“廉者不受贿,贪者伤其身”。

他特别告诫“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意思是,贪财之人应知满足,取之有度,若贪得无厌,必然引发“冷热相激”的灾祸——正如人体摄入过多毒药,必然会导致痛苦乃至毁灭。

三、积与散:金钱之道

张说进一步论述了金钱的流通之理:“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意思是,金钱的流动必须保持平衡,积与散相辅相成。积蓄钱财过度却吝于施予,往往会招来灾祸;若一味挥霍而不懂积攒,又将陷入贫困困厄之中。

因此,他提出“积”与“散”之道:一方面要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懂得适时施舍,回报社会,救济他人,才能让财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四、七术精炼:如何用钱

张说提出了金钱之道的“七术”:

1. :不视钱财为珍贵,表现出个人的品德和高尚情操。

2. :取之有道,不贪昧心钱,不能赚取不义之财。

3. :施予他人时尊重受助者,体现礼仪与尊严。

4. :广施善行,济助众人,成为仁爱之士。

5. :兑现承诺,按时给予帮助,诚实守信。

6. :赚钱不伤己,取之有度,体现智慧。

7. 寿:按此七术用钱,财富才能长久,身心也会因此安宁长寿。

张说强调,如果违背这些原则,滥用金钱,必然会“弱志伤神”,不仅损害个人名誉,更可能带来身心的巨大危害。

《钱本草》虽寥寥数语,却道出了金钱的真相,既褒之又贬之,既颂其利,又斥其害,入木三分。张说用药物的“性味”巧妙地解析了金钱的本质与作用,既生动形象,又意味深长。

千年之后,金钱依然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面对金钱、掌控金钱,如何在积与散之间寻得平衡,如何在金钱的诱惑下保持德行与智慧,这不仅是张说留给唐代人的思考,也是留给我们当代人的深刻课题。

面朝大海的汪汪
谈天说地聊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