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中的唐朝】李爽墓壁画执拂尘侍女图

文化   2024-10-16 10:03   陕西  


 壁 画 

壁画,指绘制在墙壁上的图画,有岩石壁画、建筑壁画、墓葬壁画等。中国古代最早的墓葬壁画发现于西周时期。汉代墓葬壁画发达,形成墓葬考古特有的风貌。唐代墓葬壁画达到又一个高峰,在视死如生的观念影响下,墓葬构造也竭力模仿人间等级制度,作为墓葬构成要素之一的壁画,也就和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一起,成为等级制的重要标志之一。


陕西西安及附近地区,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有19位皇帝及数千位皇亲贵戚、高官要臣埋葬在这里。目前,发现有壁画的墓葬已有100多座,是中国唐代壁画墓最为集中、发现数量也最多的地区,其中,纪年最早的是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贺若阙墓,最晚的是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僖宗靖陵。揭取下来的唐墓壁画多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李爽


李爽(592年-668年),京兆长安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桂州都督,银青光禄大夫守司刑太常伯,官级为正三品。其墓长30余米,有三个天井,三个过洞,两个小龛,砖砌墓室。随葬有铜器、瓷器、玉饰件,仅陶俑就有二百一十二件。在墓道及墓室残存有二十五幅壁画,其中较完整的有十六幅,分布于甬道和墓室。




执拂尘侍女图


执拂尘侍女图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
高212厘米,宽110厘米
1956年西安市雁塔区羊头镇李爽墓墓室北壁揭取


这幅壁画为墓室东壁南起第三幅,侍女头梳高高的螺髻,身着窄袖长裙,外套半臂,足穿翘头的云头履,双手上下相扣地执一把拂尘,作静静站立状。

唐代妇女服饰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承汉魏北朝遗俗,小衣长裙,多着深色,少施粉黛,佩饰简约;中期则衣裙艳丽,胡服盛行,簪钗耀眼,丽人簇簇;晚期体丰服艳,广袖博衣,饰佩繁缛,华而失趣。唐代妇女服装虽然千姿百态,但其搭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上衣下裙,另一种为上下不分的袍服(配裤)。袍有圆领袍(男服)和开襟的胡袍;衣有襦、袄、衫;裙多为长裙(以多幅者为佳),裙色以红、绿、紫、黄居多,尤以红裙流行。

画面中侍女手中所持之物为拂尘,又称拂子。其形状为长柄,前端有棕丝、麻线、牛尾等做的穗,用于掸除灰尘和驱赶蚊蝇。唐杜甫《棕拂子》诗有:“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因此,拂尘又称“蝇拂”。拂尘也被用作佛教用具,其用途和日常用具基本相同,但用料却有讲究,不能像日常用具那样用牛尾、马尾等材料,只能用线、羊毛、树皮等。除此之外,拂尘还可以用作卢纶所说的“若将挥玩闲临水”的清玩之器以及乐舞用具。

参考资料:
冀东山主编.《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唐墓壁画卷》.三秦出版社.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运营平台,这里是古今交融的艺术殿堂,这里是触摸历史的一扇窗口。这里有最新的博物馆资讯,这里用最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文化。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