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汉韵】“禾、粟、稻、麦、豆”字陶囷

文化   2024-10-21 10:00   陕西  




秦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为了更好地解读秦汉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融媒体平台推出【秦风汉韵】栏目,透物见史,讲述秦汉故事。








“禾、粟、稻、麦、豆”字陶囷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这样一组来自汉代的陶囷,高14厘米,1991年出土于横山县黑石克村。


“禾、粟、稻、麦、豆”字陶囷


这组陶囷表面彩绘红、黑、绿彩,装饰有云气纹、“山”字纹等纹饰,线条刚劲流畅,腹部分别墨书“麻”“麦”“白米”“糜米”“黍米”“黍粟”“糜黍”“大豆”“盐”“豉”等字。《说文·囗部》:“囷,廪之圜者,从禾在囗中。”即囷是一种贮粮设施。在考古发现中,也曾有这种自铭为囷的圆体陶器出土,一般作为陪葬的明器所使用。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储藏方式与设施变得更加多样,可以分为地上建筑和地下窖穴,并出现各自专有的名称。如地上建筑有仓、囷、庾、廪等,地下窖穴有洺、窦、窖等。囷,一般为地上的圆形储粮设施,根据建筑样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深筒形囷、矮胖筒形囷等。


汉代的囷

图片来源:《试论汉代的仓囷明器与储粮技术》


储粮设施的建造也处处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以粮仓、粮囷的顶部建造为例,汉代仓囷顶的建造形式很多,较常见的是悬山顶、圆锥顶、庑殿顶、四阿顶、亭式顶等,质地有瓦顶和草泥顶等。瓦顶在汉代应用已较普遍,是当时先进的建筑材料,防雨性能较好;草顶虽防雨性能不及瓦顶,但更容易建造,且造价低廉。而在储粮设施的建造过程中,防潮、防虫、防鼠、防虫、通风、散热及密封性都有相应的建造原则。



在墓葬中陪葬陶囷一来可以体现墓主人的财富,二来也可以彰显其身份及社会地位;同时,这些彩绘陶囷的出现,也为我们生动再现了汉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资料:

[1]韩建武.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陶文汇集[J].西部考古,2019.

[2]徐寿群.仓、囷与“筒腹罐”之界说[J].江汉考古,1995.

[3]李桂阁.试论汉代的仓囷明器与储粮技术[J].华夏考古,2005.

[4]吴晓阳.秦汉墓葬中随葬陶仓、囷现象浅析[J].古今农业,2012.

[5] 寻觅散落的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精萃[M].陕西历史博物馆编.三秦出版社,2001.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运营平台,这里是古今交融的艺术殿堂,这里是触摸历史的一扇窗口。这里有最新的博物馆资讯,这里用最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文化。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