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

教育   育儿   2024-09-18 10:02   河南  


闺蜜满脸愁容地跟我抱怨:


现在的小孩子社交真的很让人头疼!原来是她5岁的女儿在和朋友玩的过程中总是被好朋友威胁:“你不做XX,我就不跟你玩了!”


每次她女儿都是委屈求全地顺从,她本来不想过多干预孩子之间的社交,但害怕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讨好的性格!



其实孩子之间“塑料姐妹花”的友谊,我家二宝也遇到过!她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印象比较深的一次,大家一起出去玩,两个小女孩都看上了同一面镜子,而二宝想要自己喜欢的另外一款,她俩尝试着说服女儿无果,就又不肯理二宝了。

可能是因为平时我经常跟二宝聊有关“好朋友”的话题,也引导过她,“好朋友也可以喜欢不一样的东西,不用委屈自己去刻意迎合”。

所以她虽然有时会被两个女孩暂时孤立,但情绪倒也还好。虽然多少有些不高光和委屈,但她也会自己安慰自己,“过一会儿她们就好了”,然后先去找其他的小朋友们玩。

小朋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该如何引导他们应对无法融入的小团体?又该如何理解被拒绝的友谊呢?以及如何识别“毒友谊”?


Vol.1

给孩子温暖正向引导,而不是暴力干预

前两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位小男孩跟爸爸抱怨,说幼儿园里的两个小伙伴最近都不跟他玩。

爸爸觉得做人一定要硬气,就大声对儿子说:
“怕什么,他们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们玩就行了!”
男孩怯懦地哭了,小声说道:“可是……可是我想……跟他们玩。”
爸爸更生气了,对着儿子训斥道:“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就你这样,谁会喜欢跟你玩。”
男孩哭得更凶了……

当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或者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向自己最信任的爸爸妈妈求助,是为了获取安慰和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并安抚孩子的心情,告诉孩子:
“宝贝,你很好,同学们不跟你玩,可能只是还不够了解你。”

更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就你这样,谁都不愿意跟你玩。”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糟糕,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

在这方面,蔡少芬的做法就很值得称赞。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蔡少芬的小女儿包子邀请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都没有人回应她。

包子难过地去找妈妈哭诉:“他们都不跟我坐,他们都想跟我姐姐玩。他们一整天都这样不理我。”


蔡少芬没有指责其他小伙伴的不是,也没有贬低自己女儿,而是在理解女儿情绪的基础上,给予女儿精神鼓励和安慰:

“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也接纳你的感受。我教你一样东西,就是你笑容多一点,你主动一点,你做回自己,他们肯定会被你吸引的。如果你还计较,你永远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她没有直接告诉包子解决与朋友之间问题的方法,而是将事情聚焦于包子自身。

让他明白:交朋友需要你的付出,但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做快乐的自己。

在后续的节目中,包子邀请小朋友参加party,被拒绝多次后,仍然能“屡败屡战”,勇敢地再次发出邀请,最终完成任务。

Vol.2

告诉孩子:好朋友也可以不一样!

研究表明,只有4%的青少年,能从年幼儿起就做到尊重自己的观点,理解道德的复杂性。

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增加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这有助于孩子在群体中能尽量多的做“自己”。


我经常跟女儿说:

好朋友也可以喜欢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不需要跟好朋友一模一样。


她喜欢粉色,你也可以喜欢紫色;他喜欢艾莎,你可以喜欢灰姑娘……虽然你们是好朋友,但你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喜欢的东西,这并不冲突!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真正的友情,始于平等的联结。

美好的交友体验里,没有委曲求全、没有趾高气扬,有的是朋友的舒服,做自己的自由。

我是你的朋友,我更是我自己,这才是我们结交朋友真正该有的模样。

Vol.3

友谊很重要,但毒友谊就算了!

友谊,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现实生活中,你有可能会遇到“有毒”的友谊,从而让“同伴效应”对你产生负面和消极的影响。

曾看到一个妈妈在网上吐槽:女儿经常被小伙伴用“你再不怎么样我就再也不跟你玩了”这句话威胁。每一次女儿都会很伤心难过,可就算是这样,还是会主动去讨好对方。

等到两个人和好以后,这个小伙伴还会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原谅你了”,被拿捏住的女儿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根本没有错。



我一直以来坚持的社交原则是:不强求、不硬凑、平等交友、志趣相投,互相尊重。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关于友情,我们不能强求,不需要硬凑。小朋友们有选择朋友的权利,你也有拒绝别人和你玩的权利。


和喜欢你的人在一起,才是爱自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付出时间和真心,咱们也要教会孩子识别真正的友谊。



怎么判断哪些是“毒友谊”呢?

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毒友谊”的几个特征:


你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被嘲笑、轻视
提出的想法总是得不到重视
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步产生了厌恶自己的想法

孩子被要求“做坏事”来表示自己的忠诚;


比如:


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欢”,于是就将“我”抛弃,“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却无功而返;


和朋友一直相处很好,但有次考试超过了他,他就开始疏远“我”,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朋友总是对“我”挑三拣四,总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为了维持友情,“我”总是讨好他……


总的说来,就是在这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



我们平时在对孩子社交关系的引导中,不要过分强调没有哪段朋友关系就怎么样了!不要让孩子觉得没有某个朋友是件很惶恐的事情,从而牺牲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偏差的引导会让孩子对朋友患得患失!


有毒的友谊小船,翻就翻吧


这些都要平时靠自己的观念去影响孩子,防止孩子陷入不良的朋友关系中,消耗情绪,活得很累。



一旦孩子已经决定要离开这个朋友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撤离”计划,帮助孩子顺利离开毒友谊的控制。


比如可以用渐进的方式,进行冷处理,通过逐渐减少在一起的时间,来慢慢淡化友谊的浓度,让有毒的友谊自生自灭。


真正的友谊会让人开心,而不是为了哄别人开心。

尽早摆脱“毒友谊”,远离让人不开心的朋友,才会遇到越玩越开心的友。



孩子们友谊的小船总是说翻就翻,说立就立。作为父母我们也不用太焦虑,放宽心,其实大多数小孩并不需要父母来管理他们的社交生活。

他们需要的,仅仅是父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持性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进行自己的尝试。

如果我们把“学习交朋友”比作“学游泳”,那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配备救生员的游泳池。

父母,就是那个救生员。他们时刻处于放松并且自信的状态,在水边暗中观察,一旦看到孩子在水中挣扎,就会立刻采取行动,施以援手。

我们能做到这些,就已足够。


育儿女神蜜丝懂
蜜丝懂与百万宝妈分享育儿、亲子和购物经。 60秒育儿小视频,给你最科学、专业、有趣、易懂的育儿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