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抱怨孩子叛逆不听话,你可曾看见他内心的渴求?

教育   2024-09-19 10:01   河南  
最近在读贝姬.肯尼迪的《看见孩子》,这本书呼吁把外在行为与内心感受区分开来,看见藏在问题行为背后是一个需求未被满足、迫切需要理解的孩子。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治疗师,贝姬·肯尼迪把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和矫正,转向对孩子“心理需求”和整个“家庭关系”的探究上。在解决育儿中的各种问题时,她的视角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在这句话的背后,作者其实是在说,当我们想要解决亲子关系的痛点时,一定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需要从一个痛点,找到反射区,进而深挖造成“疼痛”最根本的原因。

在《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这本书中,作者用“10条育儿准则”践行着她的这一理念。这10条准则包括:善意养育;真相不唯一;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婴幼儿时期至关重要;永远都不晚;心理韧性>快乐;行为是一扇窗;减少羞耻感,让关系更亲密;说真话;不要忘记自我关照。最触动我的是,这些原则,既关照了孩子,也支持了父母。

有些准则有一些算是“老生常谈”,而有些是耳目一新,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善意养育:

在所谓的坏行为背后,总是藏着一个好孩子




善意养育的底层逻辑是父母与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只要你认定孩子的本心是好的,你就会坚信他们有能力展现出好的行为,做出正确的事情。

在所谓的坏行为背后,总是藏着一个好孩子。
 “把妹妹送回医院!我讨厌她!”这句话的背后,藏着一个痛苦的、身陷被抛弃的巨大恐惧、感到家里危机四伏的孩子;
在偷吃饼干的反抗行为背后,藏着一个时常遭到冷落、在生活里四处受限的孩子;
而在未完成的作业背后,藏着一个正在困境中挣扎缺失安全感的孩子。
孩子的“坏”行为实际上是内心挣扎的信号。作为父母,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最善意的解释,学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孩子的外在表现。坚定的传输给孩子“你是个好孩子”的信念,让孩子感觉被看见、被重视、被爱!

如果父母总是严厉地约束孩子的行为,却看不到行为背后的那个好孩子,孩子就会把评价内化,认为自己是坏孩子。

选择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最善意的解释并不是要惯着孩子,而是要在尊重孩子行为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也不影响亲子关系。

你的本心是好的,孩子的本心也是好的。只要你能在尝试改变前认清这一真相,就一定不会走错路!

不仅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善意解读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误解。

假如你的伴侣晚归,没有提前告知。你可能会感到担心或者生气,认为伴侣不尊重你的时间,或者不在乎你的感受等各种消极的思考。
相对善意的解释是,假设他可能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加班,堵车,临时有其它的不能投身的事。可以选择在他回来以后,平和地(切忌不要先入为主的把自己的消极想法说出来。)询问原因,了解具体的情况。

前几天教师节,刷到好几个短视频:孩子在垃圾桶里看到送给老师的礼物,回家后很伤心?还有孩子说老师收到礼物连个谢谢都没有……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这样描述都会很生气,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影响到后续的学习生活!

不管这种事情是不是真实发生,我们都可以这样跟孩子聊一聊:

首先沟通了解事情的真实性,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解后确认了事实以后需要做:




1

跟孩子共情,你什么感受:


是哦,我们亲手选择,你很开心呢,结果老师一激动忘了谢谢你,更加伤心发现在垃圾桶里。


2

善意解读,善意的猜测 :


真的好奇怪啊,怎么会去垃圾桶里,会不会是不小心放的太靠边掉下去了,或者是保洁阿姨眼花以为是张纸给收走了。如果你好奇可以去问一下 ,老师花花怎么会躺在垃圾桶里呢?


3

 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情感界限:


当你把礼物交给对方的时候 ,你的心意已经完成了,至于对方如何处置 ,怎么看待你的心意和礼物,是对方的事情。你都求回报,那就很容易失衡。


善意解读在处理不同情境下的挑战时,它不仅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还能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它并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而是请你从善意的角度考虑情况。你还是可以接受其他解释的,只是在问题真正出现前先不要妄下评判。

下一次你想指责对方的时候,也许你可以退后一步,反思一下自己提出的假设是不是合理。



真相不唯一:


道理是道理,情绪是情绪,

这两者,都是真相




“真相不唯一”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和思考到的,都不是唯一的。

这个世界是有多个真相的,甚至是无数个真相的,因为人类的主观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就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言,每个人就可以代表着一个真相或者多个真相。

我们在管教孩子时,是出于有利于其成长发育的合理理由;但与此同时,孩子一定也会对我们的做法、想法有相应的情绪反应。这两者,都是真相。

比如,我们可以不让孩子看电视,但同时接受孩子为此而不快;既会因为孩子撒谎而生气,又会去探究孩子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既认为孩子的焦虑是不理性的,又能对孩子的需求产生共情。

这些都是“真相不唯一”的互动方式。

同时接纳许多看似对立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明白自己可以同时体验多重真相的能力,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父母和内核稳定的成年人。





行为是一扇窗:

行为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任何行为都是一扇窗,里面藏了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冲动、感觉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不解决行为深处的问题,就无法改变行为背后的动机。这就像是天花板漏水了,我们只是用胶带去堵,却不了解水是哪里来的,水就会一直漏下去。

矫正行为的方法只能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行为深处的需求未被满足,类似的行为还是会冒头,成为打不完的地鼠。

我们如何才能透过行为看到深处的动机呢?

虽然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原则,但是在面对顶嘴的儿子、乱扔食物的女儿或在家具上跳个不停的一对宝贝儿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难以实施。

贝姬博士提到,我们不妨在亲子冲突后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


孩子当时到底在经历些什么?


在那个行为发生前一秒,孩子心里是什么感受?孩子当时无法调节的冲动是什么?


我过去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如果我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行为,那么让当时的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孩子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我的理解?


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情绪有些崩溃,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透过孩子的行为往深处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举个常见的例子:

你刚刚告诉4岁的儿子,你要接一个工作电话,需要他保持安静,可他非但不安静,还乱扔你桌子上的东西,同时大声喊叫。

放下电话后,你没有训斥儿子,而是提醒自己,他的行为是一扇窗。你还对他的行为做了最善意的解释--他非常需要你的关注,需要你看到他,而小小年纪的他还无法控制身体里的情绪。

你回忆起过去的一幕,你需要伴侣的关注,可他却放不下手机,于是你火冒三丈,冲他发了脾气,这与刚刚发生在你跟孩子之间的事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意识到这一点后,你对儿子说:“妈妈接电话的时候,要你一个人安安静静待着确实挺不容易的。我们玩得好好的,妈妈突然要接电话,我知道那种感觉一定特别不好受。

过一会儿,咱们可以把刚才发生的事再演练一遍,也许在妈妈必须接电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悄悄地把手握住,这样你就知道妈妈还是在陪着你了。”

孩子被看见后,内心情绪得到缓解,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也知道了如何处理。

把行为视作线索是一项能力,需要练习。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没人看见我们行为背后的挣扎。


《看见孩子》这本书中,除了十条育儿准则之外,作者还花了不少篇幅总结了19个实战案例,告诉大家如何把这些育儿准则用于亲子教育当中,和孩子建立亲密感。

如果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书中去阅读。

育儿女神蜜丝懂
蜜丝懂与百万宝妈分享育儿、亲子和购物经。 60秒育儿小视频,给你最科学、专业、有趣、易懂的育儿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