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融媒作品“咱们新疆好地方”|戈壁上的“人造太阳”到底有多牛?

教育   2024-11-09 13:03   北京  




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积极开展《咱们新疆好地方》项目,围绕新疆风光、美食、人文、社会中的生动话题,编创30集多语种短视频。系列短视频以新疆“Z世代”青年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讲述新疆真实状态和发展变化。通过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八种语言进行国际传播,在实践创新中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升级国际传播矩阵、提升海内外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


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
14500块定日镜逐日聚光
年产近2亿度清洁电
映照着新能源发展的壮丽篇章
邀您一起看
《种太阳:新疆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
▲ 点击观看《种太阳:新疆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英文版

新疆,拥有丰富的日照资源和广袤的荒漠,一直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试验场。从最初的小规模试验到如今全国规模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新疆的光热发电经历了技术创新与突破的关键阶段。熔盐储热技术、定日镜集光系统、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都是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成熟的。如今,哈密熔盐光热发电站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名片之一,它不仅记录着中国光热发电的技术进步,更标志着中国在绿色能源革命中的坚实步伐。

▲ 新疆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塔

在新疆哈密的茫茫戈壁滩上,曾经荒凉的沙漠,如今因为新能源的崛起而生机勃勃。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用科技的力量为大地带来无穷无尽的绿色能源。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规模宏大,布局壮观。

▲ 14500块定日镜“追光”发电

2023年8月15日,天蒙蒙亮,朝阳初升之时,在新疆哈密市伊吾县,14500块定日镜宛如一片银色的向日葵海洋,通过调节定日镜反射角度,以绚烂的方式展现着“爱我中国”和“大美新疆”这两个字样,来庆祝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与传统光伏发电不同,这里利用定日镜反射的阳光加热熔盐,将热能储存并持续转化为电能,真正实现了“昼夜不息”。熔盐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了光热电站不仅白天发电,夜间也能稳定输出电力。这是绿色能源领域的一项技术突破,也是“种太阳”的真正意义所在。

▲ 定日镜组成“爱我中国”“大美新疆”字样

光热发电的成功只是新疆新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单晶硅棒的生产,到光伏、风电等多种清洁能源的发电体系,新疆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新能源全产业链。这不仅意味着新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持续进步,也为全国提供了更加稳定、可持续的绿色电力。西电东送,风电、光电通过疆电外送通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新疆的新能源正在“破浪前行”,照亮千家万户。

▲ 新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持续进步
“种太阳”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它蕴含了对未来能源的期待,更体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无尽的求索和创造力。这背后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和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光热发电的成就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国,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 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四期光热光伏综合发电项目

如从阿联酋迪拜市区出发向南约65公里处,有一座高达262米的集热塔,高塔下约7万面定日镜组成的镜场呈辐射状环绕延伸,从四面八方将阳光汇聚到位于塔顶的集热器上,形成一道道耀眼光束。这就是中国和阿联酋共建绿色丝绸之路重点合作项目——迪拜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四期光热光伏综合发电项目。

参与作品编创的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邓石谈到,在视频创作过程中,他使用无人机航拍,力求呈现这片土地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的美丽瞬间。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把这份震撼与感动传递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崭新篇章,感受那片荒野中升起的太阳背后的无限生机活力。

▲ 航拍镜头下如海浪般起伏的定日镜

风光无限,漠海潮翻

大美新疆,勇立时代潮头

绘就新能源发展的新篇章

《咱们新疆好地方》系列短视频将继续推出

敬请期待!

来源|电视学院

编辑|叶瑞熙

责编|申皓文

编审|袁 冶 储钰琦

中国传媒大学
展示中传形象,传播中传声音,汇聚发展智慧,架起沟通桥梁,服务师生、校友及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