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11月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建成文化强国:中国影视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
中宣部电影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文联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参加活动,和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座谈。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在致辞中指出,学校举办此次研讨会,一是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尤其是影视强国,凝聚中传智慧、彰显中传力量;二是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贡献传媒支撑,谱写中传篇章。他预祝研讨会开出高度、开出水平、开出质量,并取得丰硕成果。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处长周建新主持。
上半场
上半场由《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主持。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围绕影视文化发展的全系统改造、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生态格局的动态和变化把握、影视评价体系及其价值贡献、新竞争格局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时代文化被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资本作为影视发展驱动力与影视投资机制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祝燕南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胡智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高山
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创作处
新竞争格局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要发问泛影像时代如何确立电影作为高精尖影像的地位;二是要探讨电影作为公共媒介的属性;三是要讨论主流电影如何与时俱进。
王海洲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邱章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
要从影视经济学角度深入探讨资本作为影视发展驱动力的相关问题;美国四个阶段的影视投资机制,对我国当下的影视投资机制现况,尤其今天的研讨主题能够带来跨学科的启发。
下半场
皇甫宜川
《当代电影》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融合是未来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不论学术研究还是产业实践,它的背后是一整个生态,生态一定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的。未来可以从融合的角度对当代观众以及影视创作人才开展整体研究。
谭政
《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在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有两个没打通:一个是海外市场没打通,中国很多电影公司对于海外收入的重视程度不够,未来有待提升;二是新媒体没打通,中国的流媒体平台多是由新的科技公司发展而来,传统电影公司与流媒体打通不够,打通了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张晶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从审美的角度肯定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艺术性。虽然短视频等其他视听样态在市场上拥有流量红利等等,但如果没有艺术作为根基,则很难站得住脚。关于文化强国,期待之后的研究能有更系统的美学层面的建构。
王廷信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建设文化强国,一方面要在“老赛道”上往前走,目前我国在传统电影院线等领域发展迅速,传统赛道要稳步前进;另一方面要在“新赛道”上寻求新突破。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事物不可小觑,观众的需求与内容选择应引起重视,要积极转变思路发掘新赛道,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找到新的发展与突破点。
司若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影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来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关注两侧关系,对于把握影视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运行机制十分重要。面对当下的新视听、新局面,找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是研究者应当肩负的责任。
顾亚奇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建成文化强国,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要“三个聚焦”:一是聚焦机制。聚焦制约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的内容问题是浮在表面的,最大的问题是机制问题。二是聚焦融合,近几年媒介深度融合,主要是指新闻传播领域,事实上影视艺术领域的融合没有打通,主要是三大版块,电影、主流媒体电视、网络视听。三是聚焦标准。比如什么样的作品算是高质量的?“精品”的国际标准是什么?从哪些领域、如何衡量标准的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有待深度研究的突破点。
张阿利
西北大学西安电影学院院长
张斌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
致敬老一辈学者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理奠基作出的巨大贡献;结合自身近年来对该领域研究的感受,提出了基础研究领域成果缺乏、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王方
南京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对于网络视听领域的研究来说,媒介现象不停变换。对于微短剧这类网络视听“新物种”的出现,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到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梳理和观察。
编辑|徐欣蓓 杨羽彤 晋仕博 窦婉琳
责编|汲 惠 申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