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没他们不行!

文摘   2024-12-10 07:01   上海  
老师们好!今年下半年,我们上架了一批来自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合唱作品,也在「世界炮火纷飞,我在教音乐」 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而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毅然踏入那片无人之境的不止黄自一人。谁能想象,距离中国音乐教育的发轫,仅仅过去了一个世纪?

荒原之上,勇敢的先驱们背负着近乎一无所有的现实,在战乱与动荡中为音乐争取到立足之地。他们播撒下的美育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他们用智慧与坚守,塑造了如今中国音乐的脊梁。





李叔同(1880-194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细数先锋人物,不能不提及学堂乐歌的创始人之一、启蒙音乐家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起点,多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承载着那个时代对音乐的初步探索,也为后来的音乐教育事业铺下了基础。


在日本求学期间,李叔同走上了对音乐的探索之路。1906年,他创办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首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播下了音乐教育的种子。他创作的合唱《春游》是我国最早的三声部作品,为美国作曲家奥德威曲谱填词的《送别》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李叔同的音乐生涯持续了十余年后,他选择皈依佛门,以「弘一法师」的身份远离俗世。而在这片刚刚开垦的土地上,有人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一棒——

「萧友梅」这个名字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如同茫茫海上一座永远屹立的灯塔,指引着无数音教人前行。



萧友梅(1884-1940)
音教学子们,颤抖吧!

你或许在音乐课本上见过他,却不知道他自愿放弃了稳定可观的铁饭碗,远离官场名利、投身音乐,当起了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务员。而这一「玩」,就在烟尘蔽日的旧时代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让近现代中国的音乐教育看到了光明和生机

上海音乐学院中的萧友梅像

背负着家庭对他入仕为官的期待,长于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萧友梅早早把目光投向了「音乐」这条不同凡响的道路,留学日本,后到德国攻读音乐学位,七年磨一剑。博士毕业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创与普及之中,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理想而战。

那是一个没人认为学音乐有出息的年代,直到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艺术事业才能勉强起步。萧友梅的办学资金是讨来的,校舍是会被炮火炸成危房的,教学、协商、跑资源得自己干,学校的日常开支得靠校长本人工资垫……

国立音乐院开院典礼上,师生和到场嘉宾共仅四十余人。

为了建立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他不惜放弃体制内官职,以惊人的执着和努力,推动了国立音乐院(后改称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上海音乐学院)的成立。即使资金短缺、物资匮乏,他仍断然拒绝权贵们花钱加塞入学名额的请求,甚至自己的堂妹没能修够学分,也绝不让她破格毕业。铁面无私与理想主义并行不悖,成就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轫。

萧友梅的作曲授课讲义手稿

志同道合的人总会形成奇妙的吸引磁场,萧友梅的朋友圈里同样卧虎藏龙,不乏音乐领域的奇才:比如和他在国立音专一同办学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人物小传指路👉世界炮火纷飞,我在教音乐),又比如一位被他称为「中国舒伯特」的作曲家、世间罕见的「斜杠学者」——赵元任



赵元任(1892-1982)
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赵元任的传奇人生轨迹跨越多个领域,曾在清华、耶鲁、哈佛等多所高校担任教授,数学、物理、哲学等均不在话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泰斗级人物。他与西方学问的融合并未止步于此,面对音乐创作,同样展现出了不亚于学术研究的深邃与精致。


赵元任自幼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又于留美期间对西方音乐技法萌生浓厚兴趣。他学贯中西,在歌词和音乐的结合上突破了传统的格局:其作品既吸收了西方浪漫派作曲的技巧,也深植于中国诗词的丰厚土壤

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别出心裁地刊印了赵元任的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现已被视为中国钢琴曲诞生的标志

《和平进行曲》乐谱

1926年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取材于刘半农的同名新诗,已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的经典。对戏曲唱腔的运用富有中国韵味,又融入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和技法,意境深远,情意真挚。赵先生说,歌词中的「ta」没有性别限制,可以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

同时,他撰写了大量的音乐评论与学术著作,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音乐教育观点。西方音乐理论的学习经历,加上对多国语言和方言的精通熟稔,促使他将不同文化元素应用于音乐表达,尤其注重民歌和传统诗词的音乐化。这种跨学科的气质、跨文化的眼界,正是赵元任在中国音乐界独树一帜之处。

赵元任与女儿讨论乐谱

赵元任与萧友梅早早结识,一见如故。萧友梅对他大为赏识,形容赵先生「有音乐的天才,精细的头脑,微妙的听觉」。而黄自亦颇为仰慕赵元任的音乐造诣,赵更是称黄为「中国最好的作曲家」。这三位「知音」,共同成就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拓和发展。

黄自(左)、萧友梅(右)

在继续耕耘音乐事业的轨迹上,当年国立音专校刊的主编廖尚果(后化名「青主」)亦是一位同道中人。



青主(1893-1959)
济世经邦生涯的传奇插曲

这位音乐界的「传奇杂家」,曾在辛亥革命的硝烟中立下战功,担任过多个政治要职,也曾沦为「通缉犯」,但他的音乐之路,起初并不与战争和政治相纠葛,而是始于一段跨国的「琴瑟和鸣」——

1912年,还叫廖尚果的青主远赴德国柏林大学,不仅钻研法学、哲学,还悄然涉足音乐。命运的巧合,让他与华丽丝(1894-1969,原名荫嘉·亨利希)相遇。这位德国女性出身音乐世家,身为柏林歌剧院指挥学生的她同样沉醉于音乐的世界。二人相遇相知,步入婚姻、携手相伴,开启了一段无国界的、令人心动的音乐旅程

其后,廖尚果也曾周旋官场,却在1927年因政治事件被国民党通缉。1928年,廖尚果一家人到达上海。他的广东同乡、留德同学、当时正在主持创办音乐学校的萧友梅倾力相助,让夫妻二人使用「青主」和「华丽丝」的化名,投身国立音专的建设工作

前排:青主(左)、华丽丝(右)、二人之女廖玉矶(中)
后排:青主的胞弟廖辅叔

这段「亡命乐坛」的日子,也是二人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华丽丝是第一位以汉语为基础创作歌曲的外国音乐家,虽不通中文,却在青主的帮助下,依着对“意境”的理解为中国古诗词谱曲,开启中西音乐融合的新篇章。青主先前留德时便能打破文化藩篱,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基于宋代苏轼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成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开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先河;这一时期,他不仅继续创作艺术歌曲,还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论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音乐美学的奠基之作。

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演唱《大江东去》

尽管爱情和婚姻最终走向分岔,后来的二人仍各自在音乐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也算成就一段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青主出身书香门第,「一门出两进士,家族有三举人,兄弟皆音乐家。」他的胞弟廖辅叔(1907-2002)曾携笔从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下了大量抗战主题歌曲;后跟随青主和华丽丝学习文学与音乐。新中国成立后,廖辅叔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近九十岁高龄还在担任博士生导师,堪称楷模

同时,像华丽丝这样的女性音乐家绝非个例,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的经历同样令人称奇。



周淑安(1894-1974)
革命式的女性音乐家

出生于「琴岛」鼓浪屿的周淑安,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声乐教育家、合唱指挥家以及作曲家。她敬业乐群、因材施教,在教学和创作中融合西方音乐技巧,同时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的深厚底蕴,努力探索声乐教学的民族化,为中国音乐教育开创了新的局面。


1928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器乐组主任多为外国人。而中国女性周淑安应萧友梅聘请,担任起声乐组主任的职务,并在岗位上大放异彩。同年,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国际性合唱比赛上,周淑安指挥中西女塾合唱队力压群雄,胜过英、法、德等多国代表队,拔得头筹。廖辅叔形容其指挥风格「万窍齐号、山鸣谷应」,大加赞许。

周淑安是我国首批10名公费留美女学生之一,在多所高校进修六年有余,然而她的音乐始终谱写着对祖国的深情。国难当头时,她创作出多首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更激发了民众的救亡热情。同时,她极具民族性的音乐也丰富了中国的艺术歌曲领域,上世纪三十年代编撰的《儿童歌曲集》十分适宜儿童心理和学习能力,是当时难能可贵的儿歌教材。

周淑安演唱自己创作的《安眠歌》
周淑安的一生,如一曲悠扬的歌谣,穿越时空,依旧嘹亮。低调的生活方式、慈爱与责任心,使她成为众多学生和同僚心中的楷模。她的谆谆教诲在所培养的无数人才间延续,传递着音乐理想与人文精神。

1962年,时任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的周淑安坐在钢琴旁,为学生上课。(图源沈阳音乐学院官方网站)



前辈们的选择与坚持,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交响,更是集体的、时代的回应。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他们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交相呼应的织体,合力推动着中国音乐教育的起步与发展。对他们而言,音乐远不只是艺术表达的载体,更承载着信仰与精神的力量——是启迪民众、点燃希望的火种,是为国家与民族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希望的曙光。

他们用音乐连接过去与未来,跨越了战乱与时代的隔阂;他们用每一堂课、每一首作品,将美育的种子撒在这片土地上,呕心沥血地浇灌萌芽,方能收获如今中国音乐教育郁郁葱葱的春光。

时代的交响乐中,每一位音乐事业的参与者,都是这部宏大乐章不可或缺的音符。他们的共同信仰与力量,使得中国近现代音乐的篇章愈发丰富多彩,至今余音绕梁。


音乐会85折限时优惠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4/25乐季
源起——黄英沈洋与回声合唱
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2024/12/14 (周六)19:30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85折优惠购票」点这里!👈
「选座购票」点这里!👈

△ 点击图片查看音乐会详情

本场音乐会由乐律文化主办,黄自合唱作品乐谱已上架合唱商店👈点击跳转搜索「黄自」,也可戳下方专题文章查看:

童声作品:零基础友好的宝藏儿歌!👈
复调歌曲:听过百年前的中国「卡农」吗?👈
清唱剧《长恨歌》:音乐史课本上的《长恨歌》终于能唱了!(附乐谱链接)👈

我们也期待您能来到音乐会现场,聆听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之作,感受这份精神遗产在回声里逐渐激荡。

参考资料:
纪录片《李叔同》
纪录片《百年巨匠》:萧友梅篇
“百年巨匠——萧友梅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专题展览
光明日报:成就卓著的“业余爱好”
陈楠楠:青主与华丽丝——寻迹中德音乐文化交流历史中的足印 
南方日报:惠州音乐家青主的传奇人生:志在经邦济世,意外闻名乐坛 
南方日报:听着《西风的话》,缅怀惠州音乐泰斗廖辅叔 
上海音乐学院:致敬大师——纪念周淑安诞辰130周年 
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珍贵历史照片

编辑:cosine

TM乐律合唱
「乐律文化」是国内领先的合唱单行本乐谱正版发行平台,致力于合唱乐谱及相关出版物的版权保护及合唱教育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