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称要帮助辍学及有前科青少年的少女,于1月2日晚上8时43分左右,来到大巴窑中路第79E座组屋挨家挨户上门募捐。然而,居民发现她并无募捐执照,仅出示了一家卖厨房用具公司的注册信息,最终选择报警。 居民曾先生(33岁,金融业者)当时与家人在家,一名少女独自敲门,声称要为辍学以及有前科的年轻男女提供帮助而向他募捐。曾先生要求查看募捐执照时,少女出示了一个QR码,内容是一份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的公司注册资料。经查询,这家公司是做厨房用品生意的。少女还带着一张宣传单,上面注明可捐5元至50元不等的金额等内容。曾先生拒绝后,少女继续敲邻居家门。 曾先生认为对方言语误导,让人误以为她来自慈善机构,却没有募捐执照。那间公司是私人公司,去年11月才刚成立。对方后来也承认没有募捐执照。曾先生报警,希望公众提高警惕。 记者走访时得知,其他居民当天也遇到这名少女上门。郭先生(50岁,IT人士)表示,当时他正忙,对方找他捐钱,他便直接拒绝了。而居民珊迪(52岁,家庭主妇)听说对方是为善事募捐,便给了10元,对方则给了她一个蓝色环保袋。 曾先生还提到,少女自报的英文名字与她出示的公司资料上的一名股东同名。律师蓝国庆指出,上门者即使没讲明自己来自慈善机构,仍可被视作募捐行为。“募捐都要获得募捐执照,否则会触犯条例。” 据此前报道,截至2022年12月,本地共有2379个注册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在沿街挨户募捐时,义工或工作人员须携带相关证明,供公众查证。慈善法令下注册的慈善机构、学府和宗教组织等捐款豁免缴税的团体,以及经慈善总监批准的海外慈善募捐项目,可豁免申请沿街挨户募款执照。其他团体则须向警方申请执照。任何人未持执照在公共场合或沿街挨户筹款,罪成可面对最高5000元罚款,或最长两年监禁,或两者兼施。 新加坡食品局受询时指出,在环境公共卫生法令(Environmental Public Health Act)下,无执照挨家挨户销售商品或食品属于非法贩卖行为。公众若遇上任何非法贩卖行为,可通过网络表格向食品局举报,并提供详细信息以便调查。
我是小狮儿,每天记录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温度、有高度、有时度的趣谈,关注我,随时了解新加坡当地靠谱干货!如果您对内容喜欢,期待您的转发,也请您在评论区内留言互动!谢谢!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