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时光的守护者——第二届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修复)大赛评委陈菲主任赛事解读

文摘   2024-09-15 09:03   上海  


2024年8月25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修复)大赛决赛在上海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档案修复者参赛。这场竞赛不仅为档案修复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舞台,更为他们创造了难得的切磋契机。丰富多样的比赛内容紧扣实际工作,既具专业深度,又充满挑战与观赏性。修复技艺的精妙与档案保护的严谨相得益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交织出璀璨光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是时间的见证者,而档案修复师则如时光的守护者,修复破损的碎片,清理岁月的积尘,让珍贵档案得以延续。修复工作远不只是技术上的修补,还涉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对材料性质的精准把握,对修复效果的严格把控。修复师们在修复过程中必须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档案的原始信息和风貌,同时确保修复后的档案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得以长久保存。档案工匠技能大赛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对工匠精神的一次深情致敬。作为评委与工作人员,我有幸深度参与这场盛会,见证了档案修裱技能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全国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修复)大赛评委、国家档案局科研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陈菲研究员

匠心筹备,至臻细节


经过一年的深耕,本届大赛在参赛人数、组织专业性以及行业参与度等方面,均较第一届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修复)大赛有了显著的突破。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大赛的筹办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赛事设计方面实现了诸多创新:不仅考察修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参赛者临场对抽到的严重破损档案进行判断,制定修复方案,并考察实操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专业化水平。为比赛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实践的深度,使得比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也更加注重修裱技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此外,大赛还引入了档案服务类企业组队参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档案部门将档案修复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虽然提高了修复效率,但也带来了对外包公司修复质量的监管挑战。大赛让不同的修复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其技艺和修复效果,通过专家评审,提升修复师的专业技能和对修复工作的认识,确保修复师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修复,推动修复质量的提升,为档案修复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是本次大赛设计的良苦用心。

档案修裱大赛直播期间,主任评委荆秀昆(左一)向观众介绍评委:刘小敏老师(左二)、陈菲主任(右一)

贯穿本次大赛始终的细节追求,展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从场地布置到比赛材料的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筹办者的心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竹起子、竹刀主要用于修书和裱画中的裁纸、画心下墙、折印划痕,以及揭开旧纸等工作,是修复师手边常备工具之一。比赛用的竹起子和竹刀是大赛工作人员和评委亲手制作的。制作过程中,将竹片锯好后,用刀一下一下、薄薄地进行刮削,把竹刃部分削得只剩一层薄皮,薄韧而富有弹性,柄部较厚,利于手握使用;削好后,再用细密的砂纸反复打磨使前端呈半圆形或宝剑形,花费较长时间为参赛者们打造出一把把趁手的工具。这种对工具细节的严格把控和精心制作,不仅体现了对修复技艺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专业水准。

规范有度,技艺无界


为提高档案修复水平,保障修复质量,避免修复过程中对档案造成二次损害,国家档案局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加强档案抢救与修复的科学化管理。《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系列标准和《档案修裱技术规范》为修复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质量要求,在笔试和实操中都得到格外的重视和体现。档案修裱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持档案原貌,在评选的过程中,对伤及画心等操作采取一票否决的态度,体现了对档案原貌和历史价值的极致尊重,确保修复工作不会对档案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比赛期间陈菲主任与刘小敏老师现场执哨

工匠精神强调对技能的不断磨炼和提升,本次大赛一等奖的空缺,引发了参赛队伍和观众的广泛讨论。这是评委们反复斟酌后做出的决定。这一决定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承诺,是对修复标准和修复质量的坚守。它激励着每一位修复师孜孜不倦地追求技艺的精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修复技能,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薪火相传,历久弥坚


决赛过程中,选手们的错误操作都会被评委们及时指出,确保纠偏。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专业且细致的工艺,它要求修复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对档案的敬畏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逐渐被各种培训班所取代,这虽然提高了技艺传播的效率,但也带来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未经充分培训的修复师可能会因为技艺不精而导致档案损毁,甚至误人子弟。档案修复易学难精,基础的技艺易上手,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靠的是日复一日的修炼和领悟。当新鲜感褪去,剩下每一日重复的训练,都打磨着修复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第二届档案工匠技能(档案修复)大赛的圆满落幕,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它展示了档案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体现了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档案修复技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创新,但不变的是每一位档案修复师对历史的敬畏和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匠心。我们期待,未来的比赛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激励更多人以永恒不息的热忱和精巧绝伦的技艺,推动档案保护事业的前行。在绵延时光的长河中,正是他们,守护着历史的记忆,书写着岁月的传奇。




 “ 档案文化学堂” 稿约 
本公号档案要闻、档案学术、档案教室、档案追踪、档案精品、局馆风采、专业巡礼、档案达人、文史达人、档案新秀、文创逸品、档案荐书、新书速递、史地趣话、掌故逸闻等与您长期有约,欢迎赐稿!

邮箱:cacs0712@126.com

“档案三支人才队伍”专题全国征稿 

按照中国档案学会配合国家档案局开展对“三支人才队伍”、全国档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深入宣传的计划安排,“档案文化学堂”公众号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跟踪并宣传报道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三支人才队伍”中“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奋力拼搏奉献”,积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中涌现出的可敬可赞可学的先进典型,突出先进典型中的模范引领作用,激励档案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荣誉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此吁请全国各级档案学会提供宣传线索。同时,我们向全国档案三支人才队伍同仁发出倡议,把你们的先进技术经验、优良工作作风和难能可贵的事业精神,进行系统的总结,通过本栏目与全国档案事业同行分享,以传承发扬这一宝贵的资源性财富。
邮箱:cacs0712@126.com




创作团队
稿:陈菲
(国家档案局科研所)

编辑:兰小妹

总编审:董焱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 
 “档案文化学堂”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档案文化学堂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化专委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