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互助县中医院”关注我们哟!
中医认为冬天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而三九贴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三九贴是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预防疾病的发作,治病又强身。
1. 强体魄:三九贴敷,开春打虎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贴敷,可以温通气血,化瘀除湿,气血顺畅了,淤堵化开了,吃进去的补品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濡养人体。
2. 调已病:冷在三九,冬病缠身
数九寒天,人体阴寒旺盛,阳气虚弱,各种虚寒症接踵而来。此时贴敷,对于人体调节阴阳、去除寒邪、温补正气、宣通气血、提升免疫都有莫大的效果。
3. 治未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三九”处于阳气初生之际,此时贴敷,正好顺应了自然界阳气初生的特点,补阳效果事半功陪,而且可以夯实基础,有利于来年春季阳气的生发,避免温病侵袭,起到预防作用。
“三九贴”与“三伏贴”的关联
“三九贴”与“三伏贴”一样,都是顺应天地四时而变通应用的外治疗法,同属于中医“天灸”疗法;不同点在于,“三伏贴”是利用自然界阳气最旺时,助阳化湿、驱除体内宿寒,可“储阳”,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而“三九贴”是在阴气最盛、阳气内敛衰微时提升人体阳气,可“扶阳”,达到“冬病冬治”的目的。“三伏贴”和“三九贴”两者配合进行,相得益彰。如果您贴了“三伏贴”,那么“三九贴”就具有巩固“三伏贴”的治疗作用。如果您夏季错过了“三伏贴”,那么冬天就千万不要错过“三九贴”了。
适应病症:
三伏贴禁忌人群:
1.孕妇及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2.患有热性疾病、阴虚火旺、皮肤过敏、疮、疖、痈等疾病的人员,皮肤破损者,以及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3.对相关药物过敏的人群;
4.皮肤高度过敏,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群;
5.正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咳喘等)的病人。此外,如治疗中途遇发热外感,应暂停贴敷。
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避免因出汗或运动后造成敷贴脱落。
2、本敷贴适应于成年女性。孕妇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经期且月经量多者慎用。
3、敷贴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微发红、瘙痒等均属正常现象,可外用抗过敏软膏涂抹。如敷药处皮肤灼痛、瘙痒明显或起水泡时,应及时取下药膏,注意皮肤清洁。
4、皮肤破损、溃烂感染者以及对三九贴药物及胶布严重过敏者禁用;感冒发热患者,待发热好转后使用。
5、贴敷期间,忌烟酒,忌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避风寒。
6、敷贴时间:遵医嘱使用,一般2-6小时,根据体质酌情调整敷贴时。
引九贴 | 24年12月12日—12月20日 |
一九贴 | 24年12月21日—12月29日 |
二九贴 | 24年12月30日—25年1月7日 |
三九贴 | 25年1月8日—25年1月16日 |
加强贴 | 25年1月17日—25年1月25日 |
温馨提示:
贴敷地点:中医院康养护理中心(二楼治未病中心)
贴敷时间:每天8:30——17:30
联系电话:13897702773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