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丨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事   2025-01-09 21:39   山东  


我市所辖行政区市全部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回望2024年,透过点滴足迹,可以真切感受到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念:
——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推动教育工作持续向好发展;
——新建公办园2所、投入使用2所,新增公办学位1440个;新建、改造中小学5所,新增学位6150个,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
——深入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持续提升办学水平,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024年以来,我市围绕教育资源全面均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等重点任务持续发力,所辖行政区市全部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现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的跨越。同时推动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并且连续五年在省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评优秀等级。



聚焦优化供给
全面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

近日,望海园中学与羊亭学校来了一场“梦幻联动”——望海园中学的数十名孩子,通过“网络教室”与羊亭学校初中级部的孩子们,一起探讨“家庭饮用水应该选自来水还是其他净化水”问题。

“社会性科学议题整个论证过程需要学生从经济、科学、安全、健康等多角度开展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实践思维。”羊亭学校校长李蕾说。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模式是关键。近年来,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统一共享,在同步改善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建成完善“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同时,我市深入实施强镇筑基和强校扩优专项行动,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积极带动周边薄弱学校、乡村学校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推行同学段学区制、跨学段协作制、学校联盟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并按照城乡“办学条件统一标准,数字平台统一覆盖,师资力量统一调配”的原则,有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
“开展学校间的联动对接,对提升城乡学校间校本课程的办学水准、辐射带动区域特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建立教育集团25个、教育联盟46个,实现乡村学校覆盖率100%。同时,推动初中学校与优质高中联合育人,创新实施初高中贯通培养科技特长生培养计划。
作为全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8个试点实验区之一,在聚焦优化供给,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方面,我市还一手抓标准化管理,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等六个方面,将教育部92条管理要求细化为236条“威海标准”,详细规定学校应该“管什么、怎么管”,解决城乡学校间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量化评价的难题,让办学行为更加规范;一手抓特色化发展,深入实施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程,鼓励学校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德育工作等方面塑造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让城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活力。
这一举措成效如何?千山路小学开设的特色劳动美育课程令人印象深刻。编织各色传统中国结、用玉米棒制作向日葵、用牙签段拼成刘公岛模型……走进该小学的田园创作展示区,一个个精美作品映入眼帘。
“聚焦田园美术课、劳动课等特色课程,我们在原有出力流汗、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入劳、研、创‘三位一体’的模式,引导学生在用中学,不断提高勤实践的能力,助力学生多维发展。”千山路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我市已累计创建市级特色学校79所,形成书香、人文、生态等校园特色“百花齐放”的格局,促进城乡学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协调发展。


聚焦教育惠民
持续提升教育服务保障质量

一拖、二挂、三放倒……1月2日中午时分,在武夷路小学,学生们通过简单的“三步”,将一个个课桌变成了可以舒适午休的“躺椅”。“从‘趴睡’变‘躺睡’,下午上课的精神头也更足了。”学生张峰源兴奋地说。

让学生实现“躺睡自由”,是我市优化提升教育服务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我市紧盯群众热切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深挖细查教育领域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扎实举措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
——普惠性托幼一体工作提档升级。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我市出台《威海市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充分整合公办幼儿园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促进托幼一体化规范发展。日前,全市范围内具备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全面开设托班。
——课后生活“惊喜”不断。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入校开展课后服务,通过统一工作程序、明确准入条件等,引导机构入校开设轮滑、跆拳道等素质课程3930门。同时开发“威海市课后服务系统”,让课后服务从学校“不打烊”到课程“不重样”,学生参与率达91.8%,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双减”改革动态。
——学生餐饭菜质量全面升级。我市建立全市统一的学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采购机制,在全省首创制定242道学生餐标准食谱,通过规范“菜谱名称、成品重量、主料辅料重量”等标准,实现“同道菜、同口味”,全面落实师生同餐。
——“阳光招生行动”全面覆盖。聚焦中小学、幼儿园“择校(园)热”“报名难”等问题,搭建威海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服务平台,将居民户籍、不动产登记等10项数据信息接入系统,全面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一网通办”,保障招生全程公开透明。
一件件“关键小事”的改善,体现的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彰显的是我市教育工作的责任与担当。“聚焦师生家长的所需所盼,我们还将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提质升级

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去年以来,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市教育系统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师资队伍、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举措,努力实现教育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第一笔,便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着重在教师“养成”源头上下功夫。
去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出台《威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系统制定25项具体改革举措。同时,持续加强教师培养和领军队伍建设,健全专家引领、导师制培养、多形式研修的培养机制,并深化实施“县管校聘”和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一系列务实举措,培育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起师德师风良好生态。文登新一中教师赵凌云获评“全国模范教师”、荣成市第三中学教师于慧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入列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3人入选“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12人入围“第十一批山东省特级教师人选”。
我市还在教育评价改革、强化思政教育、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步履铿锵、举措有力: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我市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目标及评价导向,并以获评“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将“市域教育教学评价牵引行动”作为实验区建设“八大行动”之一,重点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思政育人成效显著。成立威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德育(思政)教研室,系统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研究和实践指导,推动全市思政教育提档升级。全年累计组织“同城大课堂”等宣讲50场、受众约40万人次。
——各类教育实现协调发展。持续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扎实有效开展改革实验探索,形成优质多元的普通高中教育生态,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规范有序发展特殊教育、开放教育、专门教育。其中,我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
——抓牢抓细校园安全。扎实开展学校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聚焦16项整治重点、32项具体任务,全覆盖式对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等环境进行细致排查整治,有力维护教育领域安全平稳。
站在新起点,我市将进一步优化教育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和办学机制,逐步构建起人才培养、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新模式,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实现创新跨越发展。





■一线故事

这所学校有处“膳食坊”

每周三,望海园中学学生杜彦俊都有一节固定的“兴趣课”——与妈妈一起在“智慧平台点餐”App上“定制”新一周的午餐,并根据菜谱计算每顿饭菜的卡路里。

“梅菜扣肉、沂蒙炒鸡、韩式拌饭……学校每天的午餐都不重样,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随便搭配,营养配比也一目了然。孩子吃得开心,我们家长也特别放心。”杜彦俊的妈妈指着手机里选录的菜单说。
孩子在学校的午餐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如何调好“众口”,让孩子们对校园餐既爱吃、想吃,又能吃得好、吃得饱?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一道思考题。
6年前,望海园中学率先探索给出最优解,对校园餐食展开一场全新变革。这第一笔就落在了如何让孩子们“爱吃、想吃”上。
“考虑到学生年龄、口味各不相同,我们专门成立餐食优化小组,挨个班级走访、挨个学生家长调查。”望海园中学总务处主任邹丹回忆说。
一张张问卷、一项项调查,让突破口渐渐露出了“尖尖角”。根据调查汇总情况,望海园中学总务处立即会同食堂,对原有菜单进行更新,淘汰“差评”菜品,增设猪扒拌饭、地三鲜、油泼面等呼声较高的新品。
这一转变效果咋样?食堂里超高的上座率、孩子们满意地抹嘴点赞,以及家长们传来的数条“赞扬信息”,是最好的回答。
解决了“爱吃、想吃”的问题,望海园中学的改革步子也愈发坚定。结合青少年成长需求,学校突出“营养”二字,科学搭配每周菜谱,并详细标注每种菜品的配料及营养成分含量,既保证一周内菜品不重复,还切实保证学生对各种营养的摄入量。
“以一份脊骨冬瓜为例,含能量107.64千卡、蛋白质11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2.01克、钙10.16毫克。”指着食堂公示栏里的菜单,邹丹介绍,菜品不仅营养搭配合理,学校还设计推出每日A、B、C、D四种营养套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同时,望海园中学还开发出手机App订餐系统,让学生不再需要抢时间、排长队,在食堂窗口直接刷脸取餐,智能又高效。“依托App的后台数据,我们还能够及时了解当日学生的用餐数量,帮助学校食堂从源头控制成本。”邹丹说。
随着望海园中学的先行,全市校园餐食工作也迎来全新变革。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学标准菜谱组织研发工作,对菜谱名称、成品菜重量、主料和辅料、调味品名称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界定,出台包含242道菜品的“学生餐标准食谱”。2023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后,标准菜谱已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使用。
为让标准菜谱真正惠及全市中小学生,市教育局还会同各区(市、开发区)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和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学生饮食安全、卫生透明度。同时常态化落实“陪餐”制度,了解学生就餐情况,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zhuan发让更多人知道~~

记者:李文思 刘义岚 通讯员 董刘鹏 文中图片为资料图

编辑:刘文静审核:张红梅丨签审:马春红

监制:邓志云

|声明:原创作品|

版权归威海日报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威海日报
《威海日报》是中共威海市委机关报,是您了解威海经济社会的第一选择。威海日报公众号每日推送威海重要政经新闻、权威资讯。只需一键关注,便可知晓威海大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