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文老师
新爱婴早教创始人
20年早期教育经验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他当‘妈妈的乖孩子’更重要。”成长路很长,孩子不可以学坏,但同样,也不需要“太乖”。
知乎看到一则问答: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被一位网友分享的经历戳了心:
小时候,长辈总对她说:
“外面东西很贵,大人挣钱不容易,你要懂事,不要乱花钱。”
为了配合长辈的期望,获得一声“懂事”的赞赏,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了把欲望憋在心里。
不敢要零食、不敢要玩具,压抑着欲望摆手拒绝,强迫自己做个“听话的乖小孩”。
然而,这份“懂事”没有让她获得快乐,反而逐渐成为“低自尊者”。
因为懂事,她失去了孩子该有的权利;
因为懂事,影响到她成年后自卑的性格;
因为懂事,让她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宠爱”。
其实,幼年的她不是“懂事了”,而是“习惯了”。
为了迎合长辈的期许、为了不给大人“添麻烦”,她只能被迫懂事。
也正因此,从小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01 如何区分孩子的“懂事”、“乖”
孩子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份“懂事”背后的来源却有区别。
有一种懂事的孩子,是在爱中长大,有着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心智水平、情商发展较高、善解人意,也因为被爱,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自律优秀。
而有一类看上去懂事的孩子,却是被迫如此,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优先考虑别人的。
他们或是通过“懂事、听话”来获得父母的爱与认可;或是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不想让父母烦恼、难过;或是为了符合“懂事”的标签,赢得他人的喜欢。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小大人症候群”,指的是那些从小得不到足够关怀,不得已变成一个“懂事”“体谅他人”的人。
被压抑的情绪、不被满足的需求,长久地郁积在心里,终有一天会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不是伤害别人就是损伤自己。
02“乖孩子”的日常
仔细去观察,可以发现“乖孩子”是很有特点的。
1)被动
不会去主动要东西,不会主动去表达。
2)自我牺牲
更多克扣自己去满足家庭,满足父母,满足周围的人。
3)郁闷,憋
每一个人都是有需求,都想被满足。当这种应当满足变成无法满足,不会表达的他们,往往是憋着。久而久之会处于强烈矛盾中
4)强烈自责
任何情绪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当这股能量无法对他人表达时(例如,愤怒,厌恶),自己便会成为情绪的受害者(自责,自罪)
5)对“不好”的恐惧
对他们而言,“不好”等于灭顶之灾,因为他们常常认为只有变得“好”,才会被人爱,被人接近;反之,则会随时担心被抛弃,陷入战战兢兢的状态。
6)退缩、敏感
无法向外表达,通常会退回到内心,同时也回避了外面的“兵荒马乱”,但长期来看对人际影响很大。
7)讨好,没有边界(过度被侵入)
作为牺牲自己完成他人的“好人”,他们时常会通过行为去示好,但“老好人”经常会被他人麻烦,甚至欺负,憋屈在所难免。
8)孤独,不被理解
被动,不愿意表达的他们,内心世界的感受是不被外人所知,“不懂我”,“不能被懂”往往会对人际失望。
9)对拒绝的过敏
某种程度上,他人的拒绝对“乖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抛弃。
03 “乖”意味着失去自我
心理学者分析:孩子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懂事、礼貌、关心等现象,本质是由于孩子长期不被尊重、心理边界被侵犯、个人意志被践踏导致的后果,是一种心理扭曲。
通过懂事来讨好别人,让别人舒服,以憋屈来迎合别人,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本就是一件违背人性的事情,更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这样了呢?
不可否认的是,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成人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懂事”来衡量孩子。
因为,这就是父母这个年代出生时,他们被父母设定的“好孩子”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似乎更受人喜欢,长大后更孝顺、更懂事,所以被延续和传承了下来。
在大人们眼中,“乖孩子”懂事、听话、不任性、善解人意、不需要父母操心,这样的孩子,大人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才能得到大人的表扬;
而那些调皮的、叛逆的孩子,总会被当成反面教材一遍遍地被批评、被处罚。
为了得到大人的表扬,一些“乖孩子”渐渐学会了隐藏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努力地让自己“听”大人的话、观察大人的脸色、按大人的喜好来做事,因为这样,大人就会表扬自己、夸赞自己。
04“乖”、“懂事”常常导致讨好型人格
9岁成名,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才女作家蒋方舟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小就很懂事,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
小时候为了讨好妈妈,在妈妈面前表现“我是一个节约的好孩子”,她省下自己买早饭的钱,肚子饿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慢慢地,这种“期待得到他人关注和认可”的执念,让她失去了自我,发展为“讨好型人格”:
说什么话,都更要照顾别人的感受,生怕带一点点攻击性;
做什么事,最怕跟别人发生争执,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不会拒绝任何人,万事总是先委屈自己,迎合别人的喜好;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没有办法跟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连谈恋爱都总是无疾而终。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了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05 小时候越“乖”,长大后容易越叛逆
人一生会有两次叛逆期,一次是幼儿期叛逆,一次是青春期叛逆。
处在两个叛逆期的孩子都会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叛逆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叛逆期的少年具有“成人感”。
一次是从身体上觉得自己长大了,一次是从心理上觉得自己独立了。
第一次叛逆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身体的掌控,第二次叛逆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
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那是因为他们想成为大人,想要证明自己,追求和大人一样的平等、独立和被重视。
而如果一个孩子在原本叛逆的年龄,过于“懂事”、“乖”,跳过了本该叛逆的阶段,就失去了真正成长成熟的机会,早熟的人最晚熟。
在成年后,这些孩子就就越想摆脱父母的“束缚”,甚至曾经父母给予的压力有多大,成年后爆发的情绪就会有多大。
4个关键词
让孩子从“听话”变“优秀”
其实,一味地让孩子“听话”,是父母变相的“偷懒”。
真正的懂事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知道理、懂礼仪、明是非、辨对错。
让孩子不长“歪”,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 认同:认同孩子“参与权”,让孩子感到被接纳
当孩子开始表达自己观点时,其实是他心智成长的表现,不要急着决断,可以试试“二八法则”:
80%的时间留给孩子,让他自己说;
20%的时间用来引导,启发孩子说完整,做他的忠实听众。
我们可以不接纳孩子的观点,但一定要认可孩子的参与权。
被听见、被看见,是孩子的“自我”被接纳的重要表现。
2. 引导:补全孩子的认知,手把手教他做“大人”
孩子在心智、思维、认知等层面上都还不成熟,所以让他参与意见,不等于全盘接收。
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是第一步,引导孩子补全认知、完善思考,则是更重要的第二步。
其实,小孩子在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都有一个阶段会想要“做大人”。
既然如此,不如把这做为契机,做出适时引导,手把手教他如何真正“像大人一样思考”。
3. 放手:允许孩子犯错误,把试错权还给孩子
怕孩子吃亏、替孩子操心,几乎是所有父母的“通病”。
针对一个孩子会遇到的问题,由比较有社会经验的家长出面替他提前防范、避免掉坑,并没有太大难度。
只是,这份“插手”会导致孩子没有试错机会,也就无法修正自我,对成长反而不利。
其实,孩子做事所求的并不一定是个好结果,有机会试错,在错误中修正自我、学会承担、有所成长,其实更为重要。
4. 表达爱:无条件的爱孩子,建立“内心屏障”
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中,是懂事和讨好的心理特征,而产生这种心理,往往源于“无条件的爱”的缺失。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这样一句: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
而这种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内心最坚固的屏障,是他能够不偏激地表达自我的最大底气、也是父母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就像育儿专家阿黛尔·法伯说的那样: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他当‘妈妈的乖孩子’更重要。”
成长路很长,孩子不可以学坏,但同样,也不需要“太乖”。
☆☆新爱婴早教☆☆
为了让更多的宝贝学习正统的蒙台梭利教育
我们开设了育儿福利群
combaby新爱婴视频号
手把手教大家科学早教、高效育儿
搜集整理编写,小编工作很努力
帮我点赞分享一下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爱婴服务号”视频号
关注一天一个亲子小游戏公众号,送你365个英语儿歌
马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群领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