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这几种行为,会使孩子越来越叛逆,妈妈别不在意!

文摘   2024-10-16 20:26   上海  


↓↓↓点击下方卡片,发现更多精彩↓↓↓



王惠文老师

新爱婴早教创始人 

20年早期教育经验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就是一个榜样和标杆。通过跟爸爸相处,孩子们能观察到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也能见识到男性的责任、担当、勇气





01

孩子发脾气有多让人烦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家长向我们抱怨孩子的脾气:
我差点给了儿子两巴掌。已经够累了,可他硬是要出门买一个叫做“水晶泥”的玩具。
我好声好气地跟他讲,妈妈累了,明天去。
他不愿意,拽着我的衣服往门边拉,大喊大叫:“我不要,就要今天去,现在去,快点快点!!!”
我心里窝火,就没再理他。
过了一会,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椅子被推倒在地,他站在一边噘着嘴瞪着我,像仇人似的。

越想越气,好歹已经7岁了,怎么这么不懂事!要不是他爸拦着,我真的往死里打。
这位妈妈讲到这,叹了一口气:“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了。我现在每天回去都要忍着火气,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断他的腿。”
“是啊是啊......”一位爸爸听了连忙跟着数落,周围的家长也深有同感,纷纷附和。
可意外的是,有一位妈妈说:“我挺羡慕你们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告诉大家:“我家大女儿已经不对我发脾气,也不怎么跟我说话了。”

02

这位妈妈的故事,让所有人沉默...

这位妈妈说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她是从农村出来的,来到城里生活吃了很多没文化的苦,心里就盼着孩子能有出息,为自己争光,以后过得也更舒坦。
所以她对大女儿非常严厉,从小就不允许看电视,周末的时候女儿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家练字。
一开始,女儿会吵会闹。只是她也是第一次当母亲,总觉得女儿非常任性,不听话不懂事,经常打骂。
有好多次,邻居都看不下去了,出来劝她停手,可她丝毫不觉得不妥。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女儿就不再哭闹不再发脾气了。
后来,女儿长大了,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离家也越来越远。
去年过年,一大家子人回老家,看见小姑子的女儿粘着父母,两个人一起聊天嘻嘻哈哈地非常亲密......
她突然有些难过。
那天,女儿的手始终揣在大衣兜里,走在前面,和她保持一定距离。
她快步向女儿靠近,犹豫了好久,说了一句:“工作怎么样啊?和妈妈说说?”
“就那样啊,挺好的。”
都说知子莫若母,可女儿从来不跟她诉苦,一个月难给家里打一通电话。她甚至不知道女儿以后准备怎么发展、在外头有没有受欺负......
鼻头一酸,亲手带大的孩子,怎么跟自己一句心里话都没有。
这位妈妈看起来40多岁了,在众人面前红了眼眶:“我真的好羡慕你们,你们的孩子还会发脾气。”
大家沉默了。

03

原来,发脾气是“求救”

其实别说孩子,就算是成人,也会有控制不住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细想一下,为什么自己会发脾气?
无非是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想宣泄负面情绪。
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表示:
       

   
他们不会冲着别人乱发脾气,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父母是最亲的人,也唯有父母,可以让自己肆无忌惮,帮自己疗伤。
而他卸下伪装,毫无保留的撒泼,这种方式虽然不好,却也在向父母传递一个求救信息:我心里不舒服,请你帮帮我
作家雷布斯说过:
       

   
只是有多少孩子,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发出了求救的信号,换来的却是刺骨的暴力?

04

连脾气都不敢发的孩子,最可怜

试想一下你是一个孩子,你受了委屈想要身边的人帮你,但是你年龄还小,不大懂得以成人的方式向你身边的人诉说。
于是你发起了脾气,但是你没想到的是对方特别不理解你,把你打了一顿。你是什么感受?你对对方是什么印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和我们一样,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恶劣,从而离得越来越远。
有一个朋友分享过自己的人生经历:
       

   

陈乔恩在一档节目中回忆起童年时光,透露自己小时候不敢发脾气,因为怕被母亲打。


一聊起母亲,她整个人都显得高度紧张,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的状态,还警惕地回头看了看,确认母亲没有在,才安下心来。
(那惊吓的眼神,掩盖不了内心的恐惧。)
而她也表示,因为童年的记忆,自己多年不敢说话,也不敢交朋友,甚至有点自闭。
在应该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年纪,他们却失去孩子本该有的脾气和任性,看着大人的脸色,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招来父母的不满,每天战战兢兢。
有心理研究指出:童年里过度的消沉、没有光彩的人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父母一时疏忽,对儿女进行打骂,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05

孩子发脾气,真正的高招在此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孩子发脾气,的确是不好的行为,但这可以教,可呵斥多了,就只剩下距离和心理阴影了。为人父母,别总想着“改造”孩子,而应该学会“雕琢”。
早在几百年前,王阳明就说过:“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毕竟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有限,但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一稳、二听、三静、四不教、五要狠”的方式,让他们拥有控制情绪的“智慧”。

  •  “稳”是指父母要稳

佛家之言:怒者,心之奴。
想要孩子不发脾气,首先父母要稳住做好表率,无论是平常生活中,还是面对他人对自己发脾气的局面,都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 “听”是指父母要仔细倾听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父母应该学会仔细倾听,弄明白根本原因。更近一步靠近孩子。
  •  “静”是指等孩子静下来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让人恢复理智。
孩子发脾气时,你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先让他把脾气发完,等情绪过去了,再给他一段安静自我修复的时间自我反省。
  •  “不教”是指父母别急着说教

试想一下,你刚刚冷静下来,就有一个人就在你身边不停地讲道理,你会觉得舒服吗?
不会,你会认为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他说的话你很难听进去。
想要和孩子沟通,要先制造你和他的共同点,你可以说:
       

   
允许孩子发泄、认可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你并没有站在他的对立面,再循序渐进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会让他更容易听进去。
  •  “要狠”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欲望要狠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要“狠”,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步。
并且要从小教孩子多反省,体会别人的感受,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
这也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很多事情哭闹是没有用的。

王阳明说:
       

   
人需要有一颗检讨自己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孩子是父母的摆渡人,而在此之前,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路人。
愿每一个发脾气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坚定平和地成长。




昨天我去表弟家玩。我表弟的孩子一进屋,就把书包扔在沙发上,然后拿起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久,表弟也下班回来了。


进入房间后,他把公文包扔在沙发上,开始在沙发上玩手机


看到这位父亲的表现,我知道孩子也受到他的影响,因为这两个人的行为像一个人做出的。



每个孩子的心都崇拜他的父亲,依赖他的母亲。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每当一个孩子受到委屈时,他会首先从母亲那里寻求安慰。

每当一个孩子受到批评和指责时,他会首先用他的父亲作为挡箭牌。

因此,父亲的言行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01

如果父亲经常有下面这些行为,孩子很容易叛逆

不尊重妻子的父亲会让他的孩子不尊重任何人。

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父亲,母亲是他自己的世界。如果父亲不尊重母亲的行为,在孩子看来,他不尊重世界。

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用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会非常傲慢,而且会特别固执,没有人会听他们的。


脾气暴躁的爸爸会让孩子们喜欢打架。

如果一个父亲总是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喜欢用愤怒的心情和语气压制孩子,孩子的心里也会像他父亲一样充满愤怒。

但是因为这个孩子不敢公开反对成年人,他只能抑制自己心中的不满。

为了发泄他们的反抗,孩子们会故意做一些大人不喜欢让大人生气的事情。

喜欢用手打人的父亲不会让孩子害怕你,只会让孩子讨厌你。

每个孩子的心都有点害怕他的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威严形象是在孩子的心中诞生的。


如果父亲不珍惜这种有尊严的形象,开始有点不满就殴打孩子,他不仅会失去孩子心中有尊严的形象,还会让孩子特别讨厌你。

孩子们难免会犯错,父亲必须像母亲一样耐心,否则你的孩子长大后会越来越难控制。

02

你认为什么样的父亲是好父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就是一个榜样和标杆。


通过跟爸爸相处,孩子们能观察到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也能见识到男性的责任、担当、勇气,这都是妈妈替代不了的。



做好这七件事,孩子的叛逆行为也消失了





爱妻子


爸爸对待妈妈的态度,就是将来孩子对待配偶的态度。


如果爸爸整天对妈妈大呼小叫,甚至挥拳动手,那么这种家庭暴力也会“遗传”给孩子,特别是男孩。



对于女孩来说,童年时目睹了爸爸的暴躁、易怒之后,也很容易形成深深的自卑。


当成家后遭受家暴时,倾向于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是反抗、保护自己。


相反,在那些父母恩爱的家庭里,事情就完全不一样。




男孩从小就目睹爸爸对妈妈的体贴、疼爱、呵护,耳濡目染中就学到了男性该有的包容、大度、责任感;


女孩则通过爸爸了解到了“好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将来择偶时能很大程度上规避不良青年。





爱运动


事实也证明,一个经常参加篮球、羽毛球等“体力活”的孩子,性格一般都自信乐观、阳光开朗。


其实,孩子从5、6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意识到爸爸和妈妈的不同了,因为爸爸总是喜欢“举高高”、“骑肩膀”,这会令孩子感到新奇而兴奋。


在与爸爸的玩耍中,孩子渐渐感受到爸爸臂膀的强壮、胸膛的宽厚,内心充满了安全感,今后在面对学习、生活上的挫折时,也会表现得更加坚强、自信。





输得起


不止一位妈妈反映说:孩子玩游戏赢了比谁都高兴,一旦输了就发脾气、打人;


在幼儿园里,别的小朋友跑得比他快,他不乐意;人家吃饭比他快,他也不乐意……




小孩子天生好胜心强,做什么都想自己是最好的,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如果孩子从小过于看重输赢,很容易变得脾气差,并且会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其实,如果能时常让爸爸们参与到带孩子的任务中,孩子这种“输不起”的现象就会减轻。


因为爸爸们总是很理性、讲原则,时不时能让孩子体验到输的滋味,进而认识到“有输就有赢”的规则。





聊性别


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认清自己的“性别角色”:


男孩,应该是勇敢、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女孩,应该是温润、优雅、善良的。


如果“性别角色”认识不清,甚至颠倒,难免会引发很多心理、人际交往上的麻烦。




要是爸爸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爸爸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能帮孩子们认识到男性的特点,认识到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一个熊抱


很多人在回忆童年时都说,比起妈妈怀抱里的温柔舒适,其实爸爸的“熊抱”更让人兴奋不已。


爸爸强壮的臂弯、宽厚的肩膀,带来的是满满安全感,趴在父亲肩头,仿佛就能躲避一切的风风雨雨。


中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茶壶倒饺子”,明明心里有,却不说出口。




既然不愿意说,那就时常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这会是他安全感、自信心的源泉。





分享失败的经历


作为父亲来说,一直在孩子面前维持“高大”、“威猛”、“完美”的形象,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你高高在上、充满威严,不敢跟你推心置腹地交流。


在适当的时候,不妨跟孩子分享一下你过去的小挫折、小失败,讲讲你是怎么克服的。


不用担心,孩子并不会因为你失败过而嘲笑你,相反,他会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坦诚的人,值得相信。





体验爸爸的工作环境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爸爸从事的职业都是相对繁忙、劳累、有竞争性的,相比之下,母亲就显得更家庭化一些。


在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特别是职业规划上,父亲的作用确实比母亲要大一些。




我们小区里一位爸爸,是摆摊卖早点的,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来准备了。


忙活一上午,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准备晚上要卖的串串。


他家的儿子才四年级,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就蹲在摊前给爸爸打下手,用竹签把卷心菜、蘑菇、豆腐卷等一点点串起来……


熟悉这个孩子的人都知道,这孩子从没有因爸爸的职业而感到羞耻过,反而比同龄孩子表现得更懂事、更勤奋好学……


所以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的需要带孩子去爸爸工作的地方体验一次,看看大人的辛劳与不易。


这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坚强意志,都大有好处。

☆☆新爱婴早教☆☆

为了让更多的宝贝学习正统的蒙台梭利教育

我们开设了育儿福利群

combaby新爱婴视频号

手把手教大家科学早教、高效育儿

搜集整理编写,小编工作很努力

帮我点赞分享一下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爱婴服务号”视频号

 免费领取儿童生活教育动画片52个   




关注一天一个亲子小游戏公众号,送你365个英语儿歌

马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群领取吧

一天一个早教亲子游戏
这里每天都有宝宝最喜欢的睡前故事;有早教达人提供的家庭亲子游戏;有最专业最前沿的育儿知识讲解……关注我们,和你一起培养优质宝宝,给可爱的宝宝们最快乐的童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