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答好西宁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卷”
文摘
2024-10-26 12:06
青海
青海省西宁市是全国首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城市、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先后获得全国1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评估第四名优异成绩、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表扬激励,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连续两次入选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作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先行者,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就西宁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专访了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桂萍。记者:当前在投入保障不足、多头分散管理的情况下,如何落实政府办医职责,推进医改政策落地见效?孙桂萍:建立高效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负总责、政府具体抓、职能部门齐落实的医改领导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将基本建设等大额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健康总支出14.14亿元,其中公立医院支出2.13亿元。实施市级五家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和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差额补助。相继出台《西宁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西宁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西宁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等政策措施,实行医改任务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定期通报、“双向互评”等考评制度,全力推动综合医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孙桂萍: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推行“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自主办院、管办分离”运行模式,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化清廉医院建设,加强对医务人员规范检查、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等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约谈、查处机制,构建医风清新的行业生态。健全内部决策执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运行、人事管理、绩效分配等自主权,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运营管理核算,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探索开展全成本核算,优化收支结构,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行后勤服务外包,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逐步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切实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上半年,人员薪酬中稳定收入比例达67.7%,高于国家60%的目标要求。记者:怎么应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收支矛盾突出”的难题?孙桂萍: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严格落实健全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疗救助、住院及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初步建立全市“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四层保障网。在青海率先探索实施门诊总额预算下的门诊病例分组(APG)付费工作,现已正式启动试点医院实际付费。截止到目前,西宁市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病种覆盖率达90.63%、医保基金覆盖率达87.68%。实施DRG付费后,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个人负担费用实现“三下降”。强化药品耗材集中招采和价格监管,持续推进国家及省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实施集中采购中选982个药品和90类医用耗材(含体外诊断试剂)。联动药耗集采,动态调整2222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覆盖。记者:如何化解长期存在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看病难”根本性问题?孙桂萍:在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基础上,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立医联体标准化绩效考核体系,推动医联体提质增效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西宁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强化牵头医院对县域医疗资源统筹管理,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情况,定期上报指标监测结果。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分别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240种+和300种+分级诊疗疾病病种。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通过补齐薄弱专科、健全支撑学科、强化核心专科、打造优势专科,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22个、市级重点专科30个,省县共建特色专科19个。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区域内辐射带动。西宁市26所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机构。记者:怎样增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信息化水平,拓展医疗服务内涵,提升全周期健康服务水平?孙桂萍:在西宁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服务上下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体化管理。从入院到出院实行全程跟踪式服务,提升群众就医感受。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增加中医师、康复医师、保健医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形成医疗与健康全程服务链条。组建821支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重点人群52.43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8.82%,履约率93.45%。发展多元特色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制定印发《2024年中藏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项目实施方案》,推进3个“旗舰中医馆”项目建设,加强2个“两专科一中心”和4个省县共建中藏医特色专科建设。目前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8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基层医疗机构中藏医诊疗人次达到总诊疗人次的30%,公立中藏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达50.53%。依托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网络,建设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网络门诊中心、网络心电监测中心和远程超声影像中心,逐步建立区级医院间的横向互联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互联贯通。先后启用床旁结算、自动发药机、智能导航、医生家庭办公等100余项信息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一站式服务”便民措施,打造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医院。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谢海森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