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
破五迎祥 民俗风华
文/任志民
初五祥光瑞气融,
迎神送旧岁时功。
香烟袅袅财途畅,
鞭炮隆隆福泽崇。
破去五穷开富路,
迎来百禄启新程。
桃符焕彩流年佑,
家泰人和乐盛中。
正月初五,这一在民间承载着诸多神秘色彩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日子,有着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这一天的独特风情。
相传在这一天,财神赵公明降临人间察看。他掌管着人间的财源,备受百姓敬仰。据说他身披黑色战甲,威风凛凛,手持打神鞭,所到之处都能带来福泽与财富。正月初五这天,人们怀着崇敬与虔诚之心,早早地准备迎接财神。
从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穷人名叫阿福。他每日辛勤劳作,却始终贫困潦倒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当时,在正月初五的夜晚,阿福早早地关好了门窗燃起炉火,准备迎接财神的到来。他一边燃放着鞭炮,一边对着苍天诚心祈祷,希望财神能够眷顾他这个可怜的人。
当他虔诚地匍匐在地上时,突然,一道金光闪过,财神赵公明降临到了阿福的家中。他看到阿福如此虔诚,生活非常艰苦,却不失善良与勤劳,赵公明心中甚是欣慰。他微笑着对阿福说:“汝之虔诚与善良,天皆看得见,今赐汝财富,汝当用之有道。”说着,赵公明从身上拿出一粒金物,放在阿福家中的米缸里。瞬间米缸里的米便满了起来,阿福又惊又喜,连忙叩谢财神。
从此,阿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从勤劳善良的贫穷人变成了村里最富裕的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阿公明的教诲,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邻里,让整个村子都变得繁荣起来。
后来,“迎财神”便成为了每年正月初五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人们在这天会张贴财神画像,备上丰厚的祭品,燃放鞭炮,期盼财神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和财富。
正月初五这天还有“破五穷”的传统,《封神榜》中记载,赵公明的部将五路财神中有一位叫比干的,他无心而善,被妲己陷害后,被姜子牙用计骗去投胎,做了殷商末帝帝辛。商纣王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商朝灭亡。比干也被剖心致死。
民间流传有比干的灵魂在人间飘荡,看到百姓生活困苦,心中悲悯。他便与五路财神商议,一定要让老百姓在正月初五这天“破五穷”,破除穷困、愚昧、疾病、灾邪和不祥之气。于是在这天人们会打扫房屋,将一年的晦气和垃圾清扫出门,还会燃起炉火,烧掉旧的物件,以象征新的开始。
在天津杨柳青,正月初五这天街道上热闹非凡。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迎财神和破五穷的各项事宜。从清晨到傍晚,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夜空。孩子们则在街头巷尾嬉戏玩耍,追逐着滚动的鞭炮,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城镇。
这天夜晚,明月高悬,繁星闪烁。家家户户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一天的喜悦和故事。长辈们会给晚辈讲述正月初五的传说和民俗的由来,让他们了解这一天的意义和价值。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敬畏的光芒。
正月初五的民间故事,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宝贵的财富。它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了,将民俗风情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