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失速!德国大众,“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

文摘   2025-02-02 09:30   广东  

作者 | iya

编辑 | 斯丝


2024年诡异一幕:地球的两端,都砸起了“铁饭碗”。


中国,部分省份厅处级岗位大幅缩水、一些招商部门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国企走起了末位淘汰的大厂风......刀刃向内的改革,该来的终于来了。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提前结束了30多年的员工就业岗位保障。原本承诺2029年前不会因业务问题裁员,但根据路透社消息,大众汽车2030年前将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并且4000名管理人员在2025年和2026年将梯次减薪10%。


更早前,还没妥协的工会在大众单方面作废条约后,一度组织罢工,还宣布将激烈反抗,直到占领工厂,甚至惊动了德国总理朔尔茨。


大众一打喷嚏,德国就感冒,此言不虚。


对比下,中德两国砸铁饭碗,中国砸烂的是那些人浮于事的岗位。但德国大众砸烂的,是有三十年打螺丝经验,一家三代都生长在车间流水线上的人的饭碗。这群人,也叫做工匠。


在最信奉工匠精神的国度里,顶着被骂践踏工匠的压力也要大裁员,这说明——


德国大众,这家百年老店,比想象中更加风雨飘摇。


德国大众,小鬼缠身


2024年的大众汽车集团,过得简直一言难尽。


按时间线来看——


5月,大众集团旗下豪华运动品牌,保时捷遇上经销商逼宫事件。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集体闹事,逼得保时捷中国总裁柯时迈遗憾下课。


9月,大众中国开始裁员。从奥迪到大众进口车业务线,有人喜提N+6,有人调任离京,南下入皖,裁员的同时,“这家巨头车企也顶不住了吗”的流言开始小圈层发酵。


10月,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开始关停并转。据大众汽车集团员工工会主席丹妮埃拉·卡瓦罗透露,大众计划在德国关闭至少三座德国工厂,裁员数万名,同时还将对全体员工减薪10%、两年不涨薪并缩减其在欧洲剩余工厂的规模。


12月,大众汽车与工会最终达成妥协。大众汽车将在2030年前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用于生产电动ID.3车型的德国德累斯顿工厂将从2025年起停止生产,生产T-Roc敞篷车型的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工厂将从2027年起停止生产,两家工厂一共有2640名员工。并且,大众汽车还有意将奥斯纳布吕克工厂转让给中国企业。


大众狼堡,帝国裂缝已现。


再到25年1月14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4年全球销量数据。其中,中国市场2024年累计销量292.81万辆,销量同比下滑9.5%,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场,一己之力抹平了美洲地区的增长。


此时的大众汽车,已经不再是德国人的梦中情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大众德国工作三年的Antonio在24年4月决定离职,并感叹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从德国人心中扛大鼎的制造业明珠,到渐渐走向昨日之王,这家汽车巨头经历了什么?


大众汽车CEO奥利弗·布鲁姆解释过:因为“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


失去了关键的“中国支票”

过去,中国汽车依赖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换技术”的起点,第一个和中国办合资车企的大众汽车可谓是享尽了时代红利。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汽车工业起步的时机、10亿的人口市场加上大众主动本土化的布局之下,中国市场一路发展为除欧洲本土市场之外,大众最大的单一市场。


大众入华四十六年,可以说,中国人对大众汽车是有情怀加持的。


就比如一代神车桑塔纳,那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广告语还如雷贯耳,从1985年开始服役,2012年才宣布停产,如此长的生命周期,怕是令很多友商都望尘莫及。


但如今,大众在华销量已经从2019年423万辆的高点,跌破了300万以下。



吐出来一百多万辆的市场份额,深刻影响到大众汽车的全球业绩。


2024年,大众全球销量902.74万辆,同比下滑2.3%。其中,北美和南美分别增长6%和15%,但这些增量都被下降了中国、西欧和其他细分市场的下滑对冲清零。


最后,大众汽车预计,中国市场的下滑,或将让大众今年少赚70亿人民币。


可以说,大众在中国的失速,是中国汽车“市场换技术”结束的标志。


而大众之所以“开历史的倒车”,原因还是落后于电动化浪潮。


百年老店,尾大难掉


其实相比其他欧美车企,大众在电动车转型上的态度不得不说一句激进。


奥利弗·布鲁姆的前任,赫伯特·迪斯任集团CEO时,一度all in 新能源,锻造了热销的ID系列车型,带动大众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了10倍。


但最终,由于动摇了传统燃油车集团的本质利益和大众德国员工的“衣食所系”,迪斯遗憾下课。而代替他的布鲁姆,虽表示“不会动摇迪斯所制定的电动化路线”,但却在价格战最激烈的时候,决心收兵休战。


大众集团表示:“我们去年做出决定,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里,我们不想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增长。我们拒绝加入价格战,结果放弃了市场份额”。


不以价格战逞英雄,这种心态当然是值得提倡。但关键是,全行业都卷入其中了,大众不想打就只能被打——


2024年,大众汽车纯电动汽车销量74.48万辆,同比下滑3.4%。


当然,失意于中国市场的原因,大众在智能化上的缺憾也必须承担一份责任。


日系车在智能化上的核心问题是,没有一家拿得出手的互联网公司。大众在智能化上的核心问题是,软件研发技术很烂。


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两步走的市场逻辑,迪斯一早就牵头成立了软件平台研发公司CARIAD。原本期望CARIAD在2030年能够为集团旗下4000多万辆汽车提供软件平台和技术,但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技术拖后腿情况下,迪斯自己也承认,一辆大众汽车里“几乎没有一行软件代码是大众工程师自己写的”。


2024年前三季度,CARIAD亏损20.58亿欧元,同比增长20.7%,抹平了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和杜卡迪等高端品牌线产生了同期20.8亿欧元的利润。


不过,智能化水平拖后腿其实是德系车的通病。2020年,前奥迪研发主管彼得·梅尔滕斯直接开炮:


“作为一个德国人,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我是怀着满腔怒火写下此文......特斯拉的出现用‘软件定义汽车’的原则颠覆了汽车产业,但德国车企只会压榨供应商。他们要求供应商开发出能媲美特斯拉的产品,供应商不假思索地答应,但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传统德国车企沉睡太久了,终将要付出血的代价...”。


四年前的预言如今已成真。“不懂软件”的大众折戟中国市场后,把后果甩给了德国3.5万名员工。对他们来说,这恐怕比“血的代价”更令其害怕。毕竟作为德国去工业化后,本土制造业仅存不多的一颗明珠,离开德国大众后,他们又将如何维持生活。


但大众面临的困境不止于此,他恐怕也没想到,用于保护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欧盟关税法案,也能在背后插自己一刀。


《纽约时报》报道,2024年5月起,大众开始向欧洲出口在中国生产的Curpa Tavascan纯电车型。但不久后,欧盟委员会就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包括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征收关税。


尽管大众与欧盟斡旋后将关税降至21%,但在特斯拉7.8%和比亚迪17%的欧盟关税面前,大众汽车在本土市场都不见得保持优势。2024年大众在欧洲,销量也同比下滑了0.4%至325.9万辆。


而2025年,大众汽车未必能打顺风局。欧洲市场受到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猛烈冲击;中国市场硬刚不过比亚迪;美国市场一方面有关税,一方面没有向美国提供主流皮卡车型,也没有提供混动车型选择。


三面包围下,这家百年老店,是时候需要危急的手段了。


因为繁荣能掩盖一切,但繁荣已成为泡沫。


2024已经结束,2025充满不确定。智谷尽全力帮助你找到有确定性的方向、趋势、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周的万字调研和研究,浓缩出高标准的内部研判。每周3分钟,穿透资讯噪声,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新春订阅,赠送未来一年12场闭门直播。

新春优惠价199元/年,未来随人数增加逐步恢复至499元/年。扫码加入,圈内等你,每周三更新。
限时开放2周,赶紧加入
付款后停顿3秒,添加您的专属通信官


参考文章

1.21世纪经济报道.爆雷!裁员数万人,关闭工厂!

2.易车榜.24年上半年各省最受欢迎汽车品牌及车型盘点

3.THE NEW YORK TIMES. How Volkswagen Lost Its Way in China



智谷趋势Trend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