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钱的出路在哪里?

文摘   2025-02-05 09:22   广东  
作者 | 雅宁

前几天和一位北京的朋友聊天,他最近卖掉了一套朝阳区的房子,到手800多万。


“你说这800多万我干啥?我才40多岁,这个钱总不能拿在手里贬值吧?”


房子不想再买了。他刚卖掉的这套房从挂牌到成交,将近一年,算上房贷成本,和当初买的价格相比,亏了20%左右。

股市也不敢投了。前几年投的基金股票还没回本,去年九月底那波行情时,没忍住又跟风杀进去,被套得更多了。

银行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很多银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只有一字头了。最近央行放话2025年将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会继续降准降息。

“还是买点香港保险吧,这年头其他投资也投不好了,”他说。

钱在手里没有安全的收益,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置,让内地很多中高净值家庭把目光转向了香港的分红储蓄险。

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内地居民在香港投保的新单保费高达466亿港币。

就在这两天,一位1月中旬才刚刚买了30万美元的客户,告诉我们,他想下周再去香港投一份——又有一笔钱到账了。

为什么选择香港分红储蓄险呢?

1. 长期预期利益6%左右(复利)

以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一款产品为例,每年交10万美元,交5年,总保费50万美元:

保单第1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70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4.29%

保单第2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143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6%

保单第3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261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6.06%

内部回报率是复利的概念,我给大家看一下折算成单利的回报:

香港分红储蓄险能有这么高的预期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没有外汇管制,保险公司的投资自由度很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同时投资品类高度分散、多元

以某百年外资险企为例,光是投资的政府债券就分布在法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

 

分散配置的优势在于,既可以拿到全球优秀经济体的周期红利,也可以防范单一货币和单一市场的风险。

2. 安全性高

首先,长期持有的前提下,我们投入到香港分红储蓄险里的保费是一定不会有损失的

其次,和基金、股票等其他金融产品不同,香港分红储蓄险不是一锤子买卖,保险公司是要持续对保单的利益负责的

按照监管的要求,保险公司每年必须在官网公布自家保单的分红达成情况,接受市场的监督。达成率差的公司,后续收保费的难度就会增加,因此每家公司都必须要全力去提高保单的分红达成率。

第三,退一万步说,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我们的保单也会有别的保险公司接手,这是由香港《保险业条例》规定的。

3. 可以灵活用钱

我们建议香港分红储蓄险的保单至少持有10年,最好持有20年以上。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保单里的钱20年不能动呢?

其实不是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款产品,5年缴费,交完费的下一年(也就是保单第6年),保单里的钱预期就超过总保费了。

当我们保单里的钱超过总保费后,保单的灵活性可以类比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取一部分出来;不需要用钱,就放在保单里增值,利率远远高于银行活期。

对于想要固定现金流用来养老的朋友,也可以从保单里定期提钱出来。

还是前面提到的那款产品,以52岁的人每年交10万美元,交5年为例:

60岁开始,可以每年从保单里提取3万美元(约22万人民币),用来补充自己的养老金;

80岁时,累计已提取约461万美元,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103万美元

90岁时,累计已经提取了约680万美元用于养老,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161万美元,可以退保全部拿出来,也可以传承给下一代。

香港保险怎么挑选公司和产品?内地人去香港投保的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事项?想要进一步了解香港保险的朋友,欢迎扫码加好友沟通。

另外,我们有一场直播(回放),给大家具体讲解《香港保险的优势与不足》,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扫码找我们领取观看链接。

智谷趋势Trend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最新文章